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色家书,聆听先辈教诲。今天,小林电台为大家带来徐向前致妻子黄杰的信。徐向前,字子敬,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于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
书信原文:
黄杰:
临汾于十七日最后为我兵团攻下,顽敌为我全歼,总计自三月七日开始作战以来已整整七十天矣,不管伤亡消耗如何大,但总算最后取得了全胜,而我精神上之重负第一大包袱算已解除。因这个新诞生的婴儿新兵团,武力不强,装备又差,我自作战以来常常担心,甚至有时通夜少眠而焦虑万分。万一伤亡很大,消耗很大,而临汾又未能攻下,那时如何办呢?现总算最后的努力把它打下了,伤亡与消耗虽大,但总算过了难关,缴获亦不小(你看公报就可知道了),对以后内地打通后方的建设意义更大。尤其我们这个新兵团在这次战斗中得到了实战的大大锻炼,战力、士气大为提高,攻坚信心更为提高,这是物质以外难得到的收获。但因时间拖延甚久,伤亡和消耗甚大,心中深以为憾,有时自己竟觉得惭愧万分!
现晋南战役已结束,部队和我正忙于休息与总结经验,准备新的官中成役的一切工作。作战后忙,似乎比打仗还要忙得多了。不过,我的身体体还算争气,不只没有垮下去,而且日益有点进步。
这次部队对城市政策纪律执行得很好,系长时的多方教育与再三申纪律所获的经结果。但东关之商业区因久处战斗中,已破烂不堪了;城内尚好,惟不及以前东关之繁荣。
已嘱张双友注意给鲁溪和小岩儿买点好弄的东西。因时间来不及,如能买到的话,下次有便当带来。请告诉他们姐弟二人,不是爸爸忘记了,而是时间来不及。
你如还在治陶,以早搬去邯郸附近找适当村子住下为好,万不可让小孩住在市内,免飞机轰炸受惊。 乾
五月二十二日于临汾东之南乔村
这是徐向前1948年5月22日写给妻子黄杰的家书,通报了临汾战役胜利结束的喜讯。1948年3月7日至5月17日,经过72天的激烈战斗,徐向前指挥新组建的兵团,攻克国民党军重兵固守的临汾,使晋南地区全部放,将晋冀鲁豫和晋绥两个解放区连成一片,有力地推进了全国的解放。在炮火连天的岁月,这封信举重若轻、信手拈来通告战况,介绍战后繁忙的工作,若闲庭信步。
开篇,他不无欣慰地介绍胜利战报。徐向前写道:“临汾于十七日最后为我兵团攻下,两敌总算过了难关……对以后内地打通后方的建设意义更大。”经验的积累和士气的提升,徐向前更为欣喜,他说,“尤其我们这个新兵团在这次成斗中得到了实战的大锻炼,战力、士气大为提高,公信心更为提高,这是物质以外难得到的收获。”
作为司令员,他对战士们十分关心,对队伍的消耗和人员的伤亡表现了极大遗憾。面对战况,他喜的是胜利,忧的是伤亡和消耗。信中两度提到这个问题,甚至感慨:“但因时间拖延甚久,伤亡和消耗甚大,心中深以为憾,有时自己竟觉得惭愧万分!”第二段交流了战后的工作安排,通报一下身体状况。第三段谈部队进城的纪律表现,介绍临汾城在战争中受到的损害。最后,专门通报了寄小礼物给儿女的考虑。
寥寥几句家常话,体现的是丈夫对妻子的关心,包含的是父亲对儿女的关切。末了,徐向前还特地交代妻子搬到农村居住,避免在市内因敌飞机轰炸而惊吓到孩子。谈及这种随时可能因飞机轰炸而生离死别的话题,却以拉家常的话语娓娓道来,对如此沉重的话题,却能轻松地进行交流,自然地呈现了爱党、爱国、爱家的高尚品格和临危不惧的元帅风度。
南京林业大学
NFUEDU
来源:《百年红色家书品读》
朗读/剪辑:莫佳瑶
排版:朱英俊、刘雪迎
携手抗疫!那些南林志愿者的身影
《光明日报》刊发校党委书记蒋建清环保笔谈:实现碳中和 林业有担当
2021级的“南菁灵”们,你的国潮风录取通知书已整装待发!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