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1.“云”录歌,女神们用歌声战“疫”
2.一线直击丨师兄弟在黄石战“疫”
3.连线湖北,千人同上一节课!
4.一线直击丨与时间赛跑,风雪过后即是彩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这场战“疫”中
康达学子发挥了他们的力量
万般担忧化作决心实践
2月3日,医学技术学部刘学松、人文与管理学系高原、临床医学部冯涛、护理学系李奕娇、药学部黄焜等5名同学自发组织募捐。截止2月27日,共募集善款15646.31元,共计四批物资已全部抵达黄梅县人民医院并投入使用。
“一开始组织捐款的的时候,只是看到红十字会这个捐款的渠道,所以想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捐赠物资,把货物送到医生手上。”刘学松(16级检验3班)道出了募集捐款与物资的初衷。看到前线物资仍处于紧缺状态,一向行动大于语言的刘学松将内心的焦灼都化为了极强的执行力,开始组织捐款。
刘学松
在倡议书发布后,全体师生及校内外爱心人士都积极响应,短短两天时间,就募集了善款15646.31元。
“一开始没考虑到物资筹备这么难,以为就是和厂家对接,一手交钱一手拿货就行了。”刘学松回忆说。“但这么多天下来,我才真正领悟到什么是天有不测风云,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一线物资紧缺,所以刘学松顶着巨大的压力,一直在联系购买物资。
“我在购买物资过程中最上心的是财务管理这一块,因为每一笔捐款都代表了一份爱心,每一分钱都必须得以善用。”高原(17级卫管班)说。他们在财务管理方面下足了功夫,包括高原在内的三位同学都要单独核算账目,最后对比各自的账本,反复确认是否有纰漏出现。
高原
“得知武汉许多医院因缺乏物资而向社会请求支援,作为医学生的我们虽不能像前辈一样赴向前线,内心却期待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怀着这种信念,冯涛(18级全科8班)同样作为财务管理者参与了此次活动,他主要负责统计捐款人数、数额等,以方便财务查验。
冯涛
黄焜(17级药学2班)在这次募捐活动中主要负责的是微信公众号的实时发布,向大家展示募捐行动的进展。相较于平时工作,关于募捐的发布她显得更加谨慎,防止出现缺漏而导致读者对内容的曲解。
黄焜(右)
跨越国家的努力
募集物资无疑是困难的,但在此过程中刘学松也收获了很多感动:“我很感谢那些在我遇到困难时不遗余力帮助我的朋友们,不管是来自国内的医疗代表还是浙江驻俄翻译,甚至是俄罗斯友人。”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都在听说了刘学松的事情后主动帮他们想办法。
起初,刘学松的一位朋友帮忙联系厂家,“我和山东日照三奇医疗的销售代表谈好了购买口罩事宜,没想到没过几天厂商就被各地政府征用,于是作罢。”后来他又去寻找其他提供商,也因诸多类似问题而告终。“那几天我差点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心里非常着急。”募集物资艰难重重,但若是怀着一定要完成的决心,全世界都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次沟通下,三奇销售代表得知刘学松团队进展缓慢后提供了他们的一个合作伙伴公司——英科医疗,“这个公司本来也准备向武汉捐赠医用手套,听说我们的事后便答应分给我们2000双手套,我们这才获得了第一批物资。”
即使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刘学松总是习惯从另一个方面看问题:“我觉得这样也挺好,通过这次捐赠我也交了很多朋友,就像基洛夫副州长和其他俄罗斯人。后来,我又突然想到可以寻找国外的厂商,便急忙联系日本、俄罗斯的同学帮忙,结果得知那边也开始缺货了。”刘学松说。
但庆幸的是他其中一位俄罗斯同学在政府部门实习,他了解到基洛夫州政府计划向浙江温州捐助 5000个医用N99口罩,便去向副州长说了刘学松和我们学校的事情,“在我们保证我们是捐给医院后,副州长分给我们200个N99口罩和150个外科口罩,这是我们捐赠的第二批货物。”刘学松说。
接着,副州长又将此事告诉了同时也在准备捐赠的叶卡捷琳堡,在那里得到了第三批物资……就这样,学校捐款已全部转化为物资,这次爱心接力赛也终于抵达终点——安全送到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人民医院。
发于心,始于行
在顺利地将所有物资送抵黄梅县人民医院后,医院相关负责人对他们的捐赠行为表示了感谢,高原感到非常振奋:“作为康达学院广大医学生中的一份子,能够支援疫情一线的医疗工作者们,为早日消灭疫情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我感到很自豪。”
募集过程中仔细核查捐款数目及每一笔的花销是要消耗心力和大量时间的,但冯涛从不觉得这是一份苦差事。“每次收到接连不断的收款提醒时,我都能深深感受到我们康达师生对此次疫情的关怀和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的决心。”
冯涛
黄焜很庆幸自己能够加入到募捐工作中,“通过此次工作,我不仅提高了有关募集捐款事项的知识,也算是为前线的医务工作者增加一份力量。”黄焜感慨道,“随着对武汉疫情的深入了解,我愈加敬佩毅然奔赴战场的医生护士们,我将以你们为标杆更加努力学习医学知识!”。
李奕娇(第一排左五)
原本就在社团负责财务报销工作的李奕娇(18护理1班)在这次募捐活动中同样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她想通过自己所擅长的工作来贡献一份力,却在募集过程中发现有更多的人愿意奉献,却不愿意留下印记,“虽然不知道你们叫什么,但谢谢你们!”
跨越山海,他们用决心与爱心描绘了日月同天
阳春三月,他们正用双手创造新的人间四月天
鸣谢 / 钟慧
文字 / 房珺苓 孙阳 廖昕 王雪晴
图片 / 来自受访者
编辑 / 房珺苓 孙阳 廖昕 孙一文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