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 青年榜样”专栏
开篇导语
百年党史波澜壮阔 青年榜样前赴后继
革命年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
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建设时期广大青年自觉
把青春献给祖国 投身建设一线
迈入新时代“80后”“90后”甚至“00”后
用忠诚守护初心 用实干践行使命
在每一个平凡岗位,都有青年的英姿、青春的光彩
即日起,官微推出“百年党史 青年榜样”专栏
我们一起在党史学习中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
续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新篇章
今天,跟随小理的步伐
走进“百年党史 青年榜样”专栏第一期
一起了解青年英雄之夏明翰
<点击查看视频解说>
夏明翰(1900-1928)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湖南衡阳人,1919年在衡阳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4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并负责农委工作。中共“八七会议”后,在湖南积极组织秋收起义。1928年3月20日,夏明翰在武汉汉口余记里被杀,时年28岁。
加入共产党 积极投入工农运动
夏明翰出身名门望族,自幼酷爱读书。1917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接触到进步思想,并组织参加了响应五四运动和反对北洋军阀的大游行。这让他的祖父大为恼火。
夏明翰故居全景图
1920年,夏明翰毅然离家出走,在何叔衡等人的帮助下,夏明翰来到长沙,成为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的第一批学员。1921年,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夏明翰加入中国共产党。
夏明翰于1921年加入共产党
1924年,夏明翰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农民部长。他经常到长沙、平江、湘潭等地,深入了解农民的情况,注意培养农运干部,保送革命青年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7年10月,夏明翰领导发动了平江、浏阳的农民暴动,有力地配合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三封红色家书和一首“就义诗”
1928年3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入狱后,分别给妻子、母亲和姐姐写了三封信。
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中,他写道:“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信中提到的“赤云”,是夏明翰的女儿夏芸,当时只有4个多月。
夏明翰与妻子郑家钧
在给母亲的信中,夏明翰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
夏明翰母亲陈云凤像。陈云凤是一位传奇而伟大的女性,她为中国革命奉献了夏明翰、夏明衡、夏明震和夏明霹四个优秀儿女。
夏明翰在给姐姐的信中写道:“我们没有罪,我们要斗争。”
在狱中,敌人对夏明翰施用了种种酷刑,但都不能使他屈服。20日清晨,夏明翰被押赴汉口余记里刑场。执行官问他有无遗言,他大喝道:“有,给我纸笔来!”接着,他挥笔写下了那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一正气凛然的词句,被人称做热血谱写的革命战歌,激励了无数后人为之奋斗。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牺牲后的3月22日,弟弟夏明震在湘南暴动中英勇献身。同年6月,妹妹夏明衡面对敌人的抓捕,殉身成仁。弟弟夏明霹、外甥邬依庄也先后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夏明翰就义后,其弟弟、妹妹、外甥也先后为革命付出年轻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夏明翰的妻子郑家钧专程赴武汉凭吊,满怀深情地作七律一首,其中写道:“白骨推波卷巨浪,丹心永照后来人。喜见今朝乾坤赤,英魂含笑看朝晖。”
走得再远 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铭记历史 就是最好的致敬
END
编辑:王茹悦
封图:彭依梦
来源:学习强国
责编:侯文渊
美编:王 华
审核:伍佩桢
终审:喻 玲
▼
往期精彩回顾
▼
报名!万人健步行,缺你不行!
我校这个团队,斩获国赛一等奖!
新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547712798@qq.com
打造长沙理工大学
最有影响力的校园传播平台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