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院,“理”想有你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艺考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2021-6-27 19:42:20 文/齐浩然 图/罗志强

关注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点击下方视频查看“院长说学院”介绍

学院简介

NJUST

学院起源于哈军工金工金相教研室,面向国防战略和国民经济重大需求,秉承“诚信、严谨、挑战、创新”的院训,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

学院学科专业深度融合,科研育人成效卓著。建有国防特色学科,ESI全球排名1.34‰,建有微纳米材料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 3 个,省部级平台 10 个;现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学院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专任教师 125 人,国家领军人才20余人,师资博士化率达95.1%。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学院前沿创新特色鲜明,在航空发动机合金材料、陆战平台制造技术、新型显示发光材料等学科方向具有重要影响力。学院承担了国家级项目 165 项(超 3 亿元项目 2 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国家奖3项。2020年首次荣获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助力学校实现国家5大科技奖全覆盖。

学院建成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学生团队获全国挑战杯特等奖、创青春金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多项国家级奖励,在校生陈嘉伟当选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培养了以卢柯院士为代表的杰出人才,和活跃在军工和社会经济领域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杰出校友代表

学院材料类专业排名

NJUST

学院材料类专业在2019年校友会中国材料类一流专业排名中,排第11名,获评为7星级专业;在2020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在材料类专业中,排名第20/503名,全国前4%;“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全国排名第22名。

学科建设

NJUST

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以及“纳米材料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涵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其中材料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

师资队伍

NJUST

近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成就显著,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高、富有教学和科研经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职工近150人,专任教师125人,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高,包括高被引科学家6人次,青年教授16人;正高职称44人,副高职称43人,中级职称34人;博导33人,硕导48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56.2%,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博士化率达到100%,全院教师博士化率达到95.1%;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和海外博士生导师数十名,双聘院士4名,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所长

哈罗德·富克斯教授指导学生实验

科研成果

NJUST

2020年,学院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1项、获评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1项、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热处理大赛一等奖1项,常青藤支教队获评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最佳实践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常青藤支教队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徕卡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

金相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第二名)

学院在全校率先落实本科生全员导师制,新材料概论与材料研究方法2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学院教师安蓉、陈军分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和三等奖。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学院获军委科技委重大项目1项,其他一般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以上。学院师生在Nature Photonics、Nature Sustainability、Science Advances等SN子刊发表论文5篇,2020年有3位教师入选高被引科学家。

毕业去向

NJUST

2020届本科毕业生240人,本科生毕业生总就业人数191人,其中升学出国人数113人,求职就业人数78人。升学出国学生中:出国1人、国内升学112人,升学及出国率47.08%;保研至北大、复旦、浙大等高校42人,保研率17.5%,在全校工科院系中排在前列。求职就业学生中:学院推荐2名学生参加“西部计划”、32名学生就业国防单位,助推学院超额完成国防就业指标;就业国有企业共54人、其他企业17人、三资企业3人、科研设计单位4人,就业区域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广东等21个省(直辖市)。

学子风采

NJUST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优秀学子陈嘉伟

陈嘉伟,男,汉族,1996年6月生,中共党员。曾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互联网+”全国金奖、“创青春”全国银奖及铜奖、全国人工智能大赛特等奖等;2018年,当选团十八大代表,201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20年入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并获评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因为出色的双创能力,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于人民大会堂受到孙春兰副总理亲切接见。个人曾受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采访,事迹受到中国青年报等数十家媒体报道。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嘉伟以第一作者在在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论文

已发表SCI一区论文1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学》,IF=37)上发表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授权5项;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优秀学子杨益珑

杨益珑,男,汉族,2000年1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2021年5月,他受邀代表学校参加团省委“去时不忘来时路,牢记使命践初心”党史学习分享会;2020年8月,他代表南京理工大学参加全国学联二十七大;2019年7月,他前往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猫场镇参加了为期28天的公益支教活动,荣获了“2019年第五届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最佳实践团队。他曾获得南京理工大学五四奖章、优秀共青团员标兵、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杰出志愿者、优秀学生奖学金等荣誉。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优秀学子吴建泽

吴建泽,男,汉族,1999年5月生,吉林白山人,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7级本科生,现任9171160D03班班长。他勤勉踏实,认真刻苦,曾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此外,他曾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优秀毕业生、瑞华校园年度人物、校“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他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曾荣“徕卡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个人二等奖、第二届全国材料专业学生研究能力挑战赛一等奖等。

就在去年9月,他做出了一个人生中重大的决定。在获得保研资格的情况下,主动放弃,选择加入研究生支教团,让青春绽放在西部贫困地区,绽放在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名师说专业”

王克鸿老师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王克鸿,博导。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首席科学家”,国家前沿创新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第二届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防科技工业工艺工作创新团队先进集体负责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负责人。从事高强超高强钢、高氮钢、高强轻合金焊接机理、方法、工艺与装备技术,以及金属受控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研发。承担国家前沿创新重大、国防基础科研重大/重点、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类项目40余项,江苏省重大科研成果转化项目16项,提出了无熔深熔敷焊、仿生XX整体成形、受控电弧增材、合束激光深熔焊、熔池近红外视觉传感与自适应控制、机器人复合热源智能螺柱焊、百台级车间数字化系统等新方法、新机理、新工艺和新装备。60余项技术在国防和民用行业成功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1发明人),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7项,兵器科技奖二等奖5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51件,发表SCI、EI收录文章150余篇。

专业特色

NJUST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依托“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高端装备”省优势学科、“军用关键材料”国防特色学科、受控电弧智能增材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等,具有鲜明的军民融合、服务国防、前沿创新学科特色,在多维异质异构高性能大型构件增材制造、金属材料加工智能制造、新型显示发光材料及制备等学科方向具有重要影响力。

历史沿革

NJUST

本专业历史悠久,最早追溯至1953年哈军工金工金相教研室,1985年培养第一届焊接专业本科生,1991年正式成立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199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1999年改为现名,2000年获博士点授权。2008年入选江苏省特色专业。2014年列为首批“卓越计划”培养试点专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本专业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国内影响力快速上升的国内知名、国防著名的特色专业。

核心课程

NJUST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交叉性学科,专业内容涉及先进制造和新材料应用技术,学科知识覆盖面宽,要求高,是工科院校基础制造类专业,也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应用型学科之一。重点培养学生的工艺规划和试验研究能力、机电一体化新型装备设计与研制能力、材料组织性能分析能力等,特别重视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核心课程包括:增材制造原理与方法【英】、材料加工过程传感与智能控制、材料加工设备与智能控制、热加工智能化单元技术与装备、智能化焊接单元与数字化焊接车间实践、智能成型制造创新技术与创业实践。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人才培养

NJUST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先进制造、材料工程、控制工程等领域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能胜任结构设计、成型加工工艺、过程自动控制、质量检测与控制、试验研究、技术管理和经营等方面工作,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和国际视野的研究和应用复合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本专业采用专业理论人才培养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培养,分焊接、检测、卓工三个专业方向。

专业误区解答

NJUST

(1)专业不好就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主要面向制造业,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并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国家,高水平的制造业人才永远是匮乏的。因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比如汽车、家电、新能源、航空航天等等,这些行业方向待遇前景都很好。

(2)工作环境不好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注重于应用,以后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制造业。当今科技不断进步、人力成本不断提升的时期,智能化、数字化在制造过程得到了广泛应用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逐渐取代了一线的工人,也使得我们的工作地点变成了专门的数字化操作间,完全不用担心粉尘、噪声等工作环境的问题。

毕业去向

NJUST

本专业历年毕业生2000余名、硕士博士300余名,培养了以卢柯院士为代表的杰出人才和活跃在军工、社会经济领域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面广,主要面向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新能源、汽车、电子、微电子、轨道交通、仪器仪表、压力容器、石化海工、建筑等制造领域。本科生就业学生中超过65%在国际知名企业、国企或各类科研院所工作。

学子漫谈

NJUST

关于材料,有很多方向,无机,金属,高分子,陶瓷,半导体,新能源等等。材料是个大杂烩,涉及多个学科以及学科分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就是教我们怎样把我们手中的材料加工成型出我们所需要的产品,所谓控制工程就是要控制成型过程,减少缺陷,降低成本等。这是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学好了这个专业,可以说小到螺丝钉,大到飞机轮船,我们都可以造出来。另外,目前非常火的“智能制造”、“3D打印”、“增材制造”等等热门的领域,其主要的基础就是我们这个专业。在此,我欢迎大家来报考我们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名师说专业”

朱和国老师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朱和国,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教授,南京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出版包括国家级规划教材《材料研究分析与测试方法》在内的教材5部,专著1部,多次获兵工高校优秀教材奖,主持校教改重点项目,参与江苏省教改课题重点项目1项,

专业特色

NJUST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着眼于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设有“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3个专业方向。专业办学实力强,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2016和2019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2019年校友会中国材料类一流专业排名中列第11位;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原始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形成了“军民融合战略材料”人才培养特色。

核心课程

NJUST

面向国家战略、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材料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基础扎实、创新意识突出、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江苏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入选首批国家在线开放课程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核心课程包括: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传输原理、工程力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行为、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材料研究方法、材料科学基础实验等

专业误区解答

NJUST

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不是考研就限制在专业?

答:学生考研可以选择微电子、半导体、新能源、光电等领域读研或保研。

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是不是在传统的机械冶金行业?

答:学生就业选择面广,既可以去航天、航空制造等行业,也可以选择集成电路、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等行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的课程偏基础,不够实用?

答: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材料制备-结构-性能-效用为主线,学材料专业的学生知识面宽,适用专业领域广。

毕业方向

NJUST

读研保研包括: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等,主要从事方向包括高性能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光电信息材料等。

就业领域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华为、中兴、台积电、京东方、福特汽车等大型企业。

毕业去向

NJUST

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160多名,本科生260多名。本科教学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成绩优异,近几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9%以上,出国升学率达到50%以上。

学院成立三十余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以将军、知名学者、教育家和企业家为代表的杰出人才。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研究所、工矿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设备产品研发、施工组织与管理、业务管理及教学工作,成为单位的骨干。学院毕业生受到了社会企事业单位好评,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毕业生已担任企业的主任设计师以及总工程师,例如担任521项目飞船热控分系统副总设计师、华为集团无线程控交换机热控系统主任设计师等。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名师说专业”

夏晖老师说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

夏晖,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夏晖教授于2012年成立南京理工大学微纳米材料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纳米能源材料研究方向,组建了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已形成薄膜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特色研究方向。聚焦二次锂(钠)离子电池及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结构调控及表界面设计的基础科学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共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引用超过9000余次,H因子为53,相关成果发表在网址未加载mun.,Adv.Mater. 等国际著名期刊,其中11篇论文入选ThomsonESI高被引论文(Top1%),入选科睿唯安2018“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青蓝工程”培养计划等;担任多个SCI期刊编委及专刊编辑,并在国际固态离子学大会(SSI)、国际电化学科学与技术大会(EEST)等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

专业特色

NJUST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是教育部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面向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着重于纳米材料制备、纳米结构及性能表征、纳米材料加工技术和应用等技术方面的培养,能够满足从事与纳米相关的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卓越工程师的用人需求,为高端芯片、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培养后备人才。

人才培养

NJUST

本专业人才培养依托南理工人才特区、国家级的国际联合研究平台—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Herbert Gleiter Institute of Nanoscience, HGI)。HGI目前由德国科学院院士HaraldFuchs教授担任所长,拥有多位国内外知名院士担任PI建立的研究团队,比如纳米晶材料创始人美国及德国科学院院士HerbertGleiter教授、中国科学院卢柯院士、德国科学院HorstHahn院士。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INT-HGI 微型课程及暑期访问项目

核心课程

NJUST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固体物理,纳米材料及制备,半导体物理,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微纳米加工技术,半导体器件TCAD设计,材料研究方法,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

专业误区解答

NJUST

(1)这个专业不好找工作吗?

毕业生去向虽以升学深造为主,但并不代表不好找工作。目前国家大力推动材料产业升级,以纳米材料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企业如雨后春笋,特别是半导体材料、军工材料相关企业,对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背景的毕业生需求量巨大。

(2)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和就业之间是否存在很大鸿沟?

本专业在大三上学期开始前于中科院的苏州纳米所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习,目的是将未来两年的理论学习立足于实践需求,实践激发理论学习兴趣并继续用于实践,形成一个完整闭环。

(3)纳米概念炒了这么多年,在生活中的应用多吗?

纳米技术早已经广泛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比如手机电脑芯片、量子点液晶电视、太阳能电池、带有纳米涂层或者修饰的衣服、医疗器械、基于纳米技术的医疗诊断仪器等。

毕业去向

NJUST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升学、就业、出国深造。以2021届35名毕业生为例,其中升学方向:毕业生读研22人,其中前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大、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华东理工等有15名,南京理工大学7名。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分布航空、半导体、储能等领域,如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贵阳航发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恒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兴华航空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南京培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往年出国深造方向主要为与HGI 有合作关系的一些世界名校国际,如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明斯特大学等。

学子漫谈

NJUST

2021届毕业生廖阳: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欢迎大家报考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我是廖阳,本科专业是纳米材料与技术,毕业去向是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学院的纳米专业着重于纳米材料制备、加工和应用以及半导体器件等方面的培养,课程设置有广度也有深度。此外,纳米专业的同学们实力超群,专业学习氛围浓厚,2021年的深造率在90%以上,保研率50%以上。在这里,你能与优秀学子为伴一同前行,也能与老师探讨学术前沿,激发科研兴趣,欢迎大家选择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

2021届毕业生陈欣悦:

我是材料学院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2017级本科生陈欣悦,去向为东南大学电子技术与工程学院读研。纳米材料与技术侧重于纳米材料结构与性质以及微纳加工领域,作为当前电子器件半导体行业所必须的技术,该方向具有极好的就业前景。本专业真正做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欢迎学弟学妹报考本专业。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名师说专业”

袁国亮老师说材料物理专业

袁国亮,男,1975年8月生。2009年10月开始在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担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第一任材料物理系系主任。主要研究铁电等多功能材料和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第二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是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教育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目前已发表SCI科技论文约200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多次担任太阳能电池上市公司科研项目评委,其研制的高性能氧化物陶瓷在几十个科研单位广泛使用。

专业特色

NJUST

材料物理(光电功能材料)本科专业依托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于2009年获得教育部批准,2012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建设支持,2020年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坚持“理工融合,以工为方向,以理为基础”建设思路,注重材料微结构物理与现代光电子技术相互渗透、基础与应用相结合。专业建设始终以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为核心知识体系,瞄准材料学科前沿和新材料产业战略需求,着眼于材料的光、电、磁等物理性能研究及其器件应用,发展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已形成了光电功能材料专业特色。专业紧密围绕当今世界材料微型化、功能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培养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扎实凝聚态物理基础、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我国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科学研究及光电信息材料产业服务。

核心课程

NJUST

面向材料学科前沿和光电信息材料产业战略需求,注重材料与光电子交叉、材料与信息显示交叉,构建了具有新工科特点且以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为核的专业知识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半导体物理、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薄膜材料与技术、固体光学、光电材料设计与器件仿真、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硅器件与集成电路原理。构建了“专业技能实践-行业工程实践-科学创新实践”多维度、递进式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误区解答

NJUST

(1)误区一:材料物理专业主要是学习物理理论知识

材料物理专业是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而设置的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和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针对材料尤其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接受科学思维、科学创新、工程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现代材料研究分析手段及半导体物理知识进行光电功能材料设计、研制及技术开发的能力。本专业学生毕业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此与社会上某些人所持的材料物理专业侧重于物理理论知识学习、实用性不强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2)误区二:选材料物理专业就业前景不乐观

材料物理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材料学和半导体物理基础知识,掌握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设计、合成、检测和评价等技能;能够在光电信息功能领域,特别是显示材料、半导体材料等领域从事材料制备和加工、光电器件设计与研制、技术开发、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的研究应用型人才。通过学习,学生获得上述相关知识和能力,就业方向和前景非常广阔。目前,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到半导体行业重点企业工作,以及考上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毕业去向

NJUST

本专业学生毕业去向包括就业和进一步升学。就业毕业生中大部分在半导体行业重点企业工作,如Intel中国、中电科技集团、京东方、TCL等企业,相关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敬业精神、专业技能、团队协作、学习能力等高度认可。升学毕业生中的85%被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985院校以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等录取,就读高校评价本专业学生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基本功扎实;部分毕业生出国留学,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国伦敦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外高校进一步深造。

学子漫谈

NJUST

2021届毕业生林紫威:

保送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生。材料物理专业的学习时光让我感受到了这个专业的魅力,这是一门材料、半导体、物理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材料物理专业开设了具有光电子材料特色的交叉融合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并且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更好地帮助了学生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此外,材料物理专业还构建了“开放性实验-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自主递进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指导,这些都为学生后续工作或者读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欢迎大家选择材料物理专业。

2021届毕业生赵月:

保送复旦大学研究生。跟随当今世界材料微型化、功能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着眼材料的光、电、磁等物理性能的研究及应用,培养适应国家新材料战略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材料物理专业这样的定位为我们学生未来在新时代发光发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学习当中,我不仅掌握了凝聚态物理学科和材料学科的相关知识,还从大二开始进入了实验室,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对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索。材料物理专业的老师都非常欢迎学生主动进入实验室进行探索和研究,积极与老师交流。同时材料物理专业还提供了诸如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等尖端平台,使得我们在本科阶段可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培养了创新能力与科研思维,从而使得本专业具有高升学率及广阔的就业前景。欢迎大家选择材料物理专业。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素材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

往期推荐

南京理工大学各省(区市)2021年招生宣传行程及联系方式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七) |爱梦想做自己,乘风破浪来这“理”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六) |紫金兰杉,这“理”风景“读”好

南京理工大学2021年招生咨询攻略

点亮心院,“理”想有你 | 钱学森学院2021年报考指南

点亮心院,“理”想有你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欢迎你!

点亮心院,“理”想有你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编码青春,智创未来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五) |“理”的宝藏专业,等你来探索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四) |来这“理”,激发你的无限潜能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三) | 这“理”,有最“硬核”的领路人带你踏上科研道路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二) | 升学深造,来这“理”就对了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一) | 这所高就业学校,值得你来报考

南京理工大学2021年招生章程

关注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众号

获取更多资讯信息

南理工招生办

官方B站号

南理工招生办

官方抖音号

南理工招生办

官方快手号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江苏本科院校-南京理工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点亮心院,“理”想有你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