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 携手共进 奋力开启新征程

湘南学院,艺考

湘南学院

2021-3-29 11:42:19 文/米晓燕 图/冯英杰

关注

湘南学院

湘南学院

湘南学院

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明确学院定位,办学特色初步突显。六年的继往开来,学院条件不断改善,育人质量稳步提升;六年的不断发展,学院平台大幅跃升,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一、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六年来,学院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从严管党、从严治党,把党建工作放在全局工作首位。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着力加强学院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水平,为学院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

发挥学院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学院党总支书记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带头宣讲、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支部生活会、专题培训等形式,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心组织各类学习宣讲活动。

不断强化党支部“五化”建设工作。督促支部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年度工作总结,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推动主题党日常态化制度化,支部主题党日期间原则上不安排工作会议和需集体行动的工作,确保全院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有时间、有精力正常参加组织生活。

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规范完善党总支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院的重要事项,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良好工作机制。

重视学院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加强课堂及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管理,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多次进行师生思想动态调研,加强舆情研判、引导和应对工作,同时改进网站,丰富内容,加强师生意识形态的引导。

二、以专业建设为中心,不断提升学院教学水平

文传院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通过对培养方案研讨、修订、实践与反馈完善的过程,持续修订培养方案,形成了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同时突出特色方向的培养方案,有力提升了专业培养质量。近五年,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湖南省一流专业、湘南学院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湘南学院特色优势专业、湘南学院一流专业;课程建设,富有成效。在抓好线下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线上课程的建设。“现代汉语”课程以及“写作学”课程先后被立项为省级一流课程。

学院注重教师的成长和教学技能的提升。近五年,学院教师在各项比赛中硕果颇丰。获得国家级奖项1人、省级奖项9人、校级奖项15人,其中雷徽老师获得教育部组织的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全国二等奖,实现了学院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目前,学院现有校级教学名师1人,教学能手2人,教学奉献奖2人。

教师教改踊跃,成绩突出。文传院积极引导与支持教师围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在教改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近五年共获批教改项目30余项,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共100余篇。

三、以引进人才为根本,不断优化教师队伍

学院以“优化队伍结构、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整体水平”为基本方针,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和学历层次以及教育教学水平、师德师风均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全院教职工5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5人,5人取得博士学位,特聘教授1人,现有“双能型”教师27名。

学院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积极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通过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引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近五年引进博士4人,做好合同聘用博士14人,同意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6人,同时聘请了光明日报高级记者、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唐湘岳为学院特聘教授,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比例得到明显提高,师资建设效果明显。

学院不断加强师资培训工作,通过派出教师参加专业进修、培训、学术交流和教学改革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和水平。同时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和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定期开展教学示范课等活动,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院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近五年先后有10余人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校教学能手、教学奉献奖、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这些教学科研岗位上的先优模范有力促进了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四、以技能竞赛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重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通过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标。近五年,学生在各类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和评优评奖中成绩斐然。参加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写作竞赛、笔墨中国、诵读中国、三笔字大赛、公益广告大赛等多种学科竞赛,提高了学生学科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历年获奖中,有1名同学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3人、省级二等奖19人、省级三等奖14人,其中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谷欣怡同学获得教育部举办的“笔墨中国”经典大赛国家级二等奖,实现了文传院学生获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

五、以提升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科研能力

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使学校教学及人才培养工作与郴州企业联系更加紧密,实现“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学院分别与资兴电视台、福建省罗源县教育局、文体广新局、红网郴州站、岭南传媒中心等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积极申报科研项目,近五年学院有省教改课题9项,省教育厅课题1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性项目8项,校级大学生创新性项目10项,校级教改课题近20项。

学术交流成效显著。近年来,学院邀请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名校专家学者来学院开展学术讲座近30场,专家讲座、学术会议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专业学习与学术交流平台。

六、以思想教育工作为中心,牢牢把握时代脉搏

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学生思想上的引领和行为规范的指导,让学生做人有原则,做事有规范,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学院以党团干部为主力军,把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与党的十九大精神相结合,突出重点学习群体,抓住青年思想热点,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重要思想。学院根据大学生的行为特点,积极开拓渠道,将思想教育阵地延伸到网络上,拓展到手机中。学院充分发挥专业所长,组织学生丰富和完善了文传学院的微信公众号,并定时推送消息,内容涉及到通知公告、时事政治、专业学习、就业方向、心灵鸡汤、榜样力量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

坚持课堂教学督查常态化。近五年总督查千余节课。每天督查有记录、有反馈,每周有小结,每月有汇报。严格班主任、辅导员进课堂、寝室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师生带头作用,开展学习“一对一”帮扶计划,形成“点带面”效应。

校园文化活动成果丰硕。六年里,共组织策划百余次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不断提高。2015级汉语言师范二班在2017年获得“全国活力团支部”称号;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获得湖南省优秀服务团队称号;五年来共有50余名同学获得湖南省优秀毕业生称号。

回顾过去六年,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拼搏奋进,取得了一些成绩。展望未来,依然重任在肩,仍需加倍努力。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文传院必将携起手来,迎难而上,谱写学院发展新篇章。

往期精彩回顾

喜迎党代会 | 始终践行“五个坚持” 不断提升“三服务”水平

喜迎党代会 | 强化审计担当 当好“经济卫士”

喜迎党代会 |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 | 湘南学院新闻网

本期编辑 | 谢晓熳

校对 | 李笑

审核 | 罗艺恒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湖南本科院校-湘南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湘南学院-喜迎党代会 | 携手共进 奋力开启新征程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