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经济学院为了更好地修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近期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电话采访、线上调查等多种方式,对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省银保监局、江苏省农村信用联社、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江苏省分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紫金农商行等银行在宁总行或分行,以及徐州、东海、宿迁、江都、无锡、常熟等农商行进行了广泛深入调研。进一步了解新时期金融系统对金融人才需求的变化及其对教学改革的要求、我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等实际情况。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修订和完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
本次调研活动由金融与经济学院院长蔡则祥教授直接领导,金融教研室主任周航博士协助负责,蒋志芬教授、黎月、闫静老师参与。
5月中旬,金融教研室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调研提纲,选择了调研单位,并把调研提纲发给被调研单位的人力资源部,然后联系确定具体调研方式、时间和地点。
6月上旬,蔡则祥和周航到江苏省银保监局、人行南京分行调研,与局领导、人事处处长等进行座谈。
6月中旬,蔡则祥、蒋志芬、周航、黎月、闫静等一行5人,对江苏省农村信用联社、省中行、省建行、紫金农商行进行实地调研,并取得到了这些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调研小组与江苏省农村信用联社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许闯(中)合影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建议以案例形式开展《金融职业道德》课程,使这门课程更加形象生动。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很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创新正在稳步推进。尤其是在云平台搭建方面,应积极向中国建设银行学习,例如建行普惠金融平台的授信业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授信效率大大提高。
中行在授信业务方面对绿色信贷业务有所倾斜,同普惠金融类似,其员工自入职之后会接受大量的相关业务培训,因此建议我校可结合自身情况开设绿色金融等课程。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关于数字经济的应用浮于表面,建议我校将数字经济等内容的课程设置为基础课,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复合人才。
调研小组与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周萍(右1)合影
紫金农商行认为《金融职业道德》课程建设确实有必要,响应国家反腐倡廉号召,打好廉洁江苏的堡垒战。每年行内也会进行合规文化培训,并且参加考试。通过案例分析和讲座的形式,提升学生金融伦理素养。关于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方面,国有银行比城商和农商银行更具有转型优势。尤其,基于金融科技水平把控中小型企业风险预测应用更为突出。
调研小组与紫金农商行金融市场部副总张培(右1)、人力资源部副总丁爱华(右2)和运营管理部副总窦胜国(右3)合影
最后,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从三个维度讨论了未来金融人才的培养路径。一是内部培训的维度;二是人员招聘的维度;三是内部维度,建议我校继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新增财富管理、消费信贷等相关课程,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调研小组与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合影
通过此次金融机构调研活动,我们感受到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性、校企学习沟通的充分性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为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实践依据。在金融科技的战略背景下,我们日益关注供应链金融、智能金融和绿色金融的全面发展,而发展还取决于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众多金融机构借用金融科技的推动力来促进金融功能的完善和金融效力的提升,完善金融风险防范系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了诸多挑战。合规意识的培养、道德风险的把控、数据分析的能力等都是当前市场对标准人才的需求,这也需要高校和企业充分沟通,高校做好人才培养前锋阵,企业打好人才储备的后备营,充分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
文字:金融与经济学院 闫静 黎月
图片:金融与经济学院
排版:金融与经济学院 舒发律
责任编辑:校传媒中心 赵小桂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