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抗击疫情前线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赤子之歌。忆往,如梦如魇,可歌可泣,叹我巍巍中华,敬余天地苍黄......」阴雨绵绵的寒冷天气,眼前这位98年戴着眼镜斯斯斯文文的男生正在校园的花园亭子里旁若无人声情并茂地演讲。他叫付伟,是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大四学生。他正在为下月的2020年度「百生讲坛」省赛做准备。
大学四年来,他一共参加了123场爱国主题演讲,获得了近百张荣誉证书和6盏奖杯,被学校誉为演讲达人。
01
大学四年123场爱国演讲
只为留下那一抹『红』
「我对演讲有着痴迷的热爱,我对祖国也爱得深沉,我希望我的思想情怀,尤其是对祖国的这腔真情能通过语言的魅力传达给更多人,让大家能产生共鸣。」付伟说,不同于别的演讲,他热爱爱国主题演讲,擅长宣讲党史国史和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带领观众重温红色历史,深化在校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2017年12月,刚上大一的付伟报名参加了武汉市洪山街“一二·九”爱国演讲,当时获得了校级三等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演讲。
学校每年的五四、国庆、九·一八、一二·九等各种爱国主题演讲比赛,他都一个不落地报名参赛。渐渐地,他不再满足于校内的舞台,开始在网上搜索一些线上比赛,比如中国大学生在线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知识竞赛》,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演讲协会举办的《首届讲书人大赛》等。
在首届全国大学生「悦读之星」读书演讲风采比赛中,他熟练运用各种诗句,一气呵成写下演讲稿《红旗颂》:「从‘走上井冈锦旗升,主席领导创红军’到‘革命火苗长不灭,红旗高举与天齐’再到‘冲破铜墙和铁壁,军旗招展到如今’,忆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顾七十年的扬弃和继承,我们要做时代的圆梦人,酌水亦知源!虽然时光流逝、斗转星移,但是亘古不变的是:抒怀五百首,忠信一颗心。真理慧寰宇,应听红旗吟,高歌四化国邦颂,蹄奋中华孺子牛......」
在2019年「洪山街中华魂」爱国演讲比赛青年中,他慷慨激昂地说道:「数十年来的成长让中国看到了世界,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这是一个多么光辉的字眼。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有多少仁人志士为它而拼搏,为它而奋斗不息!从解放战争中的董存瑞、刘胡兰到抗美援朝中的黄继光、邱少云,从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到新时代的道德模范,他们哪一个身上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烁烁光芒?」
就这样,凭着对演讲的一腔热爱,从线下到线上,从学院到学校,从洪山街到洪山区,从省里到全国,四年来他共参加了123场大型爱国主题演讲,带来了一个个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红色故事,带领观众一起进入红色时空之旅,来到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无数观众感受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洗礼。
报名、准备演讲稿、制作PPT、制作背景视频、排练、上台成了他大学四年主要的课余生活。
随着参加的演讲比赛越来越多,他获得的奖项也拿到手软。孝感市爱国主义五四主题演讲一等奖、「中华魂」洪山街区一等奖......他的桌上除了厚厚的几本演讲笔记,显眼的就是堆摞得老高的获奖证书。
但是,他说这不是他比赛的初衷。
「我喜欢那种慷慨激昂的氛围,爱国类演讲具有丰富的情感性和渗透效果,它所展现出的感染力与号召力,可以成为抒发内心情感最直接、最重要的表达形式,直接触及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和精神世界,激发情感共鸣,对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与思想品质,厚植爱国情感、弘扬主旋律有独特的作用。」付伟说,他不是为了演讲而演讲,而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自觉,宣讲红色精神是他内心的使命。
02
『要倒一杯水给别人,
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而对于如何完成一场精彩的演讲,付伟在长期的实践中也琢磨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法宝。
在他看来,演讲文案是关键。「现场技巧是外在形式,观点思想才是演讲的灵魂,要倒一杯水给别人,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付伟平时就很关注时事政治,他手机上的APP没有游戏类,也没有网购类,密密麻麻地全是人民日报、新华网、学习强国、党建云、青年大学习、博看朗读亭等学习型APP。
不光看,付伟还会反复回味消化关键的信息知识点。比如十九届五中全会,付伟除了看完全程直播,还反复看完整版的回放,「每一次看完之后我都会写学习心得,拿给学院的支部书记方澄老师看。」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摘抄的都是自己觉得经典的「习言习语」。
在学校,付伟最爱去的地方是图书馆,除了专业书,他借阅了大量的红色经典书籍,习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张红老先生的诗集《红旗颂》,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等......他一本一本捧回宿舍,如饥似渴地阅读。去年下半年,付伟被学校图书馆评为「借阅之星」,借阅量一学期达到了117册,平均每天阅读1.3册,刷新了所有「借阅之星」的最高借阅册数。
有了大量的知识积淀,付伟在写演讲稿的文案时游刃有余,信手拈来。「我不会一直讲自己,而是引经据典,让演讲更有血有肉。」付伟说,在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过程中,有太多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也涌现出来了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都在自己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灵印迹,这都成为了演讲取之不竭的素材。
付伟说,PPT制作也是演讲成功的加分项,可以跟文章形成互补。他坦言这主要得益于自己的专业优势。付伟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他用布尔运算制作PPT,并优化排版,插入动画,再加上自己喜欢琢磨,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流程。
为了让演讲更加立体化,付伟每次都会在PPT里加入自己剪辑制作的影视视频。在2019年洪山街「中华魂经典文学演诵大赛」中,付伟加入了电影《建党伟业》中五四青年上街演说的片段,并在现场自己模仿电影里面的桥段。
付伟说,平时休息时他最爱看的也是红色革命老电影。对于剧中的一些革命英雄,如陈独秀、李大钊、方志敏等,他会仔细揣摩角色的形态、台词等。为了让演讲的听众有代入感,付伟还在演讲的服饰上做文章,经常租借中山服、长衫等年代服饰。
「每一次演讲我都当作一个小剧场,这样才能让演讲更入心入脑。」付伟说,自己先要感同身受,深刻理解演讲内容,再去背诵演讲稿。此外,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也是付伟比较重视的细节。
为了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付伟每次请他的同学们当听众,从观众的角度给予他建议,再纠正,如此反复,每次参加演讲比赛之前,付伟至少脱稿排练五个小时。
多次的实践打磨也让他的演讲功力愈发炉火纯青,每次准备的时间越来越短,就在本月的2020年度「百生讲坛」比赛中,从定稿到上台完成演讲他仅准备了一天时间,就拿到了校赛一等奖。
03
胸中有丘壑,眼里有山河
志愿实践时长
累计2000余小时
虽然在演讲中屡战屡胜,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但是付伟说,在自己热爱的演讲领域里努力经营固然很好,但他还想付出更多,看到更远的风景。
「真诚言于表,奉献践于行。」演讲于他而言,仅是他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抒发爱国之志的其中一种方式,在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中,付伟把自己逼得很紧,心怀祖国,学业傍身,专业加持,奉献他人是他给自己定下来的目标。
从上大学开始,付伟就秉持着坚毅诚朴的求学态度。大二、大三连续两年综合排名1/71,成绩排名1/71,最高学期绩点4.40,每年均获各类奖学金,在大三因专业成绩突出评为“大学生标兵”荣获2020中软国际一等奖学金,通过CET考核。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各大文学社征文活动并获奖,代表作有《岁月含香·你我依旧》《听<红旗颂>有感》。
除了拥有「演讲达人」「学霸」,他还是一名资深的志愿服务者。从入大学的第一天起,他就加入了学校的集爱志愿服务队,每学期也在家乡大悟县进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
暑期下乡支教,组织策划北港社区关爱老人九九文艺汇演,教授小朋友创意手工,为环卫工人骑行送水,参与暖冬行动,化身「小水杉」参与武汉军运会志愿活动,走进农村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爱抗美援朝退休老军人,疫情期间充当社区生活物资的采购员......付伟的足迹遍布武汉和大悟各个角落,志愿实践时长累计2000余小时。
胸中有丘壑,眼里有山河。谈及未来的打算,付伟说先考上研究生,而后继续追寻自己的热爱。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只要爱上一项事业,就要义无反顾,希望我们都能够记得年轻时所热爱的,并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得偿所愿。」他的目光里充满了坚毅和笃定。
素材来源 | 人工智能学院
文字 | 张利
编辑 | 王新新
审核 | 张利
责编 | 党务工作部(新媒体)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