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人物——
徐州地区党团组织的创始人吴亚鲁
金鹰商厦和金地商城附近的彭城路1号是徐州市中心区最繁华的地方。在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中,仍保留着一排平房,这是徐州地区党团组织的创建者、革命烈士吴亚鲁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彭城路壹号周边的金鹰商厦和金地商都
▲彭城路一号的吴亚鲁革命活动纪念地
▲吴亚鲁(1898-1939年)
一、通海地区革命活动的启蒙者
吴亚鲁,1898年生于江苏如皋县马塘区潮桥镇(今属如东县)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1915年,17岁的吴亚鲁考入如皋师范学堂读书,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学习。
在南京学习期间,吴亚鲁开始接触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早期党员。他也是南通地区最早的一位党员。
在南京学习期间,吴亚鲁展示了其超人的胆识和强大的社会活动能力。在中共二大前后,全国只有一百多名党员的情况下,吴亚鲁的入党没有超人的胆识是做不到的。另外他还具有强大的组织和活动能力,他发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高校的如东籍学生组织成立进步的社团组织,利用寒暑假在家乡潮桥、马塘等地邀约进步青年,讨论国内外大事,宣传马克思主义,是通海地区革命活动的启蒙者。
在吴亚鲁的推动下,1922年,进步团体“平民社”和“潮桥青年学友会”在如皋成立,他们还不定期出版社刊《平民声》和报纸《潮桥青年》,抨击时弊、宣传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吴亚鲁的引导下,苏德馨、叶旭朝、丛允中、吴亚苏等一大批进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如皋地区党的优秀干部。
▲如皋平民社出版的社刊《平民声》
二、徐海地区党团组织的创建者
1923年8月,吴亚鲁从南京高师毕业,到徐州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今徐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前身)任教,实际上是受党的派遣到徐州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筹建地方党团组织,他也是党派到徐州的第一个党员。
来到徐州,吴亚鲁以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教员的身份开始了“拓荒”的征程。在课堂上,他一有机会就宣传马列主义,讲解反帝、反封建,以及党的性质、纲领,并把革命宣传活动逐渐扩大到徐州的七所中学和部分小学及铁路工人中间,引导青年阅读《中国青年》(团中央杂志)、《向导》等进步书刊。在前后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吴亚鲁把徐州的革命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他创办了徐州的第一个妇女识字班,组织妇女读书、识字、学文化,并号召她们剪发放足,投身革命。徐州地区第一次纪念三八妇女节会议,就是在吴亚鲁领导下于1925年在三女师秘密召开的。
他团结徐州学界声援五卅运动,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并于1925年6月4日,在省立三女师操场举行群众大会,吴亚鲁登台演讲,会后举行游行示威。
他领导三女师学生进行驱逐校长钱用和的斗争。三女师校长钱用和,江苏常熟人,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院,她思想顽固守旧,反对新思潮,压制学生运动。1925年夏,吴亚鲁领导三女师学生掀起学潮,赶走了钱用和。钱后来赴美留学,回国后给宋美龄任私人秘书,长期追随宋美龄。
在吴亚鲁的影响下,三女师俨然成为徐州地区革命活动的策源地。以此为基础,他接触考察了一批进步青年,发展他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6月1日,这批进步青年在户部山戏马台阅览室召开了徐州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吴亚鲁任书记。这是徐海地区的第一个团组织,也是整个江苏继南京后第二个建团的地方。
▲徐州社会主义青年团诞生地
1925年春,他又在团内发展了朱务平等人为中共党员。并于该年6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徐州支部,吴亚鲁任支部书记,这是徐州地区最早的党支部。
但这个党支部的存在和活动时间很短。一来由于吴亚鲁在1925年驱逐三女师校长钱用和的斗争中暴露了身份,被调到河南豫丰纱厂开展工人运动;二来由于各校放暑假,学生党员陆续回乡。但吴亚鲁在徐州地区革命活动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他影响下,一批革命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有宿县党组织的创始人朱务平、泗县党组织创始人王子玉、睢宁县党组织创始人苏同仁,有在皖北各地开展革命活动后来被国民党杀害于南京雨花台的吕国英 ,还有在重庆牺牲的小萝卜头的妈妈徐林侠等等。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吴亚鲁的爱人苏同仁女士。
▲苏同仁(1905-1943年)
苏同仁出生于宿迁南蔡乡苏腰庄的一个书香门第,1921年考入三女师,在吴亚鲁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并与他结为革命伴侣,1939年她受中央派遣与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等赴新疆工作,由于叛徒告密而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并于1943年在狱中病故,也有的说他的与陈潭秋、毛泽民一起,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杀害,时年38岁。
三、为革命东奔西走,壮志未酬身先死
离开徐州后,吴亚鲁先后在福建、山东、上海等地从事革命活动。他为革命东奔西走,几次身陷牢狱。第一次是1930年底在山东;第二次是1933年春在上海公共租界;同年夏天 , 在上海法租界吴亚鲁再次被捕 , 后经著名诗人柳亚子延请大律师史良为他辩护 , 方免于被引渡给国民党反动当局,但仍被法院判刑三年半。
出狱后的吴亚鲁一度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1938年他经由中共湖南省委安排,到新四军驻平江嘉义留守处任秘书主任。
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调整了侵华政策,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国民党也变得消极抗战,积极反共。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制造了多起反共“摩擦”。
1939年6月12日下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
▲《新中华报》报道平江惨案消息
国民党的第二十七集团军根据蒋介石的密令,派兵包围新四军设在平江嘉义的留守通讯处,他们先将新四军参谋、湘鄂赣特委书记涂正坤骗出机关杀害后,又冲进留守处找负责人,吴亚鲁为了掩护其他同志,挺身而出,大声说道:“我就是负责人,有事找我!”国民党兵围上来抓他,他英勇搏斗,身中数弹,中弹后仍高呼口号,直至壮烈牺牲,时年41岁。
吴亚鲁在他41年的生命中,像一颗火种,点燃了南京、徐州及他家乡的革命烈火,这位英勇无畏的战士,在身陷囹圄和敌人的屠刀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他和他的弟弟吴亚苏、爱人苏同仁先后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更多精彩推荐,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江苏师范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 源| 学思阳阳微信公众号
撰 文 | 印少云
编 排| 林柯澄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