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师生设计抗疫纪念胸针,献给最美逆行者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20-6-05 01:20:38 文/马婷婷 图/邓鸿煊

关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月12日,在第109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由李四光学院李若萌等人精心设计、生产、包装、运送的抗击新冠肺炎纪念胸针,被送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手中,一枚枚小小的胸针表达着对逆行者的崇敬,书写下英雄们的抗疫记忆。

疫情中,广大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职业操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四月下旬,李若萌受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的邀请,为该院医护人员设计抗击新冠肺炎纪念胸针,用艺术的形式表达抗疫故事,传递抗疫正能量。

一起来看

李若萌2011年入读我校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2019年研究生毕业,现为李四光学院辅导员。疫情期间,她一直想为武汉做点事。4月15日,她从家乡内蒙古包头回到武汉后,机缘巧合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李璐护士联系到她,想邀请她为本部院区3000名医护人员设计一款抗疫纪念胸针,主题为“心手相连、共同抗疫”,用来在护士节这一天表彰在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收到邀请后,李若萌内心非常激动。她第一时间表示,免费设计该款胸针,并迅速构思设计方案,联系到珠宝学院的校友共同创作,在5月12日前完成了胸针的设计、生产、包装、运送的爱心传递。设计草图画出后,她首先联系了珠宝学院2011级本科生谭伟豪、曹钰琳、武婉琳三位校友,联合设计出纪念胸针3D效果图,经过两次调整后,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在确定好设计方案后,她又联系从事珠宝生产加工的珠宝学院2010级本科生杜烽进行加工,杜烽不仅表示会在工艺、工序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按时完成胸针生产,同时免去所有人工和物流费用。得知胸针的配套包装面临着时间紧张、生产困难的问题,李四光学院2017级本科生陈奕竹主动申请负责设计包装盒与包装袋,并联系工厂进行生产加工。一场地大人的爱心接力就此展开,大家投入大量精力与激情,在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为抗击疫情做出地大师生的贡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记者看到,该胸针在材质上采用铜,表面18k镀金,重约13g。正面的盾牌图形里,包含了麦穗、爱心、手、武汉三镇、湖北省人民医院院徽和樱花等元素,反面的图案刻有"心手相连、共同战疫"字样,整个设计无不充满了精巧构思与武汉情怀。

据李若萌介绍,盾牌元素代表广大医护人员筑起防护疫情的铜墙铁壁,诠释“防护”这一关键词;麦穗元素表明广大医护人员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最终将收获胜利,迎来崭新的未来与希望,诠释“信念”与“希望”这两个关键词;爱心和手的元素寓意“守护我们的家”,点缀三颗锆石代表“武汉三镇”,代表着广大医护人员与人民群众“心手相连”,诠释“守护”的关键词;湖北省人民医院院徽和樱花的元素,阐明纪念徽章的主导单位,并突出武汉的特征。最后,用黄丝带和锆石加以修饰,在兼具纪念意义的同时又增添了佩戴美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在我校多名师生、校友的共同努力下,5月11日晚,第一批纪念胸针与包装盒打包完毕。5月12日一早,曹钰琳同学将这批胸针及时送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李若萌表示,作为抗疫纪念胸针的设计者,看到广大医护人员拿到定制的胸针,感到莫大的荣幸与自豪。


文|徐燕 张玉贤

图片由屠傲凌等提供

微信编辑|雷龚鸣

审核 | 陈华文 刘妍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图解 | 致力建设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未来十年地大准备这么干!

地大物资配送应急突击队:打好防控生活物资保障供应战

喜报!地大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机构

把地学写进诗词里,我们的中国那么美

为什么说,地球的运气太好了

跨越60年!地大人9次登顶珠峰瞬间

向母亲致敬,这些心里话说给您听

一封来自地大“李四光计划”的邀请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0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从寒武纪到第四纪,只为在地大遇见你

2020珠峰高程测量,地大军团来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地大论坛”公告

@清华大学 五四精神传薪火 激扬青春共绽放

地大携手武汉六校,诚邀全国高三学子来汉深造

燃!全球地大青年共同唱响《追梦地大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网络新媒体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湖北本科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微高校-院校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师生设计抗疫纪念胸针,献给最美逆行者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