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NJUST
机械工程学院由原一系、二系和五系组建发展而成,与学校同历史,是学校规模最大、整体实力最雄厚的学院。学院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部分方向国际领先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学院本科专业设有武器系统与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及机器人工程。
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
全国就业先进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被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国防科工委、总政治部和总装备部联合授予“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学院党委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学院将继续坚持寓军于民,强化国防特色,促进科学发展,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努力奋斗!
新型车载加榴炮武器系统在国庆70周年阅兵中
走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学科建设
NJUST
机械工程学院下设火炮工程系、自动武器工程系、弹药工程系、火箭导弹发射工程系、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制造工程及自动化系、机械电子工程系、车辆工程系、工业工程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航空宇航系等11个系,机械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4个实验中心。另设有工程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所、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SMC气动技术、机电、机器人、车辆、火炮、轻武器、弹药工程、火箭炮、测试技术等研究所。
学院目前拥有4个一级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是A+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本科教学方面,学院有本科专业8个,包括3个国家一流专业,2个江苏省品牌专业,1个工信部重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武器系统与工程和机械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师资队伍
NJUST
机械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的教师队伍,教职工总数达314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16人次和省部级人才123人次。“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3人获江苏省教学名师奖。精心备课,硕果累累。学院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 3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9 项。已出版教材百余部,其中入选国家、省部级规划教材50部,获评国家、省级精品教材 6 部,兵工高校优秀教材6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
科研成果
NJUST
经过国家“211工程”、优势学科平台、国防重点学科等的建设,机械工程学院在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软硬件条件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学院拥有“数控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苏省高端制造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共性技术”、机械工业数控机床功能部件性能测试与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3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部级国际合作基地2个并与企业联合成立了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十三五”以来,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5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9及2020两年进校科研经费近9亿元,至今发表高质量论文585篇,授权发明专利675件,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57项、六部委突出贡献奖1项。
毕业去向
NJUST
学院培育了不计其数的年度人物、优秀青年、优秀干部、三好学生,近五年本科生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1000人次以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获特等奖和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际赛道金奖和全国银奖等优秀战绩。毕业生带着知识的积累,奔向祖国各地建功立业,熠熠生辉。近五年,我院本科平均升学出国率超50%,本科生年终就业率达98%,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就业先进单位”殊荣的二级学院。
“名师说专业”
滕燕老师说机械工程专业
历史沿革
NJUST
机械工程专业起源于1953年建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的火炮与自动武器、弹药与引信技术专业。1974年正式单独设立机械工程专业,1978年起开始招生,1984年获机械制造、机械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特色
NJUST
机械工程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类,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机械工程专业融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工程于一体,具有“先进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控制”的专业特色,培养的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等部门从事各种机电产品、自动控制系统、制造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控制、检测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现代化机械
核心课程
NJUST
工程图形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与热工基础、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
专业误区解答
NJUST
“老张啊,听说你儿子放假回来了,学的啥专业来着?机械吧?来正好帮我修修抽油烟机,最近有点不好使了……”
那么问题来了,学机械专业的就是修理家电嘛?有人会回答当然不是了,还能开开机床,拖拉机啥的。
实际上在我校机械工程专业还向下细分三个方向,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每个方向还会细分小专业。不少的人对机械工程专业的前景存在着误解,认为机械专业的对口工作看起来不太“体面”。可其实机械工程专业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在设备设计、数控维修、设备维护等领域有所应用,还能对生产线,工业产品的规划设计,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分析等等,而且机械类的交叉学科很多涉及的领域也很广。简单来说,它是将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的基础。社会对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机械专业人才需求也很高。
Robomaster机甲大师比赛
NUT车队
“名师说专业”
吴志林老师说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
NJUST
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始建于1953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炮兵工程系。1998年我校按照教育部新修订的专业目录对武器类专业进行整合,成立了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经过六十多年持续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重基础、宽口径,已经成为国内同类专业中专业方向最齐全、内涵最丰富、培养体系最全面、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江苏品牌专业。
兵器博物馆
目前本专业包括火炮、自动武器、火箭炮、弹药、火箭弹、引信、装甲车辆等7个专业方向,以及武器发射系统和智能弹药系统2个卓越工程师培养方向。培养的毕业生遍布全国高等院校、研究所、工厂、部队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等单位,在兵器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研究、核心机理探索、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行业技术标准制定、武器型号装备的研发、行业领军人才培养等方面引领着我国兵器行业的发展。
核心课程
NJUST
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控制工程基础、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传感与测试基础、武器类构造及原理、弹道学、武器系统设计与分析、武器类制造工艺及武器类实验技术等。
”兵器智造“讲堂
专业误区解答
NJUST
“武器,啊?那以后是不是要研究大炮火箭?会不会有危险?会不会被限制就业啊?”
相信刚刚了解到兵器专业的家长和学生们都会有此疑问,而实际上兵器专业除了研究专业性知识外,本科主要还是偏向基础工业。
大多数本科生会选择读研,而就业的话也并非被限制在兵器行业,还可以投身制造业比如汽车,船舶,核工业这些行业,甚至还可以进入电子,计算机等行业,选择多种多样,当然选择深造,研究学习武器的学子们多会成长为国之利剑,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献上自己的力量。作为国防七子之一,我校的兵器专业也是在全国排名中名列前茅。
毕业去向
NJUST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军民两用人才,既可以服务于民用领域也可以服务于国防领域。本专业毕业生以服务国防现代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为使命,大多在兵器、航空、航天、机械等国防科技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就业单位遍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近五年来,学院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超50%,就业率超98%。
学子风采
“名师说专业”
王显会老师说车辆工程专业
王显会:男、教授、博导,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车辆工程系主任。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带头人。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15篇,EI检索35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已授权20余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江苏省军民结合创新奖1项;以第一完成人完成科技成果鉴定3项。
“名师说专业”
童一飞老师说工业工程专业
童一飞,男,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工业工程系主任。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南京理工大学“紫金之星”。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SSCI/SCI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8项(5项已授权),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获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成果三等奖、江苏机械工业科技特等奖等。
“名师说专业”
王禹林老师说机器人工程专业
王禹林,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机器人工程专业负责人。200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13-2014年获国家CSC资助赴美国普渡大学访学一年,2016-2018年借调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进行项目管理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名师说专业”
吴威涛老师说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吴威涛: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博士毕业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机械工程系。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多相流,生物流体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等方向研究,近五年,于工程技术、流体力学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8篇,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27篇,其中包括南京理工大学首篇流体力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并入选封面论文,及三篇工程领域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报告4次,其中特邀报告2次;现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物理气体委员会委员,流体力学期刊Fluids编委(Web of Science检索);先后入选“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双创博士等人才计划。
“名师说专业”
杜忠华老师说弹药工程专业
杜忠华: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重点型号分系统总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理事。
“名师说专业”
苏岩老师说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
苏岩,博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装备发展部、国家科技奖、国家博士后基金等评审专家。在MEMS传感器及其应用系统,如MEMS陀螺、MEMS加速度计、MES扫描微镜、MEMS组合导航系统、多传感器集成融合和MEMS生物传感芯片等方面掌握了关键技术,取得的主要业绩有: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双自由度MEMS陀螺;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基于隧道效应检测的MEMS陀螺;在国内率先研发出了Z轴敏感的MEMS音叉陀螺;与合作单位联合开发了国内第一款低成本、低功耗、数字化、芯片化MEMS陀螺,实现了批量销售,形成了规模化制造能力。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素材来源:机械工程学院
往期推荐
南京理工大学各省(区市)2021年招生宣传行程及联系方式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七) |爱梦想做自己,乘风破浪来这“理”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六) |紫金兰杉,这“理”风景“读”好
南京理工大学2021年招生咨询攻略
点亮心院,“理”想有你 | 钱学森学院2021年报考指南
点亮心院,“理”想有你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欢迎你!
点亮心院,“理”想有你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编码青春,智创未来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五) |“理”的宝藏专业,等你来探索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四) |来这“理”,激发你的无限潜能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三) | 这“理”,有最“硬核”的领路人带你踏上科研道路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二) | 升学深造,来这“理”就对了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一) | 这所高就业学校,值得你来报考
南京理工大学2021年招生章程
关注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众号
获取更多资讯信息
南理工招生办
官方B站号
南理工招生办
官方抖音号
南理工招生办
官方快手号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