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丨我的育人故事

艺考栏目头像

江苏农林

2021/9/11

关注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践行师德规范 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

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学院党委组织开展了

“立德树人铸师魂不忘初心正师风”

师德师风建设主题征文活动

活动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相应

共收到170余篇情真意切的文章

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借由2篇育人故事

向全院广大教职员工

送去节日的慰问

书记寄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对教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强调,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严格制度规定,强化日常教育督导,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力度,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近年来,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新时代师德风尚,加大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力度,开展师德师风专项督查行动,积极推进师德主题教育,评选表彰“师德标兵”,形成“四有三爱”教师典型案例,开设“师德师风大讲堂”,组织开展师德模范报告。师德,不再是一件凌空虚蹈的任务,学校和各二级学院都找准切入点,明确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工作,让这个词充实了起来。

师德主题征文是“师德师风专项督查行动”的重要环节,翻开这一篇篇似乎还粘着粉笔灰的文章,有的紧扣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和学院建设发展新局面;有的从立德当表率,树人为根本,立教作贡献,争做“四有”好教师入手;有的倾诉了自己从教以来的心得体会……有理论,也有实践;有经验,也有教训,凝聚了基层教师的心血,体现了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师德,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每一位认认真真教书的老师都让这个词真实起来。

一直坚守讲台、埋头教科研的老师们都注意到,新时代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立德树人”为立身之本,引导学生以品德润身、用大德铸魂,这对于一名高校教师而言责无旁贷。

这次征集到的文章中,“立德树人”等关键性字眼高频率出现。这说明我们的老师对教书育人有一种情怀,更有一种操守。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体现在与教师职业相关的教学、科研、人事、宣传、交流等方方面面。师德,不再是一个高远的立意。新时代的更高要求,让师德一词踏实起来。

迈入新时代,学院开启“加速跑”,一系列显著成绩背后是学校对使命的担当和对特色的坚守。一路走来,学院紧扣“农”字,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探索价值塑造、知识引领和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立德树人新路径,培养了一批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职业院校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树立了优秀的先行示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师德师风建设一直在路上,“师德师风专项督查行动”是路上的加油站、充电桩。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助力学院在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行,为完善现代农业职教体系和服务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1

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霞

学院基础部主任,日常担任《高等数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江苏农林

9月10日,从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为中国教师节后,对全国人民教师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它充分肯定了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教师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全社会“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得以发扬。

2020年9月10日,第36个教师节。这一天和平常一样,微风轻拂,浮云淡薄,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这一天对于我又不同寻常,让我终身难忘,因为学院第一届“师德标兵”这个光荣的称号。我用微信记录下了这一重要时刻(见图1)!这不是荣誉,这是一把尺,这是一条鞭,将是促进我成就辉煌教师生涯的永远动力!

江苏农林

2020年9月10获奖感言

高考填报师范院校,缘于父亲的决定,师范生国家有特殊的生活补贴政策,对于父亲那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既可以跳出“农门”,又可以减轻压在他身上的重担。那个年代,出身贫农的父母养育4个孩子,供他们读书识字,其中艰辛,可以想象。因为孝顺,我选择了服从,第一志愿填报了南京师范大学,虽然我的班主任、全校教过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姐妹们都强烈反对,因为我是高中三年年年考试名列第一的所谓“尖子生”。那时的我,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追求,但我选择的专业是我最喜欢的“数学”专业,这也为我今后的从教生涯奠定了“热爱”的基础。

四年的师范求学,除了让我学到了数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让我对教师有了重新的认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一支粉笔写尽古往今来;两袖清风,堪称清正廉明”,诠释教师、赞美教师的语句枚不胜举,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心神往之。求学期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南师大教授们的爱岗敬业精神,他们在三尺讲台默默无私地奉献青春,引领我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浸润在文化的长河里,行走在人生的画廊里,翱翔在理想的天际间。毕业前的教学实习更让我从指导教师身上感受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对待知识的严谨态度以及对待学生的博爱情怀,更让我对教师这个称号多了一份敬畏,多了一份憧憬,更多了一份责任,并初步确立了当一名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的人生目标。

1991年8月,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开启了我的“学艺”之路。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神,面对一道道待解的难题,面对学生的人生困惑,面对职业生涯的多种挑战,唯有通过虚心地向老教师请教,深入他们的课堂,模仿着“他们”的样子,紧张而兴奋地完成了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课;为了实现当初的目标,我积极地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教案评比等等,“偷学”着十八般技艺,在比赛中不断丰满羽翼,在课堂中自如发挥,与学生共奏“数学之音”,共解“人生难题”。伏案备课的辛劳、挑灯夜战的孤独、屡战屡败的打击、不被理解的委屈等等,都是过眼云烟,一笑而过。只要学生一个肯定的眼神,又将满血复活,潇洒讲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分层分类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的融入让课堂教学的模式丰富多样,只有与时俱进,充实自己,才能与新时代的学生对接,收获着一份份喜悦。教学成果是对我潜心教学、践行改革的肯定;“女神”称号是学生赋予我的最高荣誉,“妈妈老师”是学生最温暖的称呼;“数学虐我千百遍,我待数学如初恋”则是来自学生的最美情话。谁能不为之神往,谁能不为之奋斗,谁能不为之陶醉?

江苏农林

14动物医学(专本连读)1、2班赠送给我的自画像

江苏农林

有感而发之一

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上学生最喜欢的课,是我当初的目标,也将是我此生的追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理想之路,你我同行!

02

一枚银质奖章的星火传承

刘梅

信息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

日常担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江苏农林

她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曾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银奖,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她坚定的信念;她是优秀辅导员,更是知心大姐姐,是老师,也是家人,她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合到资助育人工作中,创新资助育人模式让青春如花般绽放。她就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刘梅,她用17年的坚守,让资助育人散发“心魔力”和“新魅力”。

爱心接力,初心传温情

刘梅出生于贫困的农村家庭,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务农,家庭经济压力大。即使这样,父亲仍然从微薄的经济收入里挤出一部分用于关爱班级里的贫困学生。父亲言传身教的榜样力量像一颗善良种子,深深埋在刘梅的心里。进入大学,家境经济困难的刘梅受到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每个月80元的补助,帮助她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难关。2003年大学生毕业后,怀揣着奉献青春、回馈社会的梦想踏上了志愿服务西部的列车,开启了两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刘梅深知寒门学子的艰辛求学路,两年里,她和她的小伙伴们在志愿服务地开展爱心助学项目,深入山区小学调研,为东西部地区学生牵线搭桥,打通连接渠道,带着西部贫困学生“看世界”。2005年,秉承着这种朴素的教育情怀,刘梅完成两年的志愿服务西部任务,走上高校辅导员岗位,坚定初心不改,温情传递新一段资助之旅。

精准落实,育人促发展

父母双亡,兄妹三人,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家庭基本无经济收入……一次简单的电话家访,打开了一个大男孩的“隐秘心世界”。开学初,新生许明开学两周来一直以吃不惯学校饭餐为由在宿舍吃泡面,刘梅打开许明的柜门,里面放了几袋泡面,都是超市最便宜的那种,从事资助工作多年的刘梅认识到问题的根源,主动打电话联系许明的爷爷……原来,许明怕同学看不起,入学初开展家庭经济情况登记时隐瞒了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在刘梅的耐心沟通下,许明敞开心扉,坦然接受现状,顺利地完成家庭经济情况的认定。有一天许明打篮球不小心摔倒头部着地,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刘梅第一时间将送他到医院,从挂号到入院,三月的天她却满额头都是汗。入院治疗需要大笔的费用,刘梅悄悄将全部费用都交清……在随后的三年里,刘梅用爱心、耐心、细心呵护着每一位贫困生的“心世界”,许明也在刘梅的关爱下自立自强,每天奔波在教室、兼职的食堂、图书馆之间,大学生活充实而阳光。在国家的资助政策的帮助下,结合自己的勤工俭学,许明顺利地完成了学业。毕业后,许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将爱心传递。

大爱无言,奉献亦无声

“这包是小勇过冬的衣服,这包是小志爱吃的饼干,这包是小雯的洗漱用品……”很多个周末早上,刘梅都要拎上大包小包的出门,自己调侃自己是“八袋长老”背着“八宝袋”,可是肩上背的是贫困学生的希望。在17年的资助过程中,刘梅始终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主要工作出发点,创新资助育人模式,搭建“向阳花”假日课堂,让贫困生在接收受资助的同时又有成长平台。周末,刘梅会背上大大小小的“八宝袋”,带来贫困生走进社区走访困境儿童,义务为困境儿童开展科学启迪、心理团辅、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周末辅导,引导贫困生助困亦助成长,助他更助己。

张治和残疾父亲相依为命,寄居在10平米小房子里,家庭无经济收入。张治要求上进,成绩优秀,每年都拿到学校奖、助学金,即使这样,他还是舍不得吃荤菜,他说要省钱给父亲看病吃药。面对这样既懂事又上进的贫困生,刘梅心疼不已,邀请张治每天一起吃食堂,实际目的想给他加餐,张治看出了刘梅的好心,婉言谢绝。刘梅依然“死心”不改,她向学校打一张自愿资助张治的申明,以个人名义每个月充值1000元到张治的饭卡上,直至他毕业。而面对张治,刘梅却撒了个善意的谎言,她对张治说是好心的企业家赞助他每月1000元的伙食费,张治才欣然接受。对于未来,张治充满希望,脚踏实地,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争取专转本,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的本源是爱,刘梅在资助育人过程中用大爱诠释助困的真谛,助困更育人,解决实际问题更是解决思想问题。

一路走来,刘梅没有因为过往的成绩而停步不前,没有因为繁重的工作而忘记初心。刘梅在资助育人路上不断地探索研究,近五年发表研究论文10篇,主持和参与课题10项,获表彰41项,参与业务培训18次,扎实地提升了工作业务能力,为更好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资助育人的路上,刘梅就像一枚“火种”,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聚拢着身边的每一位贫困学生,将信仰汇聚“一团火”,成为奋斗力量。


编辑丨任莹

审核丨 唐智 洪炜

温馨提示:在浏览“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丨我的育人故事”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 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ai审核.png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江苏专科院校-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江苏农林-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丨我的育人故事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