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于专业、实习、考研问题?
不知如何规划未来?
一起来听陈骁飞学长的故事
或许能有所启发哦~
陈骁飞,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1703班学生,大一期末从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二一学年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两年22门课程的学习;大二综合学分绩点4.33,大学四年综合学分绩点4.11。今年,他以初试第一、复试第一、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他成绩优秀,获得2019年国家奖学金,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五次、二等奖学金一次,素质拓展奖学金三次,获评优秀大学生两次、优秀学生干部一次。
他聪明勤奋,获得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江苏省一等奖、蓝桥杯C++组江苏省二等奖、高等数学竞赛江苏省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三等奖;参加导师的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课题,在国际EI核心会议发表论文一篇。
01
选择孤独,坚定向前
陈骁飞于2017年考入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大一期间,除了认真学习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他还学习了会计、财政等方面知识,研读了一些经济学方面的论文,并且在双创比赛中运用软件开发知识设计了一些应用小程序,努力找寻自己人生的最优选择。
“我小时候就接触过一些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小脚本,非常崇拜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大神。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代很多新兴行业都与计算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陈骁飞认定自己更适合学习计算机专业,并在大一学期末提交了转专业申请,最终凭着优异的成绩顺利转入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转专业后的第一年,陈骁飞要同时学习计算机专业大一和大二两学年的课程,课程一度多到课程表里快写不下了,这对他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面对繁重的课业,陈骁飞告诉自己:“这世界上没有本就正确的道路,必须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选择的路是正确的。”当遇到两门课打架时,他会根据课程难易程度选择自学或者跟班学。比如,当工程线性代数(补修计算机)和数据结构两门课上课时间冲突时,考虑到线性代数难度稍低于数据结构,而数据结构因为没有编程基础,学起来要更吃力一些,他会选择前者自学完成,后者跟班上课。
陈骁飞始终秉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态度,在学习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主修课时,他稳扎稳打,仔细钻研课程内容。在课余时间,他还会阅读与数学、数学建模、算法竞赛相关的书籍,并做相应的训练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为了增强编程能力,他还报名参加了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比赛之前,他在图书馆大量借阅C++相关资料,并进行相应的编程训练。在他看来,理论学习和竞赛实践之间是互相成就的。
在学习中,陈骁飞也会产生懈怠的负面情绪。他将学习中的负面情绪分为三类:浮躁感、疲惫感、孤独感,并制定了一套独特的解决方案。对于浮躁感,他通过适时地独处来缓解。当面对书上大段文字,自己实在看不下去时,他就暂时放下书本,看看外面的车流和楼宇,然后回过头来重新获得专注力;对于疲惫感,早睡是他最好的缓解方法,晚上八点半就睡觉的作息让他在第二天精力更加充沛;对于孤独感,他认为朋友会带来最好的帮助,和三五好友出去聊聊天,既能纾解压力也能增加陪伴。
天道酬勤,他兼顾各类竞赛和开发实战,大二一学年的综合学分绩点最终达到了4.33。陈骁飞说:“我是一名‘追风筝的人’,不要随波逐流,我有我自己的路。”
02
高瞻远瞩,积累经验
在科研和工程实践方面,陈骁飞愿意为自己制定更具挑战性的目标。对于图像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他有着浓厚的兴趣。
大二下学期,他向微软苏州投出了第一份实习简历,但在电话面试后,由于实践经历不足而被拒绝了。对此,他没有灰心丧气,又向一家北京大厂和一家苏州的科技公司投出简历。为了更直观地接触和了解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时拿到两家公司实习offer的陈骁飞选择了苏州科技公司技术含量更高的智能算法部门。
谈及实习经历,陈晓飞说:“我所在算法组的每个人都非常忙,为了尽快适应这份工作,我只能在大家休息的时候,虚心向每个人请教。慢慢地,我掌握了每一个模块的任务分工、Visual Studio的使用细节、算法里每一个指针的生命周期与回收。”功无枉费,陈晓飞学会了熟练运用C++技术。
关于实习,陈骁飞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一定要先花时间提高自身本领,然后再去实习;以软件开发为例,先将前端、网络协议、服务器原理、数据库API等知识学扎实了再去实习,才能更好地提升实践能力。实习初期就是学习和磨合的过程,有问题要虚心向请教,多学习多实践是很有必要的。”
在实习的过程中,面对一个个新的挑战,陈骁飞主要通过自学来探索一些基础的问题,或是学习新的结构,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如此循环往复。“通过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来解决实习经历不足的问题,也就是通过自我学习和切身实践反复多次地轮回,使技术水平日益精进。”他总结道。
在实习时,“关于如何深度学习图像分割”的项目经历是陈骁飞首次深入接触人工智能产业,而计算机视觉技术方面的实践更是影响了他对未来工作的选择。
丰富的实践经历使陈骁飞对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他希望从事CV(计算机视觉)、NLP(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与分析之类的工作,而现在他选择以科研工作为主,并且通过不断学习行业内领先的新技术来提高科研与编程能力,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03
严于律己,精准规划
在陈骁飞看来,只有保持高度的自律与超强的执行力,才能实现自我突破。在备战考研的一年中,目标清晰的他脚踏实地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并且每一步都做到了极致。
大二时,考虑到未来考研复习专业课的压力,陈骁飞决定花更多的精力来学习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这三门课。他认为数据结构是重中之重,于是在开始学习这门课时就已将王道论坛仔仔细细做了一遍。自2020年1月起,他通过大量刷题,开始备考数学。从2020年7月起,他采用看网课、背笔记等方法,开始英语、政治和专业课的备考,并且在分析整合了数据结构算法题的7年真题后,形成自己的做题套路。
陈骁飞为每个科目制定了严格的日学习计划,为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曾一天四杯咖啡加持。自2020年10月起,他开始“变本加厉”,要求自己每天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的时间不低于7小时。为了增强专注力,他还定时去健身。在备考最后两个月里,他不仅在学习上竭尽全力,更无时无刻不在规划和修正自己努力的方向。
苦心人,天不负,最终他以初试第一、复试第一、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入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我愿仰望凌晨四点的星辰,站上山巅去俯瞰远方,去倾听自己的灵魂,去思考真正想要的生活。”陈骁飞坚定地说。
学长考研经验分享
01
数学
数学几乎决定了整个考研的成败,这一门的分数可能差一倍,所以要尽早开始准备,尤其是早期精力要舍得投入;刷题比看网课重要,脚踏实地,多做题!多做题!多做题!
02
政治
对目标是75+、80+的同学来说,六七月份开始看徐涛的强化课来打基础刚刚好,腿姐(陆寓丰老师)的强化班、技巧班、背诵笔记、点睛讲义和肖1000绝对是强化阶段必备,最后就是万能的肖四肖八。其中,腿姐的技巧班是攻克选择题的关键,想考80+的同学大题不要停留在背肖四,要学会两点:选择性抄材料和拓展性踩点。
03
英语
没有捷径,就是不停地分析真题和刷真题。
04
计算机专业课
一共三门课,其中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难度超过市面上绝大多数教材,所以要花费很多精力来复习,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数据结构刷王道两遍以上,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和王道都要吃透,操作系统抓大放小,小知识点能掌握多少就学多少,不要纠结。
往期精选
“喜欢在这里的每一天!”
小满未满,未来可期!南财大校长程永波为你加油!
9人考研上岸北大,这个专业藏龙卧虎!
采编:陶薏如
美编:朱泽轩
责编:李新瑶
审核:冲默 高敏
制作:新媒体中心
欢迎投稿:xcbxmt@126.com
坚持梦想,直面挑战!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