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机器人小车真的动起来了!”现场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激动的跳了起来。近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红心向党薪火传,科学下乡逐梦行”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将“少儿编程+机器人”启蒙课程带到长沙县江背镇,以科技知识向乡村教育赋能。
丰富思维,放飞梦想
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信工星”少儿编程课堂上的小朋友们全神贯注地寻找正确的程序块,对程序块进行合理排序与组装,逐步学会自己动手变换编程模块进行“走迷宫”、“智慧拼图”等游戏设计。“老师,我可以把编程游戏的10关全部通关!”熊鑫财小朋友兴奋地向志愿者展示他的学习成果。
当“少儿编程”与“机器人”相遇,又会迸发怎样的火花?答案只有四个字:无限可能。在前期编程教学的基础上,志愿者步步深入,将机器人融入编程课堂。小朋友们根据图纸拼搭零件,跟着志愿者学习机械结构,尝试动手改造、变换机器人结构,并通过编辑程序驱动机器人。看着机器人在地上奔跑、旋转,小朋友们欢呼、跳跃,科技强国的种子也从此在江背镇儿童的心中生根、发芽。
志愿者有话说
“‘少儿编程+机器人’启蒙课就是通过将编程思想融入游戏与机器人的形式,利用图形化的编程,让小朋友们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逐步领会编程的思想和方法,寓教于乐,让小朋友们感受科技的魅力,把心中所想化为现实程序,将童时梦想化为无限可能。”
——志愿者朱孟春说
据悉,该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兵分两路分别在江背镇和高桥镇开展红色文化宣讲、特色支教课堂、乡村振兴产品包装设计、安全教育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引领广大青年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用实际行动彰显责任与担当,用青春和智慧助力乡村振兴。
END
编辑|学生通讯社 黄丹
来源|长师新闻网
审核|蒋毅莹(老师)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