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情暖留守儿童
童筑美好未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教育科学学院在校团委指导下,结合学院实际,组织了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服务团,通过开展“走访调研、红色课堂、七彩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走访调研,关爱留守儿童有精度
留守儿童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以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发挥哪些作用?在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厉飞飞博士的指导下,我院青年学生3个团队近40人利用假期先后到盐都区秦南镇贺家驿村、美满村、亭湖村入户走访和调研,累计走访留守儿童176户、完成问卷300余份、走访报告150余份。在走访过程中,同学们冒着酷暑、不辞辛苦地一户一户进行入户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三地留守儿童生活、教育、心理情况,父母和监护人情况,认真记录走访对象的回答。走访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史同学父母离异,父亲长年外出务工,家庭经济困难,只能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同学们自费购买了部分生活物品捐赠给史同学。
△ 捐赠物品
△ 入户走访
△ 问卷调查
△ 整理数据
通过走访调研和精准排查,拟形成上述三个村庄留守儿童数据库,提供有关部门做决策参考,以便留守儿童能得到更精准的关爱。
红色课堂,关爱留守儿童有深度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院8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育才社区,面向3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红色课堂。课堂上,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通过“唱一首红歌、观一部红色电影、画一幅国旗、上一堂思政课、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让社区留守儿童感悟红色力量,永远铭记革命先辈的奉献和牺牲,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在教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过程中,志愿者房琦边教边向小朋友们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荣史诗,略有杂音的教室慢慢安静下来,只有嘹亮的歌声萦绕其中,小朋友们无不沉浸在红色歌声中。精彩的活动受到了社区小朋友们的喜爱,他们纷纷表示能在活动中学习红色知识非常有帮助。
七彩活动,关爱留守儿童有温度
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往往存在孤僻、不爱与他人交往、自闭等状况。教育科学学院与滨海县七彩阳光心理服务中心在滨海县陈涛镇、通榆镇、天场镇、东坎镇面向留守儿童进行了为期5天的活动。通过“捕捉光芒”,引导留守儿童发现自身优点,树立自信;通过读书帮助留守儿童学会思考,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通过讲座、游戏、咨询等提高防护意识和技能。多彩的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社会的温暖,在他们心中播下健康、美丽、快乐的种子,给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Volunteer
201班曹彦瑾是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负责人,全程参与了活动的计划、实施、总结。她在活动后表示,“看到小朋友们一点一滴的变化,和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为自己付出的努力欣慰,更为小朋友们的进步骄傲,自己今后会继续参与类似关爱活动中来。”
关爱留守儿童,我们在行动。教育科学学院的青年学生用所学专业知识帮助留守儿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悟。
END
转自微信公众号“盐师教科院团总支”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