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 | 生如初夏,绚烂如光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艺考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2021-5-07 22:41:17 文/邵菁 图/孙婉琳

关注

SUMMER

节气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古来江左多佳句,夏浅胜春最可人。

——(宋)陆游《初夏》节选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节气历史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按照气候学的标准,5天平均气温达到22℃才算夏季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立夏时节的候温同气候学标准大致接近,而这一地区正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由此看来,二十四节气把立夏节这天作为夏季的开始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

汉代也沿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舞《云翅之舞》。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至明代始有“尝新风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并用柳枝穿果叠作小儿食品,江浙一带还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也有叫“吃补食”的。民间习俗还有“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说立夏时吃鸡蛋鸭蛋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耐暑。有的立夏食笋,有的立夏喝酒,都是赶在节日这天,名曰“立夏见三新”,南方地区旧时逢立夏日,各家蒸新茶,并配以各种水果,馈赠亲戚邻居。

节气特点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

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

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

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

民间习俗

立夏期间,人们容易感觉到温度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生长亦进入了旺季。古来便有“万物至此皆长大”之说。《素闻四气调神大论》有:“夏四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除了气候及温度的变化,立夏还有1称2立尝3鲜的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立夏称人

立夏一杆称,称出皆福分。

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不肯不肯偏不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据说在这一天小孩子称重之后,整个夏季都不会变瘦,也不会生病。

立夏蛋

立夏蛋,是立夏最经典的食物。

民间的说法有:立夏胸挂蛋,小人疰夏难,吃了立夏蛋,力气大一万。

长江以南汉族风俗,每逢立夏,人们都要吃煮鸡蛋或咸鸭蛋或茶叶蛋等。

人们认为立夏吃蛋能强健身体,所以立夏的时候都会吃一个,这时的鸡蛋便戴上了节日的光环。

就和中秋吃月饼,冬至吃汤圆一样,不仅是节日的固定美食,也是一种美好的象征哦。

除了吃立夏蛋,小朋友们还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拄蛋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

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线编织成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直接手持。

尖者为头,圆处为尾,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斗破了壳的,认输。

然后把蛋吃掉,而最后留下的那个斗不破的鸡蛋,被尊称为“蛋王”。

立夏饭

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居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

而在立夏当天,家人会用要来的米混合一些食材,制成立夏饭,再送回给邻居。

每家一小碗,一般米饭中的食材佐料色彩丰富。

又叫五色饭,有加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身体康健”的寓意。

尝三鲜

立夏尝三鲜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即在立夏之日品尝时鲜。

所谓的时鲜具体指哪几样食物,各地有不同的说法。

但是一般可以分为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各地都有自己的三鲜。

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吃这三样美食有一定的道理,吃蚕豆,是因为立夏时,它刚好上市。

豆又叫发芽豆,立夏吃豆,讨的是“发”的彩头。

时令蔬菜红苋菜,吃完端起菜盆将红红的汤汁一饮而尽,讨的是“红”运当头的彩头。

最后是黄瓜,既可以当水果,也可以当蔬菜,水分大,营养美味,非常适合夏天吃。

迎夏仪式

古代官方很重视立夏节气。当立夏到来,帝王便会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司夏之神的敬意和对夏粮丰收的祈求。迎夏仪式结束以后,皇帝会赐予大臣冰块用于消暑。所以现在个别地区仍然有祭祀仪式,并会食用冷饮。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文字 | 网络

图片| 陈雪

编辑 | 魏万乔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江苏本科院校-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今日立夏 | 生如初夏,绚烂如光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