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逢腊八
腊八到
春节近
离春节的脚步更近了些许
作为过年前的最后一个节日
令人充满欣喜和期许
民俗专家表示
“腊八”巧遇“大寒”比较罕见
在寒冷的“四九天”
喝上一碗飘香的腊八粥
别有一番滋味
溯源腊八
关于腊八的来历千千万万,众说纷纭。腊八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样作为佛教的盛大节日,相传是释迦摩尼在腊八这天喝了一碗粥而悟道成佛的。
1.纪念修长城劳工,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民工一年无归家之日。为了抵御寒冷,在这一天用残存的杂粮熬了一锅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就为纪念他们而过。
2.赞美勤俭美德,西晋个年轻人游手好闲,不管不顾家人,为此家人用剩余杂粮熬成粥度过难关,相邻以此教育下一辈要辛勤劳作,在这一天要不忘艰辛。
3.朱元璋落难说,忍受牢狱之苦的朱元璋在饥寒交迫之时,准备吃老鼠,却在老鼠洞挖出了杂粮,以此熬成粥,后来无比怀念那碗粥的味道,每年便有了延续,由此这一天便是腊八节。
吃在腊八
中华文化
绵延数千年
饮食文化
博大精深
在腊八这一天也不例外
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腊八特色
1、腊八粥
时至今日,喝粥的习俗已经延续千年,通常是在白米的基础上添加糯米、芝麻、苡仁、桂圆、红枣、香菇、莲子等八种食物。当然也会因为南北方习俗不同,每家人习惯不同而有不同的添加方式。
人们对腊八粥的偏爱,或许是因为它预兆着年的开始,所以,人们年年过腊八,年年有粥喝。
曾有著名中医师说,其实腊八粥并不只限于腊八节这一天吃,平时也可作为养生食疗的佳品来食用。在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还能预防受寒感冒。
此外,若能根据个人体质和喜好进行细心选料、不同搭配,或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减腊八粥成分,则更为有利。比如给小孩吃可以多加果仁或水果干,女性可多加黑米等养颜食材,中青年可多放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类,消化不良者则应少放黄豆、黑豆等豆类。
所以,赶紧自己动手,熬制一碗最适合自己的腊八粥吧!
2、腊八蒜
是北方的传统腊八习俗,通常是用醋或者豆瓣提前在封缸里边泡蒜,直至打算颜色变成绿色就可食用了。
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且据说“蒜”和“算”同音,要在这一天把一年的收支算清楚。
3、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则是流行于安徽一带的小吃之一,有“素火腿”之称。用辣椒、八角作为辅料在冬日阳光下晒豆腐。
4、腊八面
据说陕西关中一带在腊八节这天是不喝粥的,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面的精髓就在于配臊,由豆腐干、白萝卜、胡萝卜、黄豆、香菇、木耳、黄花菜等丁块炒制而成,其营养程度是众多食物中最多的。
乐在腊八
祭祀神明先祖
腊八节来源于古代的“腊日”,“腊日”在早期并没有固定的日期,一般在岁末的最后几天。腊月初八祭八方八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腊八冰
在冬天吃冰块,也许是一件令南方小伙伴觉得惊讶的事情,但在北方地区,一般在腊八前一天,他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一天的冰特别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不过南方的小伙伴们可能没有这个机会尝试。
寒冬腊月
一炉火
一锅粥
其乐融融
一片心
一家人
我们带着对生活的热忱
带着对新年的祈盼
对生活的热情
共享一碗冒着热气,香甜的腊八粥
特别提醒
疫情仍未结束
防护仍需谨慎
少出门
戴口罩
勤通风
文 | 张辰昊
编辑 | 张辰昊
图片| 源自网络
审核 | 曹明
责编 | 党务工作部(新媒体)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