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视频查看“院长说学院”介绍
历史沿革
NJUST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前身源于1953年创建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弹道教授会,1981年10月8日经原兵器工业部批准成立弹道研究所,1993年3月19日组建成立动力工程学院,2010年7月13日为响应国家发展新能源战略需求拓展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曾被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为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某专业组挂靠单位、国际弹道学会亚洲唯一理事单位以及中国兵工学会发射动力学专委会、弹道专委会挂靠单位,负责出版核心期刊《弹道学报》;学院与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外高校合作紧密,与英国林肯大学机械学院签订2+2联合培养协议,2010年作为大会主席举办亚洲首次召开的第25届国际弹道会议,2018年作为会议主席主持芮方法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学术水平得到国际公认。
学科建设
NJUST
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学院现有兵器科学与技术、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兵器科学与技术、力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A+建设学科(全国排名第一),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武器发射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 “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兵器类和能源动力类专业为全国重点专业。
师资队伍
NJUST
芮筱亭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宣益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怡昕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截止2021年6月,教职工总数为136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防卓越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另有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入选“青年千人”、3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1人入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次获“霍英东基金”奖、1人获“德国洪堡基金”、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30多人次入选江苏省各类高层次人才工程,10多人次担任中央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科工局等重要领域和专业组组长和成员。
科研成果
NJUST
学院科研力量雄厚。拥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3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2个(“电子设备热控制”、“复杂装备系统动力学”);
作为技术首席主持国家973项目、基础加强计划、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高层次项目,作为型号总师主持完成多项重大型号项目;近年来学院年均科研经费达8000万元以上,2019年起突破1亿元。近年以来获国家级科技奖励、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
毕业去向
NJUST
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160多名,本科生260多名。本科教学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成绩优异,近几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9%以上,出国升学率达到50%以上。
2020届校本科生毕业典礼
能动学院李天意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学院成立三十余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以将军、知名学者、教育家和企业家为代表的杰出人才。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研究所、工矿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设备产品研发、施工组织与管理、业务管理及教学工作,成为单位的骨干。学院毕业生受到了社会企事业单位好评,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毕业生已担任企业的主任设计师以及总工程师,例如担任521项目飞船热控分系统副总设计师、华为集团无线程控交换机热控系统主任设计师等。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素材来源: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往期推荐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五)|“理”的宝藏专业,等你来探索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四)|来这“理”,激发你的无限潜能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三)| 这“理”,有最“硬核”的领路人带你踏上科研道路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二)| 升学深造,来这“理”就对了
选择南理工的N个理由(一)| 这所高就业学校,值得你来报考
南京理工大学2021年招生章程
关注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众号
获取更多资讯信息
南理工招生办
官方B站号
南理工招生办
官方抖音号
南理工招生办
官方快手号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