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来自院长的祝福与叮咛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艺考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2020-6-10 20:04:44 文/王伟 图/董翔宇

关注

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即将来临之际

官微君特邀院长张前德

与大家共话“从医之路”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官微君:张院长您好,同时拥有医生、教师、管理者三种身份的您,经历十分丰富,必然也有很多心得体会,希望您在医师节来临之际,给医学生、年轻医生一些建议与忠告。

张院长:医生们自己的节日即将来临,谨向附院的临床老师和在校的“准医生们”表示祝贺!作为从事临床医疗和医学教育近四十年的老医生、老教师,我也很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体会。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官微君:经常有人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从侧面反映出学医十分辛苦,对于这个现象您怎么看?

张院长:学医道路漫漫,医学是高科技、高风险的科学,执业时要谨言慎行,终生学习。医学是一门内容深奥又丰富的综合性学科,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因医生的服务对象是病人,这个病人不仅患有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而且是一个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所以带来了医生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和医生服务对象的复杂性之间存在的矛盾。加之“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临床上有许多不可预见性和风险性。因此要求医生们诊病时一定要细心、耐心、精心、热心,不可草率从之,延误病情。古人云“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医生不仅要认真总结临床上诊治成功的案例,更要善于总结临床上误诊误治的教训,以警示自己和医学生。由于许多疾病仍处于未知性和病情过程中呈现的复杂性,要求每个医生必须充实自己,做到“为医一生,求知一生”。因为医生的知识储备总是不够的,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也才能理解医学生的笔记为什么这么厚?学医为什么比工科、文科要长?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官微君:您觉得作为医生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张院长:医生是高尚的工作,要有职业使命感、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这16个字来概括医务工作者的精神,也是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是医务人员的光荣使命。因为医生肩负的是人命关天的重任,所以才有“白衣天使”“健康卫士”的称谓。一旦我们穿上白色工作服,就应该摒弃杂念、聚精会神、净化心灵,全身心投入为病人服务、为健康服务的工作。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官微君:您觉得医生还需要具体哪些素质?

张院长:医生要多点人文精神。医学科技发达了,医疗设备先进了,治疗手段增多了,但医生和病人说话交流却少起来了,西医的“视触叩听”和中医的“望闻问切”运用的少了。特别是一些大医院、病人多,医生忙,接诊时间短,使医生缺乏亲切感。有个别医生眼里只看到病人患的病,尤其对特殊病例感兴趣,不见生病的人,使得病人很有意见,引发医患矛盾或纠纷。作为一名好的临床医生,心里要装着生病的人,既要解除病人身体上的病痛,也要疏解病人的情绪,缓解病人心理上的疾苦,多一点人文关怀。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官微君:听闻您案头常年放着《黄帝内经》《备急千金方》等书籍,里面有什么样的语句想和青年医生分享?

张院长:古今中外医学大家的名言名句很多,如希波拉底誓言,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等。我记得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讲到一名好医生应具备两点:第一要有精湛的医术,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要有高尚的医德,“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两者缺一不可,古人的这些教诲仍应成为今天每位医务人员的座右铭。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特别鸣谢 / 张前德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 孙一文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江苏本科院校-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医师节,来自院长的祝福与叮咛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