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读懂苏警。
5月13日至15日,第十七届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落下帷幕,学院喜获省赛特等奖和两个二等、两个三等奖,这是学院“挑战杯”竞赛获奖等级、数量历史性突破。
捷报频传 挑战青春
冯宇轩等8名同学合作申报的《青少年吸毒行为及预防干预研究》项目喜获特等奖,李桑晨等8名同学申报的《35年一堂课——<新闻联播>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和陶盈盈等8名同学申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的识别及其法律规制研究》两项作品荣获二等奖,《一种基于Arduino的新型智能台灯设计》《基于改进PageRank算法的短视频用户影响力评价研究》两项作品荣获三等奖。特等奖项目《青少年吸毒行为及预防干预研究》团队将参加“挑战杯”国赛。
全力备战 勇攀高峰
青少年吸毒行为及预防干预研究
申报者:冯宇轩
合作者:明鑫 徐雨 徐宁晨 杨皓文 孙传宇 杨铭宇 韦欣雨
该项目聚焦于我国青少年吸毒人数占比持续增加的现实问题,深究青少年吸毒现状,在实际案例中总结人群特征,对青少年吸毒行为进行量化分析。团队以科学的眼光细致剖析当代这一受人瞩目的社会问题,在路径探索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预防性与恢复性的可能选项,并在实际运用中发挥了不容小觑的成效。
在历时两年多的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前往江苏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南京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和全省各地派出所调研学习,收集了100多个典型案例,对30多名青少年吸毒人员进行访谈,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最终形成了30万字的调研报告。本次“挑战杯”充分展现了团队成员将个人追求融入公安实务,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他们作为公安大学生的理想担当。
35年一堂课——
《新闻联播》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
申报者:李桑晨
合作者:陈奕帆 杨知晨 陈妍 谷昱泽 周屠叶 肖娴 吴竹筠
该项目围绕当下的热点话题“课程思政”展开,以小见大,从《新闻联播》着手,量化研究《新闻联播》对提升课程思政效果。该团队凭借理性的思维能力,结合身边实际,深入剖析《新闻联播》在各方面对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上进行的熏陶,及其在课程思政中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团队成员充分展现出公安大学生实践出真知、失败促成功的科研创新精神,同时,他们又将这份精神力量带入公安工作中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
网络谣言的识别及其法律规制研究
申报者:陶盈盈
合作者:田静然 曹金瑞 古嘉懿 蒋凝 耿浩宇 宋杨 王君娴
该项目针对从突发公众卫生事件中酝酿而成的网络谣言,从政治、经济、传播学等多角度分析其成因,探究长期以来的治理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依法治谣建议。
团队紧扣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背景,致力于跳出谣言治理困境,为解决突发公众卫生事件分担重任。项目的顺利完成彰显着全组成员的长远目光与社会担当。
感悟成果 绽放警梦
18公管2 冯宇轩
我们的项目经过两年的沉淀与打磨,从最初思维碰撞产生的星点火花,到如今成功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稳重与热情共鸣燃起熊熊烈焰,终在江苏省挑战杯决赛中崭露头角,取得特等奖的好成绩。感谢黄院长和刘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团队成员的辛苦付出。愿团队能在更高的舞台,取得更好的成绩。
20治安1 韦欣雨
我第一次参加科创类大赛,很荣幸作为答辩者与项目组一起获得江苏省赛特等奖。从赛前材料整合到临阵磨枪,再到从容答题,非常感谢一路以来给予关怀支持的老师和共同奋战的学长学姐。这次获奖对我们来说既是鼓励也是肯定,青春向党,科创报国,科创的青春之火将一直在我们心中熊熊燃烧!
19侦查2 李桑晨
一次“挑战杯”比赛经历,使我收获良多。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造奇迹。一次次的磨练,一天天的成长,虽然仍然有所缺憾,但是希望能够通过不一样的“历练”,遇见更好的自己,迎接未来的每一次挑战。感恩一起奋斗的老师与同学,同时希望我们以后都能登上更高的舞台,始终牢记“青春向党,科创报国”。
19公管2 陈奕帆
能够参与这次挑战杯比赛并获得奖项,我感到十分荣幸与感恩,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指导,感谢团队成员们的互帮互助。奖项是对我们项目组的肯定,我们会继续奋斗、勇往直前!
19法学4班 陶盈盈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江苏省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作为其中的一名参赛者,青春的激情、切身的经历以及最为真实的挑战,是我们最大的感受,同时也带给我们从未有过的收获。感谢老师们辛勤的指导、小伙伴们不懈的拼搏。
青春向党,科创报国。
愿科研筑梦,青春之花盛放。
文 | 刘沁阳 钱怡吉
图| 李桑晨
编辑 | 姚宇辰
投稿邮箱 | wx@jspi.cn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