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疫情终去,青春常在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艺考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2021-2-28 12:27:38 文/沈芬 图/曹书豪

关注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2020年金秋,华夏醒来。

清晨的朗朗读书声、课间时分急促的车铃声、用餐时的谈笑声……春日里寂静的巍巍学府,终于在这个秋天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这份生机,因为一场依然在寰球严重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而显得来之不易。

中国是最早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也曾经是可怕的“风暴眼”。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街道上几乎空无一人,只偶有警笛或救护车的鸣笛声从窗外响起;学校和商场尽数关门,无人的室内只余留空旷与死寂;许多人被迫暂时失去经济来源,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担忧;医院爆满,一床难求。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国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图1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5个铿锵有力的词语总结了伟大抗疫精神:这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也是当代中国精神在大灾大难面前的生动诠释。”

伟大的精神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存在,它落于大灾大难前千千万万个挺身而出、慷慨前行的普通人身上。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挺身而出、冲上抗疫一线的那些医学生们正是这部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中的动人缩影。1月26日,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等几十所高校的医学部在疫情最复杂、情况最危急的时刻迅速组成了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在这之后的72个日日夜夜,万余名年轻的医学人白衣执甲战江城,他们代表着各所大学乃至各地区最顶尖的医疗水平,为疫区群众送去了生命的希望。这一大批成长于新世纪、收获总书记回信鼓励的青年医护人员,每个人都是自己父母眼中的掌中宝,然而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他们选择义无反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践行了伟大抗疫精神。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图2

在白衣战士奋勇抗疫的同时,各地高校也在认真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不松懈、教学科研不停步、改革发展不放松,在抗疫的各条战线上坚守岗位、勠力同心,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各高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秉承着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了卓越的智慧成果。

同样,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除了医学以外,其他专业的大学学子们也扛起了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中有坚守校园,投身实验室进行科研攻关的“学术新秀”,有发挥专业知识,编写疫情数据分析系统的“数据大咖”,有从舆论上进行积极监督,及时破除谣言的“真理妙探”,更多的是在街道、乡间拿起测温枪,扛起消毒喷雾器的基层“爱心天使”。他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深明大义、心系人民的新青年,我们国家才有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年轻的大学生们代表着青春中国的崛起力量,他们在远离象牙塔的人性历练中,以实际行动为“举国同心”“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作注,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所有这些凡人善举汇聚成抗疫的磅礴力量,换来了今日华夏大地的天朗气清。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图3

@全体华夏子民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图片来源|网络

撰稿人|学生记者 宁刚

责任编辑|学生记者陈梦宁

版面编辑|学生记者刘宇竹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湖南本科院校-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湘潭大学兴湘学院-薪火|疫情终去,青春常在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