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到达最早的那一个,我想做陪伴最多的那一个,我想做最牵挂你的那一个,我想做带你成长的那一个,我想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凝心志愿,聚首前行,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用一段《我是......》,诉说着他们的“山海情”,
关于支教、关乎梦想......
年初临近寒假时,很多人都背起行囊匆匆忙忙走上了回家的路,但在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有这样一位南工大人,选择留在支教地,未能回乡与家人团聚。他叫马悦程,是我校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家在东北的马悦程从母亲的防疫站工作处了解到,回家路途遥远,存在一定风险。结合当地疫情防控形势,为了保证支教的顺利开展,马悦程和父母商量后,决定响应政府号召,留在支教地过年。
第一次一个人在异地过年,焦虑和落寞感难免涌上心头。他说,“我慢慢地调节自己的心情,一开始还是有些不适应。”听说马悦程要留在云南过年,当地的老师以及团县委的书记纷纷邀请他到自己家里一起过年。他的母亲也宽慰他在外面照顾好自己,春节的时候多和家里打个电话、通个视频,亲人的鼓励让他逐渐释怀,“此心安处是吾乡嘛”。
提到支教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马悦程向我们分享了这样一段故事。
云南当地有一个特色叫杀猪饭。一般在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杀年猪,听说小马老师今年无法返乡过年,班里的一位学生邀请他到家里吃杀猪饭,饭桌上,学生的父亲喝了点酒,略带醉意地拉着马悦程的手,将这句话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老师,我念的书少,平时孩子问我一些学习和人生规划上的问题我也不懂,这些事情以后就要多麻烦老师你了。”
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握着学生父亲的手安抚他说,“这是我作为老师应尽的职责。”学生父亲的期许,也让他更加清楚,三尺讲台,肩负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有改变这些孩子人生之路的使命与担当。
由于对当地的饮食和气候有一些不适应,他常常自己做饭。
寒假留云南期间,马悦程还作为志愿者参加了当地团县委举办的关爱社区留守儿童的活动,与其他志愿者一起给孩子们讲解了寒假安全主要事项。很多孩子的父母大多常年在外务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一辈。志愿者们运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教给他们如何防火、防煤气中毒、防网络诈骗等知识,还送给孩子们许多暖心的小礼物。马悦程因为之前在学校学习过关于预防猫狗咬伤的知识,有经验的他还特别向孩子们展示了被猫狗咬伤的处理办法。
(关爱社区留守儿童活动)
支教路上,像马悦程一样的,还有他们。他们扎根西部,默默奉献,他们乘风破浪,凝聚力量,他们走过半载,再续风华。他们是我校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
2020年7月,我校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四川沐川、云南宁洱,正式开启他们的支教时光。他们教书育人、拓展视野、思政引领、暖冬未来,倾尽全力为西部山区孩子们带来新体验。当时光跨过半载,他们再度聚首,共叙青春故事。
2021年2月,“不忘志愿初心·熠熠暖冬行动”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半期工作总结会暨暖冬行动总结会顺利开展,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回顾半载时光,再续青春华章。
研支团整体工作
半年以来,我校研支团在教学上,聚焦主责,教学成效显著提升;在第二课堂中,创新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红领巾告白祖国”“黄丹少年说”“国家公祭日系列活动”等思政引领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在爱心助学中,大力推动暖冬行动项目,为学生学习生活保驾护航;在生活中,全体成员互相照顾、共同成长。
半年以来,研支团开展整体活动共6项,涉及思政引领、爱心助学、对外宣传等多个方面。特别开展纪念国家公祭日和12·9系列活动,被全国项目办《西部志愿汇》全文转发和报道。
半年以来,我校研支团携手合作,创新工作,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报道16次。此外,我校研支团积极联系校内外各界爱心力量为困难学生募集暖冬物资,已第6年开展 “暖冬行动”。今年,已向支教两地四校的593位困难学生集中发放价值76000余元的暖冬物资,为服务地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各分团的脚步,一同回忆利店、黄丹、宁洱的半载时光。
利店分团——践行志愿精神 扎实支教工作
讲台之上,他们慷慨激昂
走出教室,带给孩子们温暖的“阳光”
组织拍摄科创微视频、排练课本剧,数次获奖
“美育”“德育”的第二课堂
“暖冬行动”汇集八方力量
入川半年,初心不忘
秉赤子之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在利店分团四位成员的努力下,研支团所拍摄制作的课本剧《邹忌讽齐王纳谏》荣获四川省2020年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活动二等奖;科创微视频《看的见的温度变化》荣获沐川县科创作品三等奖。
半年以来,他们创新开展第二课堂美育教学,以“认识美”为主题,以“实践育人”为主要理念开展教学活动。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以礼待人之美、优秀艺术之美、自然科学之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对于第二课堂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承与创新,利店分团一直在路上。
云南分团——培根铸魂树才人 接力奋进付热忱
志不求易者成
事不避难者进
不经历几次“风吹雨打”
不接几块“烫手山芋”
不做几回“热锅上的蚂蚁”
就难以练就攻坚克难的本领
他们在三尺讲台内外
沿着青春的足迹
从教育教学、思想引领
到特色活动、志愿服务
躬身实践
做到知行合一
让青春伴有活力
让风趣伴有幽默
让热情伴有耐心
让执着伴有信仰
(教学)
(特色活动)
(资助活动)
(志愿服务)
黄丹分团——用心感染心 用爱传递爱
三尺讲台上,朗朗读书声,是老师们最美的模样。这半年来,他们严谨教学,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
(教学)
让学生都拥有梦想,让学生与梦想同行。他们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开展“红领巾告白祖国”“黄丹少年说”等思政引领活动。
(第二课堂)
让学生玩得有意义,让学生玩得有收获。他们以各大节日为契机,开展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们知道“勿忘国耻”、“认真唱国歌就是守宪法”等道理。
(第二课堂)
让学生感受关爱,让学生茁壮成长。他们走访若干个家庭,了解家庭情况。他们积极筹备暖冬行动,为孩子们分配适合的物资。他们还创新帮扶方式,给孩子们带来了精神上的财富,在黄丹小学设立“爱心图书角”,让全校每一个孩子圆了“课外书”的愿望。
(帮扶)
2021年是南京工业大学研支团与黄丹镇结缘的第7年,23名团员一届又一届的接力传递,让黄丹学生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为了更好地记录并宣传历届工作,他们成功设立“研支团风采展”展览教室。
(研支团风采展)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2020,他们收获很多:老师们的帮助、孩子们的感谢,家长们的信任,官方平台的十余次报道等等,但也存在很多不足,2021,他们也会继续努力!
(媒体报道)
我校2012年首获研究生支教团招募高校资格,至今已招募9届,累计选派100名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赴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一中、四川省沐川县黄丹学校、四川省沐川县利店中学校两省三地开展支教工作。我校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办校团委先后获得“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全国西部计划志愿者优秀项目办”等国家级志愿服务殊荣,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先后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网等各类国家级媒体报道80余次。
“百年大业,教育为先”,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实践育人”教育方式,为西部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多“南工大方案”,贡献更多“南工大智慧”。
往期推荐
新学期,从一碗汤圆开始......
定了!南京工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和成绩复核通知来啦!
春满校园,等你返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图文、视频 | 校团委
值班编辑 | 姜宁通
责任编辑| 朱琳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