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专栏丨李达:党的一大会议召集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艺考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021-4-16 21:09:49 文/许天佑 图/贺嘉熙

关注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人物简介

李达(1890年10月2日-1966年8月24日),名庭芳,字永锡,号鹤鸣,湖南省永州市零陵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教育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

生平事迹

1890年出生于湖南永州。早年在长沙、北京等地读书,1913年后到日本留学。立志报国的李达,留日学习时选择攻读理科,力图实业救国、科技救国。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李达开始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先后发表《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等文章,还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

1920年夏,李达从日本回到上海,适逢陈独秀酝酿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李达与陈独秀初次见面交谈,二人在组织共产党和社会革命等问题上的意见完全一致。陈独秀惊讶于李达渊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称赞他是年轻的社会学家,力邀李达共同做共产党的发起人,李达欣然同意。

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8人在《新青年》杂志社开会,正式成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陈独秀任书记。11月7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了《共产党》月刊,李达担任主编。通过《共产党》月刊,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把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紧紧联系在一起,将一批真正具有马列主义思想的广大青年聚集起来。

1921年7月参加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局成员,分管宣传。同年9月创办党的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和革命丛书。

1926年发表《现代社会学》,系统论述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

1928年到上海创办昆仑书店,出版各种进步的哲学社会科学书籍。

1937年5月,在上海出版《社会学大纲》,被毛泽东誉为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号召党的高级干部学习此书。

1947年至1949年,在湖南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湖南大学校长和武汉大学校长,并担任中国哲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及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委、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筹委会主任及院长等职。

1966年8月24日,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共一大代表李达逝世。

李达与党史

1、党的一大会议召集人

从1921年2月到党的一大召开,李达一直代理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书记职务,主持全面工作,担负了党的一大的筹备和召集工作。

开会前夕,李达为选择会场伤透脑筋,经妻子王会悟提议,会址最终设在了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李汉俊的哥哥李书城家里,参会代表的住宿,则安排在离李公馆不远的博文女校。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出席会议的湖南人有李达、毛泽东、何叔衡和周佛海。会议期间,李达代表上海发起组介绍了自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并和张国焘、董必武共同起草了供会议讨论的党纲和今后实际工作计划。7月31日,由于会议引起了敌人的注意,经王会悟安排,代表们悄悄转移至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决定设立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作为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由陈独秀任书记,李达被选为中共中央局宣传主任。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革命理论研究和宣传的大师

李达与相约建党的李大钊、陈独秀以及董必武、周恩来等人相似,都曾留学日本,并最早接触了马列主义,不过这些人建党后都以主要精力从事党务和社会活动,只有李达能专心于理论,并且成果斐然。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李达与其说是个政治家,还不如说是个学问家。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托人将新出版的哲学书送给老友润之,毛泽东得到后如获至宝,当成撰写自己哲学著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应该说,《毛泽东选集》中的雄文虽然主要是对党的第一线斗争实践的总结,也汇聚了李达在学术研究中的成果,是各方面集体智慧的结晶。

3、没有预备期的党员

李达是典型的学者型人物,爱坦率地表明观点,不喜欢随声附和,话不投机往往拂袖而去。

李达非常尊重和敬佩毛泽东,无论是在领袖才能还是学识上,都视为难得的人生知己。本来,毛泽东要留他在北京参加中央的工作,李达却觉得不一定能适应机关环境,还不如继续从事自己所热爱的对哲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于是仍在湖南、武汉等一些大学担任校长和教授。

李达与社会学

李达撰写和翻译了大量理论著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应用和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毛泽东曾当面称赞他是理论界的鲁迅。

1926年发表《现代社会学》,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论述了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的问题,批判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学说。它是继瞿秋白《现代社会学》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著作,也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最高成就。

1928年到上海创办昆仑书店,出版各种进步的哲学社会科学书籍。

1935年发表专著《社会学大纲》,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书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说理透彻、行文流畅,曾被毛泽东称为“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列主义哲学科教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

来源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湖南日报

排版丨欧家

审核丨彭正华曾瑶

▼ 推荐阅读▼

●党史专栏|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党员缪伯英

●世上最灿烂的莫过于你们的笑容

●《湖南日报》刊登我校党代会特稿《凌云纵笔起长卷》

●Pick!快来寻找人文限定春日萌宠

● 什么样的形状,人文科技都有

点赞,收藏分享,在看,快来四连吧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湖南本科院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党史专栏丨李达:党的一大会议召集人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