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
执壶,建盏,茶筅,石磨……
烤,碾,磨,筛,点
宋代七汤点茶为宋徽宗赵佶所归纳总结
如今,走进了长江大学
茶道起自中国传到海外
并在域外形成日本茶道、韩国茶礼等
茶道之‘道’有多种含义:
一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二指事理的规律和准则
三指技艺与技术
茶道强调环境、气氛和情调
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
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
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赏一窗悠韵 择一卷经书
是在去年连续剧《清平乐》中
时常出现的雅致生活场景
宋代流行点茶法,将茶压辗成粉末后放入茶盏中以水注点,用力搅拌使茶水混合成乳状再饮用。
点茶和我们今天常见的茶叶冲泡不同。需要挑选合适的白茶与绿茶,要求原料极嫩,没有老叶、茶梗。事先备好茶后,简单地用火将茶叶烤一烤。往茶叶外包上一层纸,将干茶锤碎,最后再碾碎成粉末,加水调和成茶膏,徐徐注入沸水。点茶的动作讲究击拂茶汤,打出“ 雪沫乳花”。
捧着一杯打好的茶,像是端了一碗雪。除了点茶,当时还有一种表演叫“分茶”,就是在茶汤表面“拉花”。分茶入茶盏时,能冲出不少栩栩如生的图案:虫鱼花鸟、飞禽走兽,无一不含。当时的宋人,称此为“茶百戏”。
点茶保留了茶叶的天然清香,研磨成粉末的茶叶,经过筛选,放入茶杯中注入热水,用茶筅快速搅拌,茶末上浮,茶香与茶沫融为一体,轻呷一口,入口绵软柔滑,口感清幽甘甜。
稽山新茗绿如烟,静挈都蓝煮惠泉。
未向人间杀风景,更持醪醑醉花前。
——晏殊《煮茶》
滚到浪花深处,起一窝香雪。
看着一盏这样的茶汤,学习点茶的人或多或少是有些心动的。
点完后,再来点山水,是不是感觉特别的有意境?
为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沙市区文旅局将非遗项目传统点茶技艺引进我校园艺园林学院,以“非遗+校园”的模式,在学生群体中宣传推广古法点茶文化。
1月20日,“古法点茶”长江大学教学点、长江大学茶学莲心苑揭牌成立。旨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古法点茶”艺术,茶学专业茶艺教学、实训,校企合作,以及服务于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慢生活的宋朝人
真正担得起“风雅”二字
不论茶事还是生活
都弥漫着云淡风轻的烟灰色
却又无不闪烁着高超的审美情趣
和雅致的艺术追求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非遗不应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几行陌生名录
而应鲜活地存在于生活日常当中
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文化精神底座的丰厚土壤
这也是“非遗进校园”的深意所在
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艺术
才是真正的艺术
资料来源 | 宋代点茶王治成工作室
图片| 晏亮
视频 | 张晨露
编辑 | 石佳
审核 | 晏亮
长江大学新媒体中心出品
长大书签 | 留住YUers的**记忆
【师之典范】许明标:坚持教书育人,坚持科技报国
关于2021年寒假放假及开学有关工作的通知
冬日拾趣|静好校园时光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