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交叉学院
(大数据与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前沿交叉学院(大数据与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是湖南工商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示范性前沿交叉型二级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教授兼任名誉院长。近年来,学院发挥院士引领作用,秉承“顶天立地、服务发展”的理念,打造“新工科”+“新商科”融合发展优势,开展前沿交叉研究及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我院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认可。目前,学院正按照学校“三进三高”战略目标要求,以博士点建设单位为平台,建设创新型一流前沿交叉学院。
2
师资队伍
学院重视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构建了“领军人才+学术团队+学科平台”的队伍建设模式。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教授的引领下,通过人才引进、内部培养等举措,师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支基础扎实、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教学科研力量。学院现有教师4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博士23人,海外学习经历12人;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工程与学术荣誉称号50余人次。
名誉院长陈晓红院士,现任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中南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副主任,“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国家基础科学中心主任,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与首席教授,国家杰青,国家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顾问委员会主席,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光召科技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
此外,学院还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支持人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等各类人才。
3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公共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门类,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湖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学科和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2019年在软科学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均进入前10%,分别居全国第21位、20位。学院建有“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国家基础科学中心、移动商务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新零售虚拟现实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统计学习与智能计算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移动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生态环境大数据与智能决策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大数据技术与管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等7个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工业互联网、环境智能监测与大数据分析、生态环境与大数据分析、智慧资源环境管理等实验室。
“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
国家基础科学中心
移动商务智能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新零售虚拟现实技术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统计学习与智能计算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移动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
生态环境大数据与智能决策技术
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省大数据技术与管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
智能机器人技术实验室
人工智能创新技术实验室
智慧城市实验室
智能制造实验室
智慧物流实验室
工业互联网实验室
区块链实验室
智慧资源环境管理
实验室
生态环境与大数据
分析实验室
学院与中南大学、湘江新区、阿里巴巴集团、浪潮集团、长沙信息产业园、腾讯云计算(长沙)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步步高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三一集团、吉利集团、友阿集团等协同单位深度合作,积极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生态环境、商务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新零售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应用创新与科技服务。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共计4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湖南省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重大项目7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发表SCI/SSCI/EI检索论文300余篇,其中ESI前1%高被引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28部;获中央及省部级领导批示46项;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0余项。
人才培养
获批湖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已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点,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一级学科学术硕士点的二级学科方向,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点的领域方向。申报的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点已被推荐教育部评审。开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社会治理等院士卓越班以及工程管理、人工智能、资源环境科学等本科专业,其中工程管理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校学生1000余人。拥有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湖南省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智慧物流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决策理论与方法》等省研究生优质课程3门,获得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及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成功举办省第十二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分论坛。研究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立项一批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及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在各级数学建模竞赛、智能机器人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BIM应用技能大赛、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竞赛中取得一等奖等重要奖项。
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城市和内地省会城市的工商企业、高校、政府机关、工程建筑、房地产相关企业等,大多已成为单位业务骨干,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和认可,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校友企业家,如南威软件集团创始者徐春梅校友、广州要玩娱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EO陈勇校友等,并先后涌现出王祥(西北文化创意)、周果(长沙景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自主创业典型。
专业简介
1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院士卓越班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轮科技革新加速了产业变革,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带来崭新变化。开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院士卓越班,培养“数据智能+X”复合型高水平人才,是我校实施“卓越育人”工程的重要举措,是大数据、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紧迫需求。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院士卓越班是以人工智能(新工科专业)为主修、工商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辅修的本科专业,主要依托前沿交叉学院,组建了由院士等国内一大批知名专家构成的专家指导团队,与都柏林理工大学共建“大数据及科技创新中心”。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以数字经济时代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紧密对接大数据智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协同育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智能科学、数据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法,熟悉大数据智能应用的技术方法、开发工具、管理与分析方法等,拥有国际视野,具备较强的系统工程思维及创新创业、实践应用、跨界整合等能力,能在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与教育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从事大数据智能领域技术研发、系统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一流创新人才。
2
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社会治理院士卓越班
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社会治理院士卓越班,主要依托前沿交叉学院,拥有以院士为领头人的一批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及国家基础科学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
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社会治理院士卓越班,实行主辅修制,主修城市管理专业(新文科专业),辅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高标准培育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社会治理领域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卓越人才,为破解我国社会所面临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贡献力量。
3
人工智能专业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加速构建,以信息通信、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交叉融合为特征的集成化创新、跨领域创新渐成主流,围绕“智能+”打造的产业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得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专业具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强的师资队伍。团队为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单位,力求为学生们掌握好专业知识与技能营造优越环境。学校的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移动商务智能等实验室建设面积达2400平方米,实验设备包括人工智能云平台等在内的仪器近千套,设备总值超过1000万元。平台优质、设备齐全,专业师生可在这里全面展现自己的创造力。
本专业精心打造创新创业导师队伍,鼓励教师依托自身科研项目,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同时指导学生参与电子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科研能力。在2019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中,经过激烈角逐,参赛学生脱颖而出,一举斩获金奖。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人工智能应用的技术方法、开发工具、管理与分析方法等,具有人工智能相关的数据处理、系统集成、应用设计与开发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分、科研院所等从事人工智能系统开发应用、商务智能分析与决策、数据智能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4
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面向国家基础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造价和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本专业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工程管理基础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分室、工程材料实验分室)、“互联网+”工程管理实验室、工程项目沙盘模拟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实践教学条件居于省内本科院校前列。近年来,学生多次在创新创业大赛、专业技能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家级、省级奖励达40多项。
近3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4%以上,超过60%的毕业生就业单位为央企或省属建筑工程单位。毕业生考研率高,多人次进入美国西北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研究生学习。一批毕业生考取市政局、规划局、审计局等单位公务员。
5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
紧扣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对再生资源人才的战略需求,立足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依托我国首个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基础科学中心“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以及生态环境大数据与智能决策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整合相关资源,深化科教融通、产教融合,促进学科交叉,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资源环境智能化的专业优势与特色,培养具备环境监测与大数据分析、环境模拟与规划、环境资源评估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在环境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估、规划与管理、资源综合利用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的资源环境科学专门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的新工科专业,现有生态环境与大数据分析、智慧资源环境管理、环境智能监测与大数据分析等实验室,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蒸汽吸附仪等先进仪器,以及洞庭湖水质与生态安全分析平台、区域大气污染精准防控措施效果模拟系统、长株潭城市群大气污染系统、国家管控企业污染排放自监控数据分析系统等平台。
欢迎报考湖南工商大学前沿交叉学院!
扫描二维码
关注前沿交叉学院(大数据与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党史上的今天
6月18日
1928年
6月18日—7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苏联莫斯科近郊举行。大会对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做出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会指出: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现在阶段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会提出驱逐帝国主义者,完成中国的真正统一;彻底地平民式的推翻地主阶级私有土地的制度,实行土地革命;力争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的政权,是当前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
1979年
6月18日至7月1日 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和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重大决策。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七部法律,迈出了加强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一大步。
2012年
6月18日、24日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先后成功进行自动交会对接和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
来源:共产党员
大数据与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公众号/来源|
粟楚舒/排版|
陈璐明/责编|
院士邀请你来湖南工商大学圆梦!
湖工商与你一见“粽”情
权威发布!湖南工商大学2021年湖南省新高考改革招生专业组设置方案
你披上“黄金甲”了吗?
点击关注↓↓↓
qq邮箱:3113674831@qq.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