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艺考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2021-7-08 01:26:07 文/徐漫远 图/贺诗琪

关注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迎建党百年

迎接建党百年,重温红色历史

欢迎来到《学党史,悟思想》栏目

第二十八期

今天,我们重温的红色记忆是——红军长征

★ 基本概念 ★

关于红军长征,首先必须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即“红军主体的长征”。它是指到达陕北的4支部队的长征,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红军主体长征开始的时间,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算起;结束以三大主力红军(红二十五军于1935年11月并入红一方面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和今属宁夏的将台堡会师为标志。这个“3+1”的红军长征,历时两个寒暑,纵横14个省(四川省分出重庆市,按现在地域说为15个省市),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战斗,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越过了约40座高山险峰,经过了1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然环境之恶劣,敌我兵力较量之悬殊,在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

历史背景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1934年4月,中央红军(1月由红一方面军改称)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

★ 基本路线 ★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发展阶段

长征准备阶段

1934.7.7~1934.10.10

长征失利阶段

1934.10.10~1935.1.15

长征转折阶段

1935.1.15.~1935.6.14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

1935.6.14~1935.10.19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

1935.10.19~1936.7.1

大会师阶段

1936.7~1936.12.12

经典战役

湘江战役

1934.11.25.-12.1

湖南道县和广西全州湘江两岸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独树镇战斗

1934年11月26日

河南方城县独树镇一带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四渡赤水

1935年初

主要在贵州,云南,四川交界的赤水一带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强渡大渡河

1935.5.24、25

安顺场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9日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 总结 ★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同时为随后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红军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应该成为激励所有人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信息来源:澎湃在线

图片来源:网络

图文编辑:牛青责任编辑:王彤审稿:夏湘玲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全媒体中心 转载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湖南本科院校-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红军长征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