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南民族大学第1817条推送
在各位民大er心中
民族学博物馆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是一件件历史悠久、制作精美的展品?
还是登上望台尽收眼底的南湖好风光?
都不是!!!
是那些穿梭在展馆之间
行走在各族文化之中的志愿讲解员们!
1
他们虽来自不同的学院专业
却怀揣着相同的初心
他们认真、踏实、毅力惊人
不仅将讲解词熟记于心
更通过细致推敲
将馆内各展品介绍
翻译成英语
在外国友人面前
自信地讲述民族文化
他们身着民族服装
热情接待四方来客
中英双语讲解着民族传统
让民族文化走出民大,走向世界
2
想要成为一名志愿讲解员,有哪些要求呢?
想要成为一名民族学博物馆的解说员
必须将七个展馆的解说词
都烂熟于心
保证每一个参观者
在参观过七个展厅后
拥有完整的感受与理解
学会如何把自己想到的东西
用一种连贯的方式
表达出来
也是作为讲解员所必须的能力
当参观者提到一件展品时
讲解员必须迅速且精准地
讲出它背后的故事
(民族学博物馆讲解员为各媒体朋友进行讲解)
3
解说员们只会在
民族学博物馆解说吗?
当然不是!!!
博物馆为优秀的讲解员提供培训和帮助
帮助他们在一系列科普大赛上大放异彩
(各类科普讲解大赛中民大人的身影)
比赛现场的他们自信从容
用真情流露的语言讲述
用百炼成钢的实力证明
这一份份荣誉,他们当之无愧
赛场外的他们
也在一次次讲述中
收获匪浅
一位来自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讲解员说
在民族学博物馆的讲解工作中
他不仅对民族文化
有了更深的了解
而且在语言表达能力上
也得到了更高的提升
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
在《主持人大赛》上
大放光彩的小米学姐吗?
她曾经是我校民族学博物馆
一名优秀的讲解员
如今的她已站上了央视的舞台
大展风姿
4
我校民族学博物馆
通过展出各民族
优秀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现着各个民族
悠久深远的历史
也正是这样一群
耐心可爱的“文化讲述人”
用语言与真情
为来者讲解中华文化
为历史灌注鲜活力量
让每一位来到民族学博物馆参观的参观者
更加全方位地感受到
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惊喜来啦!
民族学博物馆围绕“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与包容”这一年度主题,首次通过云端线上形式传播传承民族文化。视频分别由民族学博物馆志愿者高睿泽、石彬垚、訾婧怡、沈雪情、马雅云5名同学历时20余天制作完成。“云展览”共制作7期,分步在各官方微信公众号、快手和网站等线上平台推送,每期“云视频”从基本概况、重点展区、珍贵文物三个方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多彩民族”等7个展厅的精彩内容。
看到这里,大家是否都有“亿丝丝”心动呢?
点它!!!即可拥有云游民博馆的快乐!
在“云展览”策划准备阶段,民族学博物馆老师们就内容把握、制作方法、资料搜集、素材拍摄、配音合成、讲解声音及背景配乐等细节对志愿讲解员们进行一对一指导。志愿者们在疫情居家期间,克服了种种困难,踊跃参与,力求精益求精,为呈现更好的效果不断打磨视频每个细节。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今天,“云游民博”系列视频正式上线,广大观众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博物馆公众号,享受一场民族文化盛宴。
END
中南民族大学
封面文字排版| 李玲瀚
图片来源 | 中南民族大学记者团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视频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责任编辑 | 刘虹
投稿邮箱 | weixinminda@163.com
-scuec 1951-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