为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彰显文化自信。1月20日,我校在行政楼403举行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周期结项展示评审大会,根据《“清凉书院”优秀传统文化资助项目管理办法》,对2018年首批立项、达3年建设周期的6个项目进行汇报展示和结项评审。
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吴继康,常州市民俗学会会长季全保,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长檀祝平,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研究员贺文瑾,常州市博观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经理韦曙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
各项目主持人分别从项目的三年规划、团队组成、活动开展情况、成果展示、项目特色亮点、显著成效等方面进行汇报展示。大会现场还进行了别开生面的中国武术、剪纸、泥塑作品展示活动。
常州吟诵社团
常州吟诵在全国各地方言吟诵中,资料最为翔实,抢救最为全面,研究最为系统,其历史文化背景,则是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炽盛的读书之风。常州吟诵至今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吟诵调”大项中的唯一子项。
“常州吟诵”社团获学院清凉书院第一批传统文化立项项目以来,开展吟诵学习和社会展演活动,已有部分常信学生了解常州吟诵,培养若干名常州吟诵的爱好者,为常州吟诵的保护和传承做一些工作。
朱敏、杨勇老师和社团学生杨波、赵杰
表演《塞下月影》
《夏·风雅》 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常州吟诵”诗会节目
常信院国际师生国术队
常信院国际师生国术队面向全校师生开设武术培训班进行授课,其中主要学员为在校留学生。带队老师带领留学生参加常州市“外国人在常州”新年节目汇演、组织留学生拍摄八段锦授课视频,并发放给师生。
我校留学生汇报展示中国武术
八段锦
“非遗”文化体验与宣讲团
项目分为“非遗”体验和“非遗”宣讲两大部分活动内容,三年来,共开展活动58场,其中“非遗”文化体验活动34场;“非遗”文化宣讲活动24场。先后将常州地方“非遗”文化带到大学城周边的多个社区,带到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的课堂,带到天爱儿童康复中心、武进特殊学校等特殊学校孩子们的心中,最远还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团带到江西省、河南省,使得社会大众认识“非遗”、了解“非遗”,零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剪纸作品
面塑作品
手绘脸谱
常州梳篦制作
常信新生品格学堂——优秀传统文化校内行
每年都会面向大一新生全体进行“百善孝为先”的主题讲座;企班带团队进校面向班级开展—传统文化润泽心田的示范性讲座。通过一系列活动传递“孝”文化。得到同学们、企业班主任、家长的一致好评。
学生反馈
“仪式”下的中国节
“仪式”下的中国节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实施积极有效的爱国家、爱民族的思想的教育,达到增加学生的课外积累、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引导青年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学生为迎新年创作的春节对联
中华“礼”文化传承项目——弘扬季子文化
弘扬季子文化活动,作为本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之一,是把当地知名文化传承与本校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活动的开展实践,引导学生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优秀文化精华,让其古为今用,构建现代文明礼仪,传承季子诚信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季子纪念活动
走进常州博物馆开展活动
经过三年的建设,首批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已颇具规模,形成了项目建设与学校教学相结合、与留学生工作相结合、与企业班主任工作相结合、与校园环境氛围相结合、与文化课程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特色成果,凸显了我校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优异成绩。
专家点评
季全保在点评中对各建设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围绕各项目特点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他表示,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之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结合起来、与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结合起来、与常信精神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者和传承人。
HOME
据了解我校“清凉书院”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自2018年开始,已经成功遴选项目28个,其中重点项目9个,一般项目19个,是我校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进程中打造文化育人品牌的重点工程之一。
官方微信公众号
点击关注
官方微博
点击关注
官方抖音
点击关注
摄影:盛秋玲
文字:任文珺
编辑:盛秋玲
审核:梅国英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