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现有应用化学、化学(师范)、生物技术(师范、非师范兼招)、环境生态工程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生937人,在职教职员工52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生导师7人、教授7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13人、博士19人(博士后5人)、硕士23人,是博士占比位列全校各二级学院第一。专任教师中有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1人、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4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3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6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团队为核心,博士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教研队伍。
学院现有专业实验室用房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实习见习等实践教学基地40多个,拥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粉末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综合热分析仪、比表面仪、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八通道微量量热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设备总值达5000多万元。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现有应用化学、化学(师范)、生物技术(师范、非师范兼招)、环境生态工程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生937人,在职教职员工52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生导师7人、教授7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13人、博士19人(博士后5人)、硕士23人,是博士占比位列全校各二级学院第一。专任教师中有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1人、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4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3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6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团队为核心,博士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教研队伍。
学院现有专业实验室用房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实习见习等实践教学基地40多个,拥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粉末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综合热分析仪、比表面仪、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八通道微量量热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设备总值达5000多万元。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主持省级教改、科研项目105项、横向课题36项,进校科研经费8000多万元。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6项。教师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SCI 、EI收录200多篇;主编教材6部,参编教材8部;申请发明专利4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26项。近3年,学生获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国家级8项、省级17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45篇,CSCD收录31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课外科技创新等竞赛活动获奖近400项,其中一等奖88项、二等奖115项、三等奖191项;毕业生考研率在20%以上,就业率99%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考研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就业质量奖。
二、专业介绍及特色
序号 | 专业名称 | 层次 | 学制 | 招生类别 |
1 | 化学 (公费师范) | 本科 | 四年 | 详见志愿填报系统设置 |
2 | 应用化学 | 本科 | 四年 | |
3 | 环境生态工程 | 本科 | 四年 | |
4 | 生物技术 (公费师范) | 本科 | 四年 |
湘南稀贵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委员会暨学术交流会
化学(公费师范)本科
专业代码:070301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开放视野,扎实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科研方法,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能够胜任中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基础化学实验、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
中学、教育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教育培训机构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
化学专业源自于原郴州师专化学系,是湘南学院最早的专业之一,化学专业是郴州地区化学教师的摇篮,培养了大量优秀化学教师。化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0人,高级实验师及实验师6人。化学实验室为省级示范实验室。完全满足本专业学生基础实验及创新创业实验要求。在湖南省举办的各项竞赛上,化学专业学生每年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学生与老师一起建立科研团队,产学研有机融合,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强。近年来,化学专业师范类学生需求较大,本专业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化学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为中心,与郴州市教育局进行战略联盟,培养免费师范生,学生就业无忧。
陈俊博士指导学生红外光谱测定有机物的实验
应用化学 本科
专业代码:070302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开放视野,扎实掌握应用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有色冶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化学化工相关领域从事技术研发、科学研究、生产及其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基础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应用电化学、冶金原理、化工原理等。
就业方向
有色冶金、精细化工、环境保护、制药等与应用化学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研发、检验、生产及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的研究生以及出国深造。
专业特色
应用化学专业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度湖南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及湖南省“十二五”、“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湖南省普通高校示范实验室、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南省普通高校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湘南稀贵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
依托优质的专业建设平台,学生能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和研究创新能力。学生毕业考研率、就业率居学校前列。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课程见习
环境生态工程 本科
专业代码:082504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学、环境治理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生态环境问题诊断与评价、污染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应用、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实践技能,具备获取“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师”、“土地估价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能力,能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环保技术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从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研发应用、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清洁生产审核和咨询、环境生态工程项目设计与管理、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编制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环境工程学、生态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规划与设计、环境生态工程施工与概算、植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现代环境仪器分析、湿地生态学、普通生物学、测量学、生态修复原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到环境保护、环境监察、环境治理、市政园林和城建规划等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和监察等工作,以及到设计院、房地产公司、环保公司、研究院、企业和高校从事生态规划和设计、环境污染治理的工程建设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攻读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工程管理、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等学科的研究生以及出国深造。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先进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突出并强化生态环境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工程领域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掌握相关产业的最新动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另一方面依托学院优越的科技资源和较强的师资力量,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组织开展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经过培养,该专业学生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2015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获国家级奖励23项、省级奖励45项,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考研深造率稳居学校本科专业前茅,学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教师与环保企业洽谈校企合作
生物技术(公费师范)本科
专业代码:071002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扎实掌握生命科学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能够胜任中学的生物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普通遗传学、普通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学、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
中学生物教学教研、中学教育与管理。
专业特色
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生物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为中心,培养免费师范生。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坚持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将教学活动与技术研发、科学研究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019年三下乡活动 ,我院志愿者在为采集来的土壤样本粘贴标签
三、师资队伍
请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师资详细介绍。
序号 | 名称 | 人数 | 详细介绍 |
1 | 客座教授、合同博士 | 22 | |
2 | 教授 | 7 | |
3 | 博士 | 19 | |
4 | 双师型教师 | 14 |
湘南稀贵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委员会暨学术交流会
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四、育人平台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现有省部级及以上育人平台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立项单位 | 负责人 |
1 | 应用化学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 教育部 | 邓斌 |
2 | 应用化学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 | 教育厅 | 邓斌 |
3 | 应用化学湖南省重点专业 | 教育厅 | 邓斌 |
4 | 应用化学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 | 教育厅 | 邓斌 |
5 | 应用化学湖南省“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教育厅 | 刘文奇 |
6 | 应用化学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教育厅 | 叶丽娟 |
7 | 应用化学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 教育厅 | 邓斌 |
8 | 湘南稀贵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教育厅 | 邓斌 |
9 | 基础化学实验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 教育厅 | 刘文奇 |
10 | 基础化学实验室湖南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实验室 | 教育厅 | 邓斌 |
11 | 青岛啤酒(郴州)有限公司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 | 教育厅 | 黄红英 |
12 | 应用化学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 教育厅 | 李家元 |
13 | 环境生态工程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 教育厅 | 邓斌 |
14 | 应用化学与污染控制湖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教育厅 | 邓斌 |
15 | 物理化学湖南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 | 教育厅 | 邓斌 |
16 | 应用化学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团队 | 教育厅 | 叶丽娟 |
17 | “伴生萤石综合回收利用氟化工”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技厅 | 陈文胜 |
18 | “心脑血管天然药物研究”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 教育厅 | 谭斌 |
19 | 有机化学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 | 教育厅 | 陈长中 |
20 | 材料与化工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点 | 教育厅 | 邓斌 |
五、科研情况及成果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全体教职工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大胆探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主持省级教改、科研项目105项、横向课题36项,进校科研经费8000多万元。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6项。
教师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SCI 、EI收录200多篇;主编教材6部,参编教材8部;申请发明专利4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26项。近3年,学生获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国家级8项、省级17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45篇,CSCD收录31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课外科技创新等竞赛活动获奖近400项,其中一等奖88项、二等奖115项、三等奖191项;毕业生考研率在20%以上,就业率99%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考研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就业质量奖。
化环学院2013届毕业生李游(南开大学博士生)在化学类顶尖期刊JACS上发表高质量论文,并作为团队一员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李游(右五)
应用化学专业高金勇同学2019年获湖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科竞赛一等奖
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右)和我院杨德俊教授交流,指导学科专业建设
六、招生咨询
招生咨询电话:
0735-2653129
0735-2653353
0735-2653035
END
资料 |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
本期编辑 | 李凤
校对 | 何竟男 蔺瑶
审核 | 罗艺恒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