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您是风雨飘摇中的万丈光芒,
您是灿烂阳光下的温和笑靥。
身后有着无限智慧父母的一代代华中大学子,
在喻家山下践行着“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
不断成长、成熟。
优秀的孩子身后总离不开优秀的父母的正确引导以及家庭的幸福氛围,就如遨游的鲸背后都有与它相同频率的家族点亮它温暖明亮的灯塔。
“华中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正陆续推出“亲友经验谈“专栏,我们期待各位家长可以与我们分享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以及陪伴孩子走过求学之路的宝贵心得。有意愿投稿的家长请将稿件发往邮箱auguc0377@网址未加载,并在邮件中注明孩子的入学年份、所在专业以及高中学校,稿件形式可参考以往“亲友经验谈”栏目推送。
学生姓名:王子信
毕业高中:武汉市新洲一中
就读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20级
01
疫情期间之学习篇
2020年7月高考王子信以670分,高出华中科技大学录取线26分的成绩被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启明本硕博实验班录取。回想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学校停课,工厂停产,武汉整个城市按下暂停键的至暗时刻而心有余悸。孩子即将参加高考,这该如何是好?
早在2020年1月18日学校就已经停课了,子信按部就班,在家做寒假作业。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我们开始不安了,毕竟离考高只有134天了,学校何时可以开学?其他县市州学生是否在上课?如果学校不能开学,到高考的那一天孩子们就直接去考场吗?一系列的问题让人焦头烂额。
学校方面,整个高三年级的老师们也都在想办法。在2020年的大年初三,子信的班主任余老师担心孩子们匆忙离校没有带太多复习资料,自己一个人到教室把31个孩子的复习资料一个一个的打包,然后又一个人来来回回多次把书扛到自己车上,一家一家的送到每个孩子的手中。当我和子信看到余老师的时候,心里特别感动!我对子信说:“老师这是冒着可能被感染新冠病毒的危险给你们送书和资料,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回报老师。”子信说:“一定好好努力,不负老师的期望!”
从2020年正月初六开始,学校安排网课,网上考试。在家上网课这种新的上课方式也给在家上网课的孩子带来了诸多不便和挑战。由于网课是匆忙上线,各网站和APP后台服务器没有来得及准备应对这么大的用户量,所以网络速度慢,打开页面慢,还经常掉线。我们平时响应学校号召,不给孩子玩手机,这时候反而是个短板了,好在子信学习能力强,领悟能力快,手机软硬件就操作逐渐就熟练了。
网上考试比在学校的考试要频繁,老师每次都会把考试的成绩和排名发到群里,由于子信对上网课和网上考试的这种方式适应比较慢,而有的孩子对这种方式适应快,所以有的孩子成绩和排名上升很快,而子信还是老样子甚至有所下降,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其实子信的压力也大,但他安慰我们说:他会继续努力的。我们也安慰子信尽快适应就好。
上网课最怕的是停电和断网,班里经常有同学因所在地区停电等不能参加网课。面对这个情况,我们尽可能的多做准备,把充电宝都找出来充好电。其他手机也都保持满电状态,以备停电之需。一遇到断网的情况,我们就一遍一遍的重启路由器,实在不行,就打电信电话查找原因。此外,我们还买了手机流量包以备应急。
另外,网上考试时最怕的是外界的吵闹声,由于疫情大家都被关在家里,左邻右舍难免会弄出一些吵闹声来,有时楼上人待着闷得慌,起来动动跳跳,底下就被震得咚咚地响,没办法安静考试。为此,我特地在微信里请楼上的邻居配合不要弄出响声来,还好邻居也很通情达理,积极的配合。
02
疫情期间之生活篇
相比于学习,生活上也有很多困难,我们对疫情的严重情况估计不足,家里并没有做多少储备,到正月初七、八的时候,储备基本用完了。武汉地区封锁程度也随着疫情的加重也越来越严格,由封城到封小区,开始还可以出小区购买生活必需品,封小区后无法出去采购物资,封锁物资也无法运输进来。看着仅剩不多的生活物资,大人其实每天在焦虑中,找各种渠道买菜,能买到一点菜兴奋不已。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我们把菜先让子信吃,怕后续买不到菜我和他妈妈有时一顿就吃几个菜叶度日,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正月二十六日社区组织团购才开始好转。
子信每天5:50起床,先拍照发到群里,然后开始早读,一般晚上要忙到12点以后才能入睡。孩子每天睡眠不足,压力大,每天早上我们都不忍心喊起床。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孩子还可以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走动一下,现在基本就是卧室和客厅,我们也想让子信能抽时间锻炼一下,但是他总是很忙,不停地网上考试、网上交卷,根本没时间锻炼,等到疫情结束的时候,子信足足胖了15斤,可恶的疫情,让我们一个帅小伙,变成了一个小胖娃。此外,在这种高压力的情况下,出现一些头疼感冒是很正常的事情,子信有次感冒,高烧38度多,但依然坚持学习,每天准时早起,夜里忙到很晚。我们大人都很心疼,没有别的法子,只能劝他早点休息,但是他还是强忍着坚持把每天的任务完成,有时实在难受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们这代人“生于非典,考在新冠”经历的这些磨难和磨练或许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人生,这种经历也许也是一种财富吧。
在家学习的那段时间里,子信的自觉性很高,他没有因为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现场监督而偷偷玩,也没有偷懒直接在网上查答案;他不仅认真完成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而且还能有计划复习梳理自己学习的内容,把自己的错题本上题目多次复习,搞懂搞会并能举一反三。武汉2020年4月22日解封,5月6日高三学生返校开学,回校后第一次线下考试,子信考了658分,以前比他厉害的同学被轻松超越。在做题速度和质量上也让很多同学吃惊和佩服!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家里3个多月的辛苦上网课、严谨、诚信的努力付出终得回报,这也表现在了最终的高考上,子信考出了670分的好成绩,超越了以前觉得很难超越的同学,最终在火箭班排名第五。
当然在武汉封城3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还遇到了其他很多生活上的困难,但是都被我们克服了,就像最终战胜疫情一样,我们同样迎来了高光时刻!
03
花开,果熟,有志竟成
记得高考分数可以查询的那一天,火箭班的家长们都没有睡觉,大家在微信群里不时聊着天,不停地刷着各网站和APP,终于有一个家长运气好,先看到了他们家孩子的分数,然后在群里说没考好,我们就问多少分?回答说657分。我们一边表示祝贺一边赶紧查我们家子信的高考成绩:670分!我们都非常高兴,我和他妈妈都拥抱了子信,祝贺子信取得较好的成绩。
670分的高考成绩,与清北擦肩而过,但其他C9院校都是可以上的,上海交通大学湖北招生办负责人在招生现场问我和另一个学生家长:我们是怎么把孩子培养得这么好的?同时力邀我们加入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实验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北招生办负责人对我说:北航就是给我们家子信这样的孩子量身定制的,除个别专业外,基本是专业任选、保录。西安交通大学更是彻底:直接读终版Q班。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也给我们热情打来电话,我们后来都没时间过去交流。
我们特别为子信高兴,为他有那么多优秀的选择而高兴。但是我们做父母的有私心:舍不得让子信去外地,一方面因为新冠疫情还没有结束;二是子信是个特别听话的孩子,我们一直没有放手过,希望在大学成长的道路上,能及时给一些指导、建议;另外,我们还看到了一篇报道“全球仅四人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其中三人均为华中科技大学校友,这足以表示华中科技大学实力强大和最近几年的发展迅速”,我们最终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说起为什么坚定选择华中科技大学还有个小原因:在提交填志愿前一个晚上11:30,华中大招生老师打来电话,因为我的手机设置为晚上11点自动关机,应该是华中大招生老师先打我的手机打不通,后来又找到了子信妈妈手机号码,力邀子信填报华中科技大学本硕博启明班。我们确实被华中大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华中大的招生老师们代表的就是华中大的工科精神:专业、实在,在这样的大学何愁不成功啊?!当时我们还在犹豫志愿到底是填上海交通大学还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呢,子信妈妈第二天一早和子信商量了一下,就把第一志愿填报了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大是国内一流大学,我们希望子信在这个平台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因为优秀已经成为你的一种习惯,小升初291分(总分300分)进入重点初中,508分(总分550分)进入新洲一中火箭班,高考670分(总分750分)进入华中大。希望你再接再厉,成人成才,全面发展,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办公室
来源 /王子信父母
策划 / 王颖 陈艺林
编辑 / 胡茜清 付正坤
校对 / 姚子艺 李小可
审核 / 胡涛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