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开发成功软件,编写人生程序
追求卓越| 共创未来
2021
We're waiting for you.
一、院长寄语
二、学院介绍
三、专业介绍
四、教师风采
五、校园文化
六、考研就业
一、院长寄语
互联网的普及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需求。欢迎同学们加盟南通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大家庭,畅游于探索信息技术奥秘的海洋。学院始终坚持“真心办学、良心育人”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强能、知行精进”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基础知识够用、区域发展能用、开发设计好用、行业企业适用”的应用型人才。
这里有你心怡的专业,这里是你成长的乐园、成才的摇篮、成人的熔炉。当青春遇上新时代,奋斗就是时代最亮的底色!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时光、砥砺前行,学好专业知识,练好过硬技能,成为一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去放飞属于自己的人生梦想!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邱建林教授
二、学院介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于2016年5月,在原软件工程系的基础上更名成立,现有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6个本科专业。
其中,除人工智能专业外的5个专业分别与中软国际、东软集团、软通动力、上海智翔、中兴软件、中科特瑞、云思科技、功夫动漫、达内集团等9家国内知名企业合作专业共建实施嵌入式人才培养。
学院设有计算机工程系、软件工程系、数字媒体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学院实验中心等。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9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3人,博士7人,硕士86人(博士在读3人),高级职称占比为31.9%,硕士以上学位占比为92%。现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人、南通市“226工程”培养对象4人。有22人曾经在美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区学习、进修、科研。共有学生近2000人。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积极承担市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近百项,其中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2项、江苏省教育厅项目17项、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25项。发表教育教学与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I、核心期刊论文近40篇,编写教材及专著10余部,教师完成专利申报、受理、授权累计近百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外观设计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登记等90余项。
学院建有软件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图形图像实验室、云计算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网络优化实验室、数字音视频实验室、数字影棚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南通校区)、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海安校区)等。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2500余万元。配备有高性能计算机及苹果一体机、交换机等硬件设备及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辅助教学软件,为学生的教学、实验、实训等提供保障。
三、专业介绍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结合产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合作,嵌入切合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案例、项目,前2.5学年在学校完成公共课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理论、部分课程设计内容及企业嵌入实践课程和项目;后1.5学年由专业共建企业承担,分软件开发、移动互联开发2个就业方向进行嵌入式培养。
培养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软件服务外包、应用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与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Java核心编程、JavaWeb编程、Sping高级开发、Android UI基础、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APP项目开发等课程。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咨询电话:130****4516(宋老师)
数字媒体技术(嵌入式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结合产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合作,嵌入切合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案例、项目,前2.5学年在学校完成公共课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理论、部分课程设计内容及企业嵌入实践课程和项目;后1.5学年由专业共建企业承担,分影视后期制作、动漫设计2个就业方向进行嵌入式培养。
培养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服务外包、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网络与应用、设计基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音频处理、三维模型技术、动画制作、影视栏目包装技术、电影制作技术、动画后期与制作特效、虚拟现实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咨询电话:159****1850(朱老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结合产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合作,嵌入切合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案例、项目,前2.5学年在学校完成公共课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理论、部分课程设计内容及企业嵌入实践课程和项目;后1.5学年由专业共建企业承担,分软件开发、软硬件相结合开发2个就业方向进行嵌入式培养。
培养具有软硬件开发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项目组织经验,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领域中的工程设计、系统研发、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Linux操作系统、接口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Java程序设计、Java Web开发技术、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咨询电话:138****7367(卢老师)
网络工程(嵌入式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结合产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合作,嵌入切合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案例、项目,前2.5学年在学校完成公共课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课程、部分课程设计内容及企业嵌入实践课程和项目;之后0.5学年在校完成产学对接课程和培训项目,最后1学年由专业共建企业承担,分计算机网络工程、移动通信网络2个就业方向进行嵌入式培养。
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计算机网络与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工程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熟悉网络协议体系、网络路由交换互联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具备网络设计规划、网络软件开发和较强网络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网络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Java Web开发技术、计算机数字逻辑设计、微机原理、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移动应用开发、移动网络测试优化、网络优化工具使用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咨询电话:134****4572(熊老师)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嵌入式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结合产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合作,嵌入切合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案例、项目,前2.5学年在学校完成公共课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理论、部分课程设计内容及企业嵌入实践课程和项目;后1.5学年由专业共建企业承担,分大数据开发、大数据运维2个就业方向进行嵌入式培养。
培养具备较强的大数据开发、大数据运维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大数据领域的数据分析、系统开发、项目管理、运行维护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大数据应用开发语言、Hadoop大数据技术、数据导入与预处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内存计算等课程。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咨询电话:138****4347(刘老师)
人工智能
培养目标:本专业结合产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嵌入切合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案例、项目,以培养掌握人工智能理论与工程技术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培养掌握机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工具与实践平台、语音处理与识别技术、视觉处理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大数据开发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深度学习、Python程序设计、图像识别技术等课程。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咨询电话:188****7127(朱老师)
四、教师风采
常晋义,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理事。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访问学者,日本九州工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15部,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江苏省精品课程1项,江苏省精品教材3部,江苏省重点教材1部。
程显毅,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微电脑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常务委员,清华大学优秀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 2 项,江苏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 6 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EI检索28篇,主编出版专著5部、教材3部。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沈九美,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南通理工学院教学十佳,南通市226培养人才。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市厅级及校级教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核心期刊及各级论文近20篇,主编和参编教材3部,副主编专著3部,江苏省重点教材修订立项1项,发表作品数十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授权近10项。作品《自由的线条》获省教育厅微课比赛一等奖,教育部的微课比赛二等奖。学校的公开课比赛获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制作的课件获省三等奖;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获学校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比赛获得二等奖等各项奖项20多项。设计创作的作品获得省级金奖、银奖乃至国家级的各类奖项10多项。
王岩,女,汉,九三学社社员,博士在读,副教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发表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核心期刊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软件著作权2件,外观专利1件。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7项、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1项,主要参与通过南通市科技成果鉴定1项。
个人获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南通市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三等奖、南通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优秀论文奖、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第八届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江苏省第十一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作品大赛二等奖、泉州市高等院校优秀班主任等奖项1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30余项。
宋伟,男,硕士,汉族,九三学社社员,高级工程师、高级程序员,南通市226培养人才,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无损检测成像算法与软件技术。现担任软件工程教研室主任。本科专业为南通工学院工业自动化,硕士为南京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两次获得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16年入选南通市226人才培养计划。先后获得南通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次(排名第一1次,第三2次)、三等奖1次(排名第四)。授权专利与软件著作权多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三项排第1、一项第3),软件著作权7项。
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40余人次,省级奖项60余人次,校优秀毕业设计3人次,指导申请发明专利并进入实审8项(其中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
张海飞,男,副教授,江苏省“333 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苏州大学“智能计算与认知软件学科组”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GIS)、语义Web、机器学习。近年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等项目4 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面上项目1 项、南通市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项、区级科技计划项目2 项、校级重点科技项目以及教研课题等3 项。发表科研论文33篇,其中被SCI 收录3 篇、EI 收录15 篇,CPCI-S 收录3 篇。获南通市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 项、南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授权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8 项,实审专利6 件,部分成果在企业转化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卢曦,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现任计算机系统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图形图像处理以及算法研究方面的研究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并有企业挂职经历,对于现有的编程语言以及相关算法实现有深刻的认识和丰富实践。
荣获2018年南通理工学院中青年科研骨干教师称号,2020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师。发表论文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件,国家外观专利授权3件,软件著作权登记2件,目前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的国家发明专利申请7件。主持完成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研究基金(专题)项目1项、其他课题多项。主要参与并完成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多项,指导完成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2项。获南通市第二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指导学生获国家、省、市学科竞赛一、二、三等奖多项。
朱长永,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工艺美术师。现任数字艺术教研室主任。社会兼职南通正能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各类期刊及杂志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核心2篇;完成教科研课题20余项(个人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市厅课题3项,横向课题5项,校级课题7项,参与市级课题4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外观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10项。
在服务地方经济工作中,累计服务企业30多家,帮助企业进行项目设计研发100多项,研发费用累计超过百万元,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课题研发,横向课题研发经费60余万元。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字媒体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指导学生参加中国技能设计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VR大赛)获得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三等奖1项。
获第六届全国高校数字媒体设计大赛(教师组)二等奖;教育部全国高校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三等奖;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大赛一等奖;南通理工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
熊芳芳,女,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工程师)。现任网络教研室主任,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发表核心期刊及各级论文近20篇。实审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0项。主编、副主编教材6部。主持申报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基础(ACCESS数据库)》获校级优秀课程。
主持2019年第二批教育部协同育人课题1项,主持完成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校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完成校级科研反哺教学项目1项,主持校级信息化课程建设项目1项,主持校级课程思政项目1项。主要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项、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2项,主要参与横向项目2项。
个人获得全国微课江苏赛区三等奖、校级公开课比赛二等奖、校级微课比赛三等奖、校级教案比赛三等奖。获南通市第二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二等奖。获南通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校级优秀共产党员、校级先进工作者等。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学科竞赛多次获奖。
五、校园文化
学院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提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竞赛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院学子在近五年中获APMCM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三等奖1项,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4项,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等国家级奖117项,获省、市级比赛奖项264项。
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六、考研就业
马振先,男,江苏宿迁人,软件1603班。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获得省级奖项1项,成功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硕士研究生。
寄语:无论身在何处,无论顺境逆境,无论成功失败,只要有梦想并坚持追求,全世界都会给你们让路!
陈宸,男,河南信阳人,数媒1601班。在校期间成绩良好,先后通过了英语四级,江苏省与全国计算机二级,顺利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重点项目1项,在美术教育研究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外观专利1项,考取扬州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寄语:经常仰望这片星空,我们的心胸必然开阔、方位更加明确。脚踏实地我们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只有从此时、此地出发,我们的学业与事业才能留下一道清晰的轨迹。
夏寅,男,江苏南京人,数媒1602班。成功考取英国萨赛克斯大学数字媒体专业硕士研究生。
寄语:奋斗的双脚在踏碎自己的温床时,却开拓了一条创造之路。
谢好迪,男,江苏常州人,软件1703班,成功考取江苏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在本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他一直坚持刻苦钻研的精神,认真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并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全国计算机二级,江苏省计算机二级、三级等等级考试,并在2019年第十六届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任宣宇,男,河南商丘人,软件1704班,成功考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信息专业。获校二等奖学金、嵌入式企业奖学金、校“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获第十八届、十九届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三等奖,第十五届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三等奖。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主持参与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并取得结项证书。
谢天,男,江苏南通人,计科1702班,成功考取南通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他一直坚持刻苦钻研的精神,认真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通过了全国英语四级,江苏省计算机二级,国家计算机中级软件考试,并在2018年第十五届数学竞赛中获得三等奖,获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一次校一等奖学金。
黄文瑄,男,江苏泰州人,软件1702班,成功考取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技术专业。他在本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始终秉持着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专业课程,积极参与相关实践,并通过了英语四级,全国计算机二级,江苏省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在第十三届江苏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三等奖。
学院本科毕业生有多人任职于行业内知名企业,如:花旗银行、上海合合、埃森哲(中国)、用友软件、巨人网络、北京云畅、凌志软件、东华软件、安硕信息、海融软件、擎天科技、NTT等,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许莹,软件A1401班。在校期间获蓝桥杯C语言大赛获省三等奖,数学建模省二等奖,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并取得《一本通APP》软件著作权。获国家英语四级、六级等奖证书,并以优秀成绩取得江苏省二级C语言、江苏省三级软件技术及应用以及国家计算机二级C语言的资格证书。目前就职于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月薪20000。
周玉成,软件A1402班,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三好学生”,获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担任队长)。第九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凭借作品《东方印象》获三等奖。获第八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江苏赛区二等奖,南通理工学院首届C语言程序设计大赛一等奖。目前就职于埃森哲(中国)有限公司,月薪18000。
黄超,软件A1504班,在学校期间获得“软银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一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三等奖,第九届蓝桥杯算法大赛全国优秀奖,第八届蓝桥杯算法大赛江苏省三等奖,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江苏省三等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江苏省三等奖,“领航杯”江苏省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大赛江苏省三等奖,全国大学生三创赛校一等奖。与上海盛大(盛趣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签订就业协议,目前在公司从事unity客户端开发。他认真工作,勤劳肯干,和同事、上级相处融洽,遇见不懂不会的及时询问,工作完成度良好,获得上级和同事的肯定,月薪25000元。
马鸿彬,软件1601班。在校期间勤奋刻苦,踏实努力,多次获得奖学金及各种荣誉。大二暑期就提前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了两个月的实习工作,在工作中快速成长,积累专业经验和技能,态度认真、工作严谨。积累了两个月经验之后,在大三时期就积极筹备大三暑期的实习工作,并在暑期只身前往深圳实习,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努力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安排的任务。正是因为勇于突破、直面挑战的性格,他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肯定,并且给予他较大的权限去负责一些业务线的工作。毕业后就业于风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月薪14000元。
贾鹏云,数媒1601班,在校期间获得过校内二等奖学金和三等奖学金,参加过多项国家级、省级计算机类别的比赛如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江苏省机器人大赛,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担任过班级组织委员、DM创意社副社长,开展过多项班级活动,并获得同学们的认可。成功入职北京云畅游戏公司。走上工作岗位他依旧态度认真、工作严谨,目前在公司内担任游戏开发工程师一职,主要负责游戏工具的开发,月薪16000元。
结语
学院将始终坚持“真心办学、良心育人”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强能、知行精进”的校训,以OBE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基础知识够用、区域发展能用、开发设计好用、行业企业适用”的应用型人才。学院将不断规范管理、提升质量、特色发展,为建成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而努力奋斗!
END
素材来源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 | 沈九美
初审 |邱建林
责编 | 施凤燕
复审 | 宣传统战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