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佳|全国第二!五个一等奖!

南通大学,艺考

南通大学

2021-8-22 10:56:05 文/邵思琪 图/董翔宇

关注

南通大学

近日,“兆易创新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线上举行。经过激烈角逐,通大参赛作品荣获技术类竞赛全国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取得历史性突破,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二名。此外,施佺、陈建新、沈晓燕、王晗、赵继聪等5位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学校再次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奖。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获奖作品

南通大学

一等奖团队风采

通大BBQ团队

南通大学

指导教师:施佺

组员:刘禹凡、周航、梁爽

南通大学

通大BBQ团队的作品《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扫地车设计与实现》以无人扫地车系统为载体,研究基于多传感器的无人扫地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品利用激光雷达、IMU姿态检测、光电编码器、高精度GNSS定位系统等多传感器融合方法实现了无人扫地车的高精度定位、自主建图、全局路径规划、自主导航、多目标识别和动态避障等功能。

南通大学

快乐星球MYJ队

南通大学

指导教师:沈晓燕

组员:王雪梅、吴艳、楼雄杰

南通大学

快乐星球MYJ队的作品《基于运动想象的瘫痪双下肢实时康复训练控制系统》建立了高准确率的在线运动想象分类系统,结合CPG的神经控制机制,设计了单电极、时序简单的双侧步态控制器。该系统可以通过解码运动意图,构建“所思即所动”的康复训练模式,有效降低肌疲劳,为现有针对运动功能康复的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思路。

南通大学

瑞克莫蒂计算机视觉团队

南通大学

指导教师:王晗、施佺

组员:刘佳丽、包银鑫

南通大学

瑞克莫蒂计算机视觉团队的作品《低照明环境地下车库视觉盲区安全检测系统》利用“双目摄像头”结合“毫米波雷达”,开发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嵌入式地下车库视觉盲区智能安全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建立跨模态目标检测深度学习模型和图像—雷达多源数据深度融合模型来精准检测盲区方向的实时路况,并通过单片机控制发光地砖和墙体LED显示屏,对司机和行人发出全方位、立体式的预警信息,以此降低视觉盲区碰撞事故的发生率。

南通大学

安坦纳团队

南通大学

指导教师:陈建新、秦伟

组员:王雪颖、唐世昌、张海玲

南通大学

安坦纳团队的作品《新型频率可重构介质贴片天线及阵列的研究与设计》从各向异性的角度完成了介质贴片天线的设计理论突破,攻克了这类天线因缺乏关键理论指导而发展缓慢的难题,并以理论分析为指导,提出新型变容二极管加载方案,首次实现具有高辐射效率的频率可重构介质贴片天线及阵列,助力国家节能减排、科技强军新征程。

南通大学

通芯智造队

南通大学

指导教师:赵继聪、黄静

组员:诸政、黄惠琳、张敖宇

南通大学

通芯智造队的作品《面向射频前端的薄膜体声波滤波器设计及制造》研究了FBAR建模仿真、改进了谐振器结构、提升了滤波器性能并优化了关键工艺技术。基于6英寸的AlN器件微纳工艺平台,开发了一套完整的FBAR滤波器件工艺流程,研制并测试了结构稳定、性能突出的宽带和窄带FBAR滤波器。该器件在雷达、通信基站和5G领域有着极好的应用前景。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拓 展 阅 读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新创意实践活动,也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电子类相关学科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

本届竞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主办,参赛队伍数量达到5120支,参赛规模达2万多人,竞赛规模创历史新高。大赛于今年三月正式开赛,历时四个多月,南通大学承办了华东赛区现场比赛。总决赛采用线上形式进行,分为作品展示、PPT演讲和专家问询三个环节,共有来自全国150余所高校的427支队伍参与角逐。

心中有梦想

脚下有力量

通大青年,好样的!

往期回顾

◎暑假里的通大有多美?快来回忆一“夏”~

◎梦幻联动|NTUers+摩尔庄园+暑假=?

◎暑假还在躺平吗?点开这条推送,让你的假期生活恰“倒”好处!

◎这个暑假,有一群通大学子留校“干大事”~

◎这样的暑期生活,爱了!

点击“在看”

把你喜欢的分享给大家

材料来源丨研究生院

责编丨陈石森

校对丨王巧儿

审核丨刘佳昕

投稿信箱:ntub@ntu.edu.cn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江苏本科院校-南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南通大学-历史最佳|全国第二!五个一等奖!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