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7月10日,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初心”社会实践团来到衡阳市珠晖区茶山坳镇堰头村,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准确把握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基调,以多样的活动形式丰富当地村民的红色文化知识。
实践团合影
坚守初心,开展党史宣讲
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学习党史回顾党的风雨历程,认清时代形势,提高自身修养和党性认识,努力成为时代的先锋。
谢灵泉同学讲述红船精神
秦册册同学讲述精准扶贫
来自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的谢灵泉生动讲述了红船精神的诞生,让在场的人们回忆起那个风云激荡、伟人辈出的时代。来自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的秦册册结合堰头村当地实际情况,引用张桂梅女士扶贫攻坚的故事,说道:“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朱好同学讲述改革开放
思想政治教育的朱好同学讲述的改革开放,让大家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易。
同学们和村中的一位老干部进行深入交流
百年风雨,百年征程,每一段历史都是中国共产党前行的轨迹。实践团成员在与堰头村的老党员的交谈中得知,堰头村每月都会举行各类红色活动,村中的红色氛围很浓厚 ,红色教育建设做得十分出色。
肖丰林讲述伍云甫生平经历
李佳欣向村民们讲述蒋先云
我校有着悠久的红色历史,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革命伟人。在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肖丰林的讲述下,在场的村民了解了中国红军电台的奠基人、红军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创始人伍云甫的生平故事,对这位勇往直前、刚正不阿的革命先烈赫然起敬。
在热烈的掌声中,另一位宣讲员李佳欣上台向村民们介绍了蒋先云短暂又壮烈的一生经历,激励人们要不忘初心,继承先烈遗志,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发放红色知识宣传手册
为更加深入地进行红色知识宣传,实践团向村民们发放了宣传手册,村民们积极翻阅并向志愿者们询问党史知识。此次活动,实践团将校史融入党史,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别样竞答活动,回望峥嵘岁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堰头村**的支持下,实践团开展红色知识竞答比赛。此次比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方针为内容,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听歌识曲题等题型,通过有奖问答的形式对学生、乡村党员干部进行红色知识科普。
比赛现场气氛活跃,参赛者踊跃回答问题。实践团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加深了乡村居民对红色精神的理解。
志愿者与村民们一起观看红色电影
此外,实践团还组织了当地村民观看红色电影《理想照耀中国》,影片以跌宕起伏的剧情、精良的制作展示了李大钊、向警予、蔡和森等中共党员的故事。全片闪烁着他们为人民的幸福、为民族的解放、为社会的进步勇于牺牲的光辉品格。在场的人们都被剧情所感染,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一腔热血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诵读红色经典,歌唱红色曲目
源远流长的红色经典文化是历史长河中永久的瑰宝,蕴含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豪情和斗志。在三下乡活动即将收官之际,实践团开展了红色经典朗诵,红色歌曲合唱,献礼建党百年。
田蛟、黄春玉、李玉乐、易佩淇现场朗诵
现场表演舞蹈《好日子》
田蛟、黄春玉、李玉乐、易佩淇四位志愿者一起朗诵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致词》,赞颂党的伟大;龙行、王嘉晴等志愿者带来了舞蹈《好日子》,将美好的祝福传递给当地村民。
全体志愿者合唱红歌
活动的最后,全体志愿者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在阳光灿烂下》,优美动听的旋律,勾起了大家的美好记忆。
激扬青春力量
彰显时代担当在实践过程中
大家不断学习进步
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
这个夏天收获实践经验
共同展现
青年大学生的青春新姿态
往期推荐
编辑丨徐丽薇
推送丨徐丽薇
责编丨胡嘉欣
审核丨曾朝阳
校党委宣传统战部
「官方微信小组」出品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