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
普法时间到了
让小犇告诉你什么是
国家宪法日
2020年12月4日
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
11月30日-12月6日
是第三个“宪法宣传周”
今年宣传周主题为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十一个坚持”: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法治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让小犇带你一起走进宪法
宪法有什么作用?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行机制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宪法通过赋予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公共权力,使国家权力在宪法的轨道上有效运行,避免国家权力缺位、越位和错位。
2、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得到最明确是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
3、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的和调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宪法是社会稳定的调解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宪法有什么价值?
宪法的基本价值是保障人权。宪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在于保障公民权利。其手段主要是设置与限定国家权力,国家机关不得行使宪法所未明确授予的权力。保障人权是宪法规定的出发点。
保障人权是宪法规定的出发点,这是因为:
1、对于在人权或公民基本权利作出明确规定,这是各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和主要内容。
2、宪法关于国家机构及其他问题的规定,也是以如何更好的保障人权为指导思想的宪政就是以人权为基本内容和体现保障人权基本精神的宪法的贯彻落实。
宪法的地位是什么?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HUNAU湘农人都在看▼▼
值得收藏,这些笔记刷屏农大人的朋友圈!
农大壁纸 | 对,你想运动!
学校新闻宣传工作怎么做?陈弘书记这样说
文字来源 /学习强国
图片来源 /司法部
编辑 /毛译轩
统筹/池尔萍 林兴宇
审稿/马晓东
责编 /胡烯锐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