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鹏:当一个重情怀的人,挺好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艺考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2021-6-11 15:21:20 文/易瑾轩 图/郭强

关注

人物简介

曾鹏,2004级会计专业院友,湘潭大学兴湘学院衡阳院友会副会长,祁东县云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祁东县蒋家桥镇新江居委会**连长,祁东县工商业联合会执委,祁东县2020年创业带头人。

四年光阴铸就校园情

“我去长沙出差从来不在长沙住宿,我都会回学校附近住。”仿佛离学校近一些,他就还是当初那个少年,可以在校园里肆意青春。

聊起大学生活,曾鹏说了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大学大家都要考英语四六级,但是我英语成绩不太好,第一次没考过,第二次考试通过是因为本部一位同学一直督促我们几个同学的英语学习。”当时的四六级考试只是众多考试中的一次考试而已,在曾鹏如今看来,却是很值得回忆的校友情。

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很多老师,曾鹏说自己大学时印象最深的老师是班主任唐聪:“我们都亲切的叫她‘唐姐’。她在生活和学习上都对我们特别照顾。她的老公也在湘大工作,被大家亲切的称作‘姐夫’。学生经常会去他们家做客,我们至今仍保持着联系。”亦师亦友的老师让曾鹏的大学时光多了一份温情。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在校毕业合影 右一:曾鹏)

四年时光,转瞬即逝。2008年6月在外实习的曾鹏需要返校领取毕业证,本来只需要花一天时间就能完成的事情,曾鹏却向领导请了一个礼拜的假,他笑着说:“其实拿毕业证只要一天,但想到即将离开校园,情绪不免低落,便想晚点拿毕业证,自己可以在学校多待一会。”

在校园里走一走,看看别人打球,逛逛小吃街,吃吃食堂,对于所有在校大学生来说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而对于毕业离校闯荡社会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很难再体验的生活。

曾鹏说:“长沙到湘潭的路程并不远,所以我到了长沙只要时间允许就会开车回湘大,这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情怀。因为这种情怀,每次听到湘潭这两个字,我都感到亲切,只要靠近就会想回学校来看一看。”曾鹏是个重情怀的人,不仅仅体现在这些细节里。

创业扶贫展现家乡情

祁东县云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养殖长寿鸡“芙蓉凰鸡”带领495户共1503人顺利脱贫。说起扶贫工作,曾鹏感慨道:“养殖鸡投入大、回报慢,但是创办农业公司可以带动周围老百姓发家致富,对我来说这是值得的,这是让我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 公司自建研发楼 )

关于创业扶贫,曾鹏并不是带着满腔热忱往前冲,而是从制定计划、建立品牌、校企合作等多方面进行了考虑。他说:“我们首先是建立自己的品牌,将当地的长寿鸡取名为‘芙蓉凰鸡’,其次是在当地市场以及国内打响自己的品牌,最后与湖南农业大学达成合作,由他们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选择农业相关的行业会受到更多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比起要带领家乡人民走上脱贫致富路的这个目标,困难并没有让曾鹏退却。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 2021年祁东县工商会执委 左一:曾鹏)

带动当地农民就业脱贫是曾鹏打心底里开心的事情,但落实起来并不轻松。先以品牌为依托发动周围的老百姓养殖鸡,公司发放提供鸡苗,百姓们则只需提供场地和劳动力,再将长大的鸡回购过来,在进行最后的统一处理后售卖到广州、深圳以及本地。

495户、1503人,公司补助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000元,一共300多万的资金援助,分5年发放到贫困户手中,这些人都是曾鹏心里牵挂的人,走出家乡的他并没有遗忘家乡,以自己的能力帮助到家乡的人们,这大概是曾鹏的初心,也是他内心深处的家乡情。

后语:

大学四年不长,但那是我们的美好青春,有的人浇筑了自己的梦想,有的人铸就了自己的情怀;家乡并不能留下很多人,但总有人会牵挂着如何让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好。不管是校园情还是家乡情,曾鹏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情怀的意义。

撰稿人|学生记者 吴泽升 廖威

图片来源|曾鹏

责任编辑|罗雪平

版面编辑|学生记者 毛丽燕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湖南本科院校-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曾鹏:当一个重情怀的人,挺好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