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衡阳师范学院
接到@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拉歌邀请
衡师学子在湘南第一党支部诞生地——百年衡师
追寻青年毛泽东的足迹
唱响《浏阳河》
献礼建党100周年
祝福伟大祖国!
歌曲介绍
《浏阳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民歌,多年来一直为人传唱,熟悉的旋律穿透几代人的岁月。歌曲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1950年9月,湖南土改运动开始,湘江文工团土改工作队来到长沙市东郊浏阳河畔的黎托乡,一边帮助农民土改分田,一边创作反映农民新生活的文艺作品。当年19岁的《浏阳河》词作者徐叔华就是文工团的一员。秋收时节,分到了田地的农民有了种粮积极性,交公粮也畅快,送粮路上,你追我赶。徐叔华受到启发,连夜创作了花鼓戏《推土车》(后改名为《双送粮》)。《双送粮》一共分三段,反映翻身农民分得土地的喜悦心情,今天的《浏阳河》便是其中第三段。
1959年,阿尔巴尼亚艺术家代表团到湖南访问演出,提出联欢时唱一曲湖南民歌,经过接待方再三斟酌,决定把《双送粮》的第三段单独分出来唱,并以第三段的第一句歌词“浏阳河”作为歌曲名。于是,《浏阳河》开始被作为独立的歌曲传唱开来。歌曲用浓郁的湖湘风情唱腔,表达了对毛主席的爱戴。
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1921—1922年
毛泽东两次来到湖南省立三师
亲自指导成立中共湖南三师支部
三师师生蒋先云、张秋人等
成为衡阳地区最早的党员
领导湘南地区的学生、工人、农民运动
中共湖南省立三师支部
被誉为“湘南革命的摇篮”
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篇章
青年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期间
两度寓居岳麓书院
与一批进步青年相聚
在红叶掩映的爱晚亭
纵谈时局,探求真理
在漫山红遍的橘子洲头
搏浪击水,畅谈国事
“星火燎原”的旗帜从这里冉冉升起
百年红色校史百年立德树人
承载着厚重湖湘文化的衡阳师范学院
始终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起伏
1904年
中国杰出教育家、书法家曾熙
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
首创“南学津梁”办学理念
创办 “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
1912年
学堂以“教育救国 首重师范
学以致用 科教兴邦”为本
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一代伟人毛泽东亲自来校指导成立
湘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
中共湖南省立三师支部
学校先后有恽代英、张秋人、蒋先云等
100多位校友为国捐躯
1958年
衡阳师范专科学校艰苦建校
1999年
衡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与衡阳教育学院合并
组建为衡阳师范学院
2001年
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并入衡阳师范学院
进入新时代
衡阳师范学院开启教师教育新征程
2018年,学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9年,学校纳入湖南省一本招生
迈出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研究生教育
从二本办学到一本办学的历史性跨越!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衡阳师范学院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和文明标兵校园,入选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是湖南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生培养单位。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着力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优秀教师,同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20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通过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初审。全日制在校学生2.2万多人,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守师范初心,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全面提高综合办学水平,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努力奋斗!
风雨兼程一百年
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
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漫漫求索一百年
新一代衡师人
用奉献与担当
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国家
劈波斩浪,奋勇向前
热血筑梦,携手同行
唱支歌儿给党听
衡阳师范学院邀你来接力
@湖南师范大学
来一个!
党史天天学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往期推荐
聚焦党代会 | 奋斗目标,定了!
聚焦党代会 | 这场盛会,今日开幕!
聚焦党代会 | 代表分团讨论“两委”工作报告
聚焦党代会 | 下午,预备会议举行
编辑丨胡嘉欣 黄颖媛
推送丨黄颖媛
责编丨胡嘉欣
审核丨曾朝阳
校党委宣传统战部
「官方微信小组」出品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