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社科司公示了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我校共有2个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其中,邱小艳老师主持的“良心对中学生欺凌参与角色的影响机制及干预对策研究”获得规划基金项目,王君老师主持的“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研究”获得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
据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仅次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高层次项目。本年度的项目共分为六大类别,立项率为8.1%。其中,规划基金、青年基金、自筹经费项目共2362项通过专家评审;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52项,新疆项目15项,西藏项目1项通过专家评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15项,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209项通过专家评审。
近年来,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在内的高层次人文社科项目的申报工作,此次申报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经济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教育学、法学、体育科学、情报与文献学、交叉学科/综合研究12个学科。我校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对于提升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培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01
邱小艳
个人简介
邱小艳,湖南永州人,心理学博士,传媒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农业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湖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讲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所主持的“心理学”课程被评为湖南省线下一流课程。主持省级科研课题7项,出版专著1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曾荣获湖南省微课大赛三等奖、永州市青年岗位能手、校优秀教师、校优秀教学奖、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等多项荣誉。
课题简介
课题名称:良心对中学生欺凌参与角色的影响机制及干预对策研究
课题简介:
欺凌是世界范围的严重问题。近年来,我国中学校园发生了多起恶性欺凌事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欺凌是群体互动的过程,除欺凌者和受欺凌者外,同伴也以不同的角色卷入到欺凌中,或协助欺凌、或强化欺凌、或袖手旁观、或挺身而出。他们的行为不仅直接影响欺凌事件的走向,还影响受欺凌者被欺凌后的心理适应。
本课题首先从良心视域下分析中学生欺凌参与角色的成因,再通过调查了解不同欺凌参与角色的中学生的良心发展现状及特点,揭示良心对青少年欺凌参与角色的影响机制,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干预对策。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校园欺凌的治理工作,该课题对校园欺凌的“德治”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同时该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对于减少校园欺凌、构建平安校园、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02
王君
个人简介
王君,辽宁营口人,硕士,讲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办主任。坚守在辅导员岗位11年来,坚持育人充电“两不误,双促进”,坚持教育结合科研、研究结合工作,主持省级课题1项,校厅级及其他课题13项,发表学术论文17篇。工作以来荣获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等省级奖励14项,校级奖励30余项。
课题简介
课题名称: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研究
课题简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青年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未来的生死存亡。因此,加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课题从分析当前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时代意义入手,指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大学生国家安全观的实证分析,总结出基本经验,可以为提高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辨别力、维护校园秩序、促进高校建设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经验范本。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通过对国家安全观的逻辑体系、构成要素、基本内核等内容的系统梳理,从而丰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理论,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
END
往期推荐
好听的声音它不香吗?让我们一起“身临科院”吧!
如此直播!学到了学到了!!!
莫让“饭圈文化”圈住了自己!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排版:王洁文
封面:韦原
消息来源于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一审:符小勇 | 二审:李谌涵
三审:林泽红 周平尚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吧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