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猝死,这些你知道吗?
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年轻人因猝死,成为社会新闻的主角。根据世卫组织(WHO)的定义,平时身体健康或看上去健康的人,在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就叫猝死。
《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显示,影响猝死的主要因素是情绪激动(25.66%)和劳累(24.53%)。
此外,临床发现很多猝死的人,都曾经历过高强度工作状态。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工作60个小时以上的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是工作不超过40小时的人的两倍。
心源性猝死是猝死的主要类型。
年轻人猝死的三大导火索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60万人猝死,其中43%的人在40岁以下。这些人表面上看不出毛病,但其实他的身体已有一定的病变基础,比如潜在血管问题、心脏问题等,就像地底下的炸弹,给它一个导火索就能引爆。这些导火索是什么呢?主要有三点:熬夜、酗酒、情绪激动。
90%的年轻人猝死都与熬夜有关。有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在6.5到7.4小时之间的人群,死亡率是最低的,而低于4.5或者高于9.5小时,死亡率会倍增。所以大家要注意睡眠时间,别再熬夜伤身体。第二个“杀手”为过量饮酒。最新研究表明,安全饮酒剂量为零。最后一条就是情绪控制不佳。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存在压力,容易出现焦虑,甚至引发愤怒。研究表明,人在处于愤怒的情绪当中时,心脏发作的风险是平时的4.7倍,而脑卒中的风险则是平时的3.6倍。
如果意外不幸发生,及时正确地进行急救,也能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据统计,我国九成左右的猝死发生在医院外,所以正确的心肺复苏、心脏除颤器(AED)的规范使用至关重要。有研究指出,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若能够在4分钟内接受心肺复苏,成功挽救生命的可能性达30%;超过4分钟,患者存活的可能性基本为0。
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舒畅的心情,戒烟戒酒,过健康的生活,别让爱你的人担心!
来源|新京报
排版|张梦洁
责编|张梦洁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