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早在2020年10月1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意见》有关情况。会上释放多个重磅信息!相关负责人针对体育、美育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详细解读,信息量极大。
划重点
★学校的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
★不断总结经验,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
★加大美育中考试点工作推进力度,到2022年力争全面实行美育中考。
四省已试点美育中考
政策发布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2022年力争全覆盖
在目前公办普通高中学位紧张的严峻现实下,一切的学习都围绕着中考转,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被很多学生和家长定义为“副科”,学得好不好都不影响中考。根据此前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未来这一局面将有所改变,因为方案明确指出,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
《意见》指出,跟体育一样,美育中考也要在试点基础上尽快推广。
王登峰介绍,目前全国已经有江苏、湖南、云南和河南省4个省全面启动美育中考,同时还有山东、四川、山西、内蒙古和吉林5个省、12个地市已经开始中考美育的计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间,云南省从今年开始要增加到40分。
“我们会加大试点的工作推进力度,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美育中考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争取尽快推广美育中考,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
《意见》指出,要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此前报道
初中在校学生必考书法
不合格者需补考!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重磅消息,《山东省初中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指导意见》。一直传言的艺术纳入中考成绩的消息终于落实:具有初中学籍的在校学生均应参加艺术、体育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其中书法为必考科目。艺术科目成绩以分数或等级呈现,记入学生中考成绩。方案从2018年秋季入学新生开始实施。这无疑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是重磅消息。
2020年初,教育部已经指出:体美劳教育,将从“软任务”变成“硬指标”,这意味着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会越来越被重视!
目前全国有53所高校率先响应艺术特长生加分政策,这些高校全部是985、211重点院校。艺术特长生可以在一本线上、学校投档线下20分投档录取。
艺术特长生在高考中享受加分政策,已是一个招生热点,以及报考热点。
教育部**回应: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强调,并非要求2022年全部铺开中考艺术考试,也不要求具体分值。“我们没有一个时间表,就是说2022年就要全部都铺开考试。”2022年的重要目标,是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备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建立,管理机制更加完善。通过三年的行动计划,在2022年的基础上向2035年的目标进发,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学校美育体系。
要实现2022年的目标,现在的差距还有多大?万丽君表示,2009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和美术老师只有49万人,2019年数量达到74.8万,增加近一倍。其中,2015年到2019年增加14.9万,增速尤其高。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师比例已为7.5%,而九年义务教育的艺术课时数占比标准是9%~11%,艺术教师数量还有1.5%的努力空间。“网友以为的艺术教育老师缺乏的情况,已经得到根本性改变,2022年的目标就是让各地配足艺术教师。”
艺术类中考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表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保质保量完成9%~11%的艺术课时数。考试内容是课程内容,不会给学生增加太多负担。“学校教什么,我们就考什么。不是说家长要送孩子到校外去学习,各个地方都按照这样一个标准来执行。”万丽君说到,美育进中考早在2012年开始试点,最大的成效是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试点中没有增加学生负担。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思维的教育。学生通过学习,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校外艺术培训作为美育重大力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艺术已经不是兴趣课,而是必备课
研究显示,艺术体验不仅能使孩子获得愉悦,还能给孩子带来多方面的益处,无论是数学,阅读,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还是口语技能。
学习艺术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专注力、自控力、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孩子跟环境发生更深层次的联系,从而开阔视野,获得人生的幸福感。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流教育,语言教育也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语言教育是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德、智、体、美、劳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它对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特殊的意义。心理学、教育学都认为,幼儿时期是人的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少儿时代是思维的发育阶段,而进行语言教育正是开发智力、训练思维、培养灵感、提高少儿自身修养和气质的一种有效方式;学习语言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散性思维。同时语言又是儿童最乐意接受的一种形式,所以,在幼儿到小学阶段进行语言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在未来,孩子缺乏艺术修养、感性智慧,想取得成功,孩子所遇到的困难是和这一代没有受过像样高等教育的人遇到困难是一样的。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