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
“献礼建党百年,寻访红色地标”活动第五次启程
这次实践队伍走进江苏徐州
重温淮海战役
追忆英雄将士,探寻胜利密码
第五站
江苏徐州
5月28日至30日,我校“一地一党课,追寻红色地标”实践小分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前往江苏徐州重温革命历史、重走红色印记。
徐州古称彭城,简称“徐”。徐州是江苏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宣传组织之一“赤潮社”的诞生地,是陇海铁路全线大罢工热潮的点燃地,是江苏第一个中共党组织的成立地。它位于黄河与淮河之间,地处南北战略要冲,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又处于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交会点,因而素有“五省通衢”之称。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视徐州为南京、上海、杭州的屏障,在周边铁路沿线陈设重兵,防止人民解放军南下。这决定了徐州必然会成为战略决战时期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而淮海战役正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
纪念塔前忆先烈
2021年5月29日上午,江苏徐州实践小分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淮海烈士纪念塔前缅怀革命先烈。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步枪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身正面镶嵌着毛泽东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9个大字,朝阳而立、气势恢宏,一直是徐州的“精神地标”。
纪念塔的南北两侧各有一组大型浮雕,画面高2.6米,总长度为34.5米。南侧这幅浮雕由28个英雄形象组成,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冒着枪林弹雨、耐风雪饥寒,架人桥、闯火阵的英雄壮举。
北侧这幅浮雕由27个英雄形象组成,生动细腻地再现了广大人民群众不畏艰险,随军转战,家家户户齐动员,男女老少忙支前的感人场面。
塔座正面镌刻着镏金碑文,记述着淮海战役的历史经过以及烈士们前仆后继、奋勇向前的英勇事迹。塔四周为围廊,刻有3万余名烈士的英名,表达对烈士的怀念。
带队老师刘玲仔细观看镌刻在墙壁上的“淮海战役烈士英名录”,由衷感慨:“为有牺牲多壮志!”工商管理学院学生朱芷萱和张训衍怀着对先烈的缅怀和景仰久久凝视碑文。
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前,实践小分队成员们还与前来参观的徐州市老干部大学的师生们合影留念,听他们讲述徐州革命先烈的英勇故事,激励新时代青年继承先辈遗志。
纪念馆内学党史
淮海战役纪念馆于1960年奠基,于1965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79万平方米,是我国拥有最大面积景区的革命纪念馆,新馆已于2007年7月建成,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半径25米、高28米的全景画馆位于其中心。
馆内陈展面积1.2万平方米,共分序言、战前形势、战役实施、人民支前和缅怀英烈等6部分内容,共展出文物、照片、图表近3000件,复原场景9个,展线1470米。
全景画《淮海战役》画布长150米,高20米,以战役3个阶段的主战场为创作背景,用写实的艺术手法,再现了淮海战役的生动场景。
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是淮海战役胜利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颇有感触地说道:“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实践小分队来到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革命先辈精神。
参观结束后,经济学院2018级学生党员喻凌锋带领大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作出的重要指示,总结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学习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淮海战役精神。
带队的秦萌老师说道:“今天,我们探寻胜利密码、缅怀革命先烈,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继续前行。美好生活是英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希望同学们一定要传承精神、永远奋斗,这正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告慰。”
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干部夏莹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从内心把爱国主义情怀、把革命传统精神转化为行为准则,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努力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 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为深化和巩固学习成果,江苏徐州实践小分队正在完成调研报告、准备“青年说”,实践小分队将会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多的优势,将学习成果传递给更多同学,庆祝党的百年生日。
走访红色足迹,感知时代气息
下一站
我们去打卡江西南昌
探访南昌英雄城,牢记初心守使命敬请期待~
出品:武汉商学院新媒体中心
文字:江苏徐州实践队
图片:江苏徐州实践队、部分来源网络
编辑:薛鹏丽
统筹:晓 盈
武汉商学院新媒体矩阵
微信/ 微博 / 今日头条 / 搜狐新闻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