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鲁迅是大作家
笔杆子非常厉害
却不知道他审美品味
以及设计能力同样十分出色
在那个没有PS的年代,鲁迅凭着自己的才华和审美,几乎包揽了自己的作品以及各大杂志的封面和装帧设计
看完专业美术生的小伙伴们
恐怕都俯首称臣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其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每个人都背诵过鲁迅先生的一些段落名篇才算完整的度过了青春吧。
标志性作品
这只猫头鹰是鲁迅的经典之作
细看会发现这只活泼灵动的猫头鹰
双眼被画成了一对男女的头
北大校徽
完成于 1917 年 8 月 7 日的北大校徽是鲁迅早期作品。那时候的鲁迅,在文学创作上也尚未名声大噪,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邀请他设计校徽,也可谓独具眼光,他在给先生的信中写道:
余想请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一枚校徽,也不必多复杂,只需将先生一向倡导的美育理念融会贯通即可。
当时的鲁迅虽有忐忑,但交上的草案让蔡元培连声叫好,这一基本设计也沿用至今。
鲁迅先生设计的标志采用了“北大”二字的篆书,但他巧妙地将“北”字与“大”字的篆书进行了些许变化,使得两字的构成元素几乎完全一致,“北大”两字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北大”二字还有“脊梁”的象征意义,鲁迅借此希望北京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
中华民国国徽也是他的设计
书刊封面设计作品
鲁迅的设计才华,集中地展现在书籍封面和装帧设计上,他一生设计了 60 多个书籍封面。
在没有电脑软件辅助设计的时代,鲁迅把各种字体玩出了新花样。每一种在今天都足以让各大字库膜拜
鲁迅设计的书刊风格偏素雅简约
《热风》出版时,鲁迅对当时社会现状感到“寒冽”,特以“热风”命名。手写两字,愤慨有力
鲁迅设计手稿
在稿纸上标注空行
合作作品
朝花夕拾(鲁迅书写书名,陶元庆绘画)
唐宋传奇集(鲁迅设计,陶元庆绘画)
莽原(鲁迅设计,8岁儿童书写刊名)
鲁迅与陶元庆先生曾多次合作。陶元庆是著名的书籍装帧家及画家,与丰子恺、钱君匋并称中国现代书籍装帧的三大家。
据说陶先生是非常认生的人,但一见鲁迅说起话却滔滔不绝,两人非常合拍,一见如故。鲁迅也从不吝啬对陶先生的欣赏与褒奖。但陶先生36岁便英年早逝,非常可惜。
鲁迅绘插图
死有分,活无常,鲁迅绘《朝花夕拾》插图
鲁迅设计的《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广告
在整体的封面装帧之外,需要动画笔的时候,鲁迅也不甘示弱,拿出小时候画《芥子园画谱》,以及学医时临摹人体器官的功能,在插画界混的也是风生水起。
鲁迅买完院子,自己画的改建设计图。▼
在美国人版的“一生必读的100本书”中,《鲁迅短篇小说集》收入其中。他们认为,鲁迅是一个熟练而令人愉悦的的故事讲述者,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价值都是伟大的。
同时,鲁迅也是版画界的收藏第一人,对中国版画界至关重要。一生收集版画2100多幅,来自16个国家300多位版画家。
看了这么多鲁迅的作品,你会发现他的设计,会给人一种非常硬朗的“复古”无论是变形的字体还是图案,好像都有一种刻印般的用力感。
我们今天看鲁迅,总会集中在他的文学地位,集中在政治加于他的各种标签之上。这其实窄化了他,让他的才华被大大低估了。
而除却历史加给他的标签,真正看到他的作品,你才会明白,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其实都无法定义他留给后世的价值。
陈丹青曾说:“鲁迅是一位最懂绘画、最有洞察力、最有说服力的议论家,是一位真正前卫的实践者,同时,是精于选择的赏鉴家。”
十八年专注湖北美术高考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更多艺考资讯,请关注古枫画苑
美育是一种刚需丨未来发展不可忽视
莫把丹青等闲看丨他用二十年缔造史上最牛钢笔画
冬日暖心,风雪送考归
光影画绝了,这才是风景画该有的样子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