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党史学习教育
5月18日,《湖南日报》“理论·学习”版刊发湖南女子学院易永平教授、付红梅教授署名文章《不断进行话语创新,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这是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
原文节选如下:
不断进行话语创新,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
易永平付红梅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争的新场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基础”。因此,必须不断进行话语创新,构建立足实践、扎根群众、追随时代、放眼世界的话语内容体系,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
立足实践进行话语创新。科学的理论来源于鲜活的社会实践,坚持理论的实践性,就必须把握新时代网络话语权构建的“热度”,立足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情况,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为核心元素,着力解释、解答和解决“中国梦”伟大征程中的现实问题,让主流思想转化为“接地气”的有温度的网络话语。立足中国实际,既要传达好党的声音,使普通老百姓接收、接受并认同党的创新理论;又要始终关注新时代我国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引发的现实问题,表达人民的心声,使党和国家在治国理政中可以解答人民对现实问题的困惑,从而使网络话语对现实问题具有强大实践指引力、对中国未来愿景具有强大引领力、对实现“中国梦”具有伟大凝聚力。
放眼世界进行话语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必须增强国际话语主导权。以公共外交为依托做好对外传播,用西方学者和群众能够理解、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阐释中国道路,让世界听懂中国声音,提高“中国叙事”的能力,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和认同,增信释疑。在“争取国际场域”方面,力求冲破西方话语霸权围攻的尴尬境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具有国际化的思想,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叙事”风格,进一步增强中国声音在世界范围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报道链接:https://h5cgi.网址未加载/hnrbdzb/#/detail?kid=1518484
图文编辑 |赖胜兰
责编 | 王丽华
审核 | 周红才
END
懿德睿智 笃行臻美
更多信息
请扫码关注我们
学校网址
http://www.hnwu.edu.cn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