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末
正月十五元宵节如期而至
那么元宵节这个古老的节日
你又知道她的几分温暖呢?
yuan
元
xiao
宵
jie
节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古人称“夜”为“宵”
所以称之为“元宵节”
诗词里的元宵节
当节日遇上诗词
以漫天花火为陪衬
又有哪些文化底蕴流传千年呢?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浣溪沙
宋代:姜夔
己酉岁,客吴兴,收灯夜阖户无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记所见。
春点疏梅雨后枝,翦灯心事峭寒时。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东风落靥不成归。
京都元夕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夕影永冰灯
明: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诗词里的美
是
烟景长街,急管繁弦
溶溶月色之夜,闲闲太平之居
适逢元宵
愿你我此刻皆团圆
于浪漫灯影之下
猜谜赏灯
看尽满城的良辰美景
猜
灯
谜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
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如今每逢元宵节,各地都打出灯谜,以增添节日气氛,启迪智慧。
元宵节的欢闹与智慧
怎么能没有猜灯谜的环节呢?
贴心的小伊
今天特地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七盏灯谜
相信一定难不倒屏幕前聪明伶俐的你
1
2
3
4
5
6
7
看来什么都难不倒你
屏幕前聪明的你居然把七盏灯谜都给解出来了
那就不妨试着
把七个灯谜连在一起试着读一下吧!
没错哟!
七盏灯谜连起来就是:
张灯结彩闹元宵
元宵节里的张灯结彩
万家灯火的恢弘景象
才是这个节日的温暖动人之处
张灯结彩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万灯火夜似昼。”
火树银花的尽头
是诉不尽的欢闹的团圆夜
笙歌
传统文化介绍部分
吃元宵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吃元宵,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意喻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多在元宵节吃,也有当点心吃,一般有多种馅料,其中黑芝麻馅的最为多,元宵除了一般的,还有酒酿小圆子等种类。
舞狮子
年到院校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舞法上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舞龙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舞龙灯也称耍龙灯或龙舞。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异常精彩。
此时的你
无论是在奔赴学校的旅途上
还是在收拾返校的行囊
一定不要忘记元宵节这个传统而古老的节日
跟亲人父母说句温暖的祝福
愿你如
今晚的月亮
璀璨而不失温暖
文案:罗泽军
图片:聂可 罗泽军 覃雨琪
排版:熊海塘
编辑:郑建超
审核:徐秀娟
终审:孔祥清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