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2021年普通专升本考试大纲
目录
01
《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02
《电路》考试大纲
03
《管理学》考试大纲
04
《广播电视概论》考试大纲
05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06
《建筑材料》考试大纲
07
《民法学总论》考试大纲
08
《学前心理学》考试大纲
09
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01
《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C语言程序设计》
二、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
总分100分,本试卷由四部分组成:选择题占40%,判断题占20%,程序填空题占 20%,编程题占 20%。
五、参考书目
李含光 郑关胜 主编.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
六、考试的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掌握程序设计中基本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在 C 程序集成开发环境下,能够编写一定难度的 C 程序,并具有基本的纠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七、考试范围
(一)C 语言程序的结构
1.程序的构成,main 函数和其它函数。
2.头文件,数据说明,函数的开始和结束标志以及程序中的注释。
3.源程序的书写格式。
(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合表达式
1.C 语言的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 及其定义方法。
2.C 语言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和结合性,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与运算。
3.C 语言表达式类型(赋值表达式,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条件表达式,逗号表达式)和求值规则。
(三)基本语句
1.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
2.输入、输出函数的调用,正确地输入数据并正确设计输出格式。
(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1.用 if 语句实现选择结构,用 switch 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2.选择结构的嵌套。
(五)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1.for 循环结构
2.while 和 do-while 循环结构。
3.continue 语句和break 语句,循环的嵌套。
(六)函数
1.库函数的正确调用,函数的定义方法。
2.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形式参数与实在参数,参数值 传递。
3.函数的正确调用,嵌套调用,递归调用,局部变量和 全局变量。
4.变量的存储类别(自动,静态,寄存器,外部),变 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七)数组
1.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数组元素的引用。
2.字符串与字符数组。
(八)指针
1.地址与指针变量的概念。
2.指针的引用及运算。
#02
《电路》考试大纲
《电路》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电路》
二、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
总分100分,本试卷由四部分组成:选择题占40%,判断题占20%,简答题占20%,计算分析题占20%。
五、参考书目
邱关源主编.电路(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六、考试的基本要求
掌握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各种电路分析方法,具备基础电路分析能力,为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七、考试范围
(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的基本概念;
2.理解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以及关联参考方向概念;
3.掌握电功率吸收或发出的判断方法,电压源、电流源和电阻元件的特性和基尔霍夫定律。
(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了解平衡电桥的概念,等电势的概念,输入电阻概念;
2.理解电路等效的概念;
3.掌握电阻的星形联接和三角形联接的等效变换方法,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方法,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求解。
(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了解电路的图的概念,无伴电源的概念;
2.理解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3.掌握结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
(四)电路定理
1.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基本内容和使用条件,能熟练运用这些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五)储能元件
1.了解动态元件的概念;
2.掌握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的定义、性质和特点,电容和电感的伏安关系,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
(六)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1.了解暂态和稳态、强制分量和自由分量、过渡过程等概念;
2.掌握动态电路的描述方程和求解方法,一阶电路的分析计算。
(七)相量法
1.掌握相量和正弦量的关系;
2.掌握相量法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3.熟练掌握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八)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掌握阻抗和导纳的概念以及电路的相量图;
2.掌握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
3.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九)三相电路
1.了解三相电路的组成;
2.掌握电压和电流的相值和线值之间的关系。
#03
《管理学》考试大纲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管理学》
二、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
总分100分,试卷由四部分组成:单选题占30%、判断题占20%、简答题占30%、案例分析题占20%。
五、参考书目
陈传明主编.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六、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参试者从应用的角度了解管理的一般理论、原则和方法, 熟悉如何用四大职能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典型问题,掌握管理者具备的技能、决策遵循的原则、常用的决策方法、目标管理的过程、常见的组织结构类型、领导权变理论、激励理论、正式沟通网络、控制的基本类型等基本知识。
七、考试范围
(一)管理概述
1.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
2.管理的二重性
3.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二)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1.古典管理理论
2.现代管理流派
(三)决策与计划
1.决策的含义、原则、依据及类型
2.决策的过程
3.决策的定性方法
4.计划的内容、计划的类型及计划的层次体系
5.计划编制的过程
6.目标管理特征及过程
(四)组织
1.组织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组织设计的原则
3.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4.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之间的关系
5.几种常见的组织结构
6.组织文化的特征及构成
(五)领导
1.领导的内涵及作用
2.领导权力的来源
3.领导风格类型
4.领导行为论和领导情景论
(六)激励与沟通
1.激励的概念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罗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等激励理论
3.沟通的定义,熟悉沟通的过程
4.沟通的类型及冲突处理的五种策略
(七)控制
1.控制的定义,控制的类型
2.控制的过程
3.有效控制的原则
4.控制的方法
#04
《广播电视概论》考试大纲
《广播电视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广播电视概论
二、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考试结构
总分100分,本考试由五个部分组成:单项选择题占20%,判断题占20%,名词解释占20%,简答题占20%,论述题占20%。
五、参考书目
常江著:《广播电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
六、考试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广播电视概论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广播电视学的一般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广播电视从业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业务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七、考试范围
(一)广播电视学的基本概念
1.广播电视的媒介特征
2.广播电视与社会
3.作为学科的广播电视学
(二)全球广播电视业简史
1.广播业的诞生
2.电视业的诞生
3.广播电视业的全球化
(三)广播电视机构与体制
1.广播电视机构形态
2.电台与电视台的组织结构
3.广播电视业的体制(国营、公营、商营)
(四)广播电视产业与经营
1.广播电视业概况
2.广播电视市场体系(节目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
3.广播电视业的集中和垄断
(五)广播电视的内容生产
1.媒介内容生产的基本概念
2.广播电视节目及其生产机制
(六)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控制
1.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广播电视与行为)
2.广播电视的社会控制(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电视分级等)
(七)广播电视的受众
1.广播电视受众概说
2.广播电视受众调查
(八)广播电视文化与批评
1.广播电视文化的基本概念
2.广播电视文化的基本特征
(九)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业
1.基本概念
2.终端革命
3.渠道革命
4.内容革命
5.技术前沿
#05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机械设计基础》
二、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
总分100分,本试卷由四部分组成:选择题占40%,判断题占20%,计算题占20%,综合分析题占20%。
五、参考书目
杨可祯等主编.机械设计基础(第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六、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常用机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设计一般参数通用机械零件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基础。
七、考试范围
(一)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1.明确构件、运动副、约束、自由度等重要概念。
2.了解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3.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并判断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二)平面连杆机构
1.了解连杆机构的传动特点及其主要优缺点。
2.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演化方法。
3.掌握有关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
4.了解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
(三)凸轮机构
1.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及特点和应用。
2.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及其选择。
3.能确定盘形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
4.了解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
(四)齿轮机构
1.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
2.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3.了解渐开线的形成过程、性质及方程,掌握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4.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方法,及啮合传动。
5.了解斜齿轮传动的形成原理,基本参数,正确啮合条件和几何尺寸计算。
(五)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1.了解机械设计过程,了解机械设计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2.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设计准则。
(六)连接
1.了解螺纹的类型和主要参数。
2.理解螺纹联接的类型,特点、预紧和防松。
3.掌握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和螺栓组的受力分析及设计。
4.了解键联接的类型、特点、应用及工作原理。
5.掌握平键联接剖面尺寸的确定方法、平键类型和应用。
6.了解销联接的类型、特点。
(七)齿轮传动
1.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应用范围及主要参数。
2.掌握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3.了解齿轮的材料和选择原则。
4.熟练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方法。
5.理解强度计算中的计算载荷概念。
6.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意义及应用公式的注意事项。
7.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能进行数据处理,合理选择齿轮参数。
(八)蜗杆传动
1.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2.合理选择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
3.掌握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和常用材料。
4.掌握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九)带传动和链传动
1.掌握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2.了解带传动中各力的关系及应力分布规律,理解影响带传动承载能力及疲劳寿命的因素。
3.了解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4.掌握带传动参数的正确选择和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5.掌握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6.了解滚子链的标准、规格及结构特点。
7.掌握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及受力分析。
8.掌握滚子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润滑和布置。
(十)轴
1.了解轴的功用、类型、材料、特点及应用。
2.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
(十一)滚动轴承
1.了解各类型轴承的特点、代号,能正确选择轴承类型。
2.在理解滚动轴承受载情况和失效形式的基础上,掌握滚动轴承的尺寸选择计算。
3.掌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方法,正确设计滚动轴承轴系部件的结构。
#06
《建筑材料》考试大纲
《建筑材料》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建筑材料》
二、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
总分100分,本试卷由五部分组成:选择题占30%,填空题占10%,判断题占20%,计算题占20%,论述题占20%。
五、参考书目
《建筑材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浙江大学钱晓倩、金南国主编,2019.8月第二版
六、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组成成分、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等知识,为后续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七、考试范围
(一)绪论
1.掌握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2.了解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
3.了解建筑材料及建材工业的发展
(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重点)
1.熟练掌握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及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2.熟悉材料的力学性质
3.掌握材料的耐久性及影响因素
(三)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
1.掌握石灰的原材料,化学成分,熟化过程,技术性质及应用
2.熟悉石膏的技术性质及应用
(四)水泥(重点)
1.熟练掌握通用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水化硬化过程
2.掌握水泥石的结构组成及影响水泥石强度的因素
3.熟练掌握硬化水泥石的腐蚀及防治措施
4.熟练掌握水泥的技术性质及应用
5.熟悉其它品种水泥的性质
(五)混凝土(重点)
1.熟练掌握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其材料的选用原则
2.熟练掌握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及其影响因素,改善和易性的措施
3.熟练掌握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强度的措施
4.熟悉混凝土的变形及耐久性
5.熟练掌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六)砂浆
1.熟悉砂浆的组成材料
2.掌握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质及其应用
(七)建筑钢材(重点)
1.掌握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
2.了解建筑钢材的标准与选用
#07
《民法学总论》考试大纲
《民法学总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民法学总论》
二、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
总分100分,本试卷由四部分组成:选择题占40%,判断题占20%,简答题占20%,案例分析题占20%。
五、参考书目
《民法总则》(第二版),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
六、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民法总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各类民事法律关系,并为民法分论、商法等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七、考试范围
(一)民法概论
1.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
2.了解民法的历史渊源;
3.理解民法的调整对象与适用;
4.理解民法的渊源及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5.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概述及内容
1.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2.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3.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4.掌握民事权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5.理解民事权利的取得、变更和消灭;
6.掌握民事权利的行使和救济;
7.理解民事义务的概念;
8.掌握民事责任的概念、种类及免责事由。
(三)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1.掌握自然人的概念及其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2.掌握监护制度;
3.掌握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
4.理解法人的一般规定;
5.了解法人的分类;
6.了解非法人组织的一般规则;
7.了解非法人组织的主要类型。
(四)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1.掌握民事权利客体的概念;
2.理解作为民事权利客体的物;
3.了解物的分类。
(五)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1.掌握意思表示概念、构成要素、作出与生效;
2.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3.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
4.掌握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和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5.掌握效力存在欠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补救与法律后果:
6.理解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六)代理制度
1.掌握代理的概念、特征及种类;
2.理解代理权的行使;
3.掌握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
4.理解代理关系的终止。
(七)时效
1.理解时效制度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理解期限的确定和计算;
3.掌握诉讼时效概念、特征、效力与种类;
4.理解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及最长保护期;
5.掌握除斥期间的概念和特征;
6.了解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08
《学前心理学》考试大纲
《学前心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学前心理学》
二、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
总分100分,本试卷由四部分组成:选择题占40%,判断题占20%,简答题占20%,材料分析题占20%。
五、参考书目
《学前心理学》 陈帼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六、考试的基本要求
《学前心理学》是为了选拔优秀专科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的“专升本”考试科目之一,主要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基本规律,能够理解《学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学前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掌握基础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将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通过《学前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参试者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和趋势、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过程、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学前儿童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等六个模块的内容。
七、考试范围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理解发展的本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2.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本质和作用,研究对象和任务;
3.掌握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测验法的含义及实施要求。
4.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和趋势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稳定性和可变性
2.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以及有关的概念:转折期、危机期、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最近发展期。
3.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了解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和生理的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基础。
2.学前儿童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3.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遗传的作用与机制。
(四)学前儿童心理过程 1.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
2. 掌握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视觉、听觉;多通道知觉;时间知觉,空间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3. 掌握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4.掌握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自传体记忆、记忆策略、记忆的各种具体策略;
5.了解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表象、无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6.了解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思维过程的特征、具体形象思维及其特征、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
7.了解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婴儿的情绪和情感的特点,痛苦与悲伤的形成原因,学前儿童的情绪理解与情绪调控。
(五)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1.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及其重要性: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学前儿童语言的交际功能、自我中心语言及其范畴;
2.了解依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同伴关系及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3.掌握运用有关知识帮助学前儿童改善社会化发展中的不良处境和不良行为特征的能力。
(六)学前儿童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
1.了解学前儿童个性因素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儿童的气质和表现,学前儿童的性格;
2.了解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性别化特征及发展趋势。
3.掌握根据儿童个性特征进行教养的方式方法。
#09
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专业综合》
二、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
总分100分,本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单项选择题占20%,填空题占15%,名词解释题占15%,简答题占20%,作文题占 30%。
五、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
六、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思潮、流派、文学现象的基本特征以及代表作家与重要作品,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能够写出语言通顺、主题鲜明、具有一定思想性的现代文作品。
七、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第一编 先秦文学
(一)先秦文学绪论
1.中国文学源头
2.先秦文学形态
3.先秦文化与文学发展轨迹
4.先秦文学的特点及地位
(二)上古神话
1.神话的产生、流传和保存
2.神话形象和故事
3.上古神话的精神、艺术及影响
(三)殷商西周的书面散文
1.甲骨文和铜器铭文
2.《周易》中的“卦爻辞”
3.《尚书》中的殷周之文
(四)《诗经》
1.《诗经》的结集与流传
2.《诗经》的内容和情感
3.《诗经》的艺术特征
4.《诗经》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五)《左传》与春秋战国历史散文
1.《左传》
2.《国语》及《琐语》《穆天子传》《晏子春秋》
3.《战国策》
(六)《孟子》《庄子》与春秋战国诸子散文
1.《老子》《孙子》《论语》《墨子》
2.《孟子》
3.《庄子》
4.《荀子》《韩非子》
(七)屈原与楚辞赋
1.屈原的创作与楚辞的产生
2.《九歌》《招魂》《天问》
3.《离骚》
4.《九章》及其他
5.屈原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6.宋玉辞赋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第二编 秦汉文学
(八)秦汉文学绪论
1.秦汉时期的文学生态
2.作家群体及作家心态
3.经学对汉代作家及其创作的影响
4.秦汉文学的特征与嬗变过程
(九)秦与西汉散文
1.秦代散文
2.西汉前期的散文
3.西汉中期的散文
4.西汉后期的散文
(十)西汉辞赋
1.西汉辞赋的兴起与轨迹
2.贾谊《吊屈原赋》及骚体赋创作
3.枚乘的《七发》
4.汉武帝时期的赋作
5.司马相如与《子虚赋》《上林赋》
6.其他辞赋创作与游猎赋的承袭
(十一)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创作
2.《史记》的思想内涵与“实录”精神
3.《史记》的艺术成就
4.《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十二)东汉辞赋
1.东汉散体赋的沿袭与京都赋主题
2.班固的辞赋观及其辞赋创作
3.张衡的京都赋与新抒情赋
4.东汉其他辞赋
(十三)《汉书》及东汉其他散文
1.《汉书》的成书及其体例
2.《汉书》人物传记的思想内涵
3.《汉书》的文学价值及影响
4.东汉其他史传散文
5.东汉论说散文
(十四)汉代乐府诗
1.乐府与乐府诗
2.汉乐府诗的情怀表达
3.汉乐府诗的叙事方法
4.汉乐府继承的诗歌传统及其影响
(十五)汉代文人诗
1.楚声与西汉文人诗
2.五言诗的形成与东汉文人诗
3.《古诗十九首》
文 |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排版 | 刘劲琦
审核 | 尚秀英、戴孟廷、赵珈莹
如果你有好的想法
如果你有好的文章
如果你想为学校宣传献力
如果你想获取更多理工资讯
如果你想了解大学生记者团
请添加我们的QQ:2414344608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