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
本学期就要接近尾声
暑假也即将来临
想好如何开展自己的暑期实践了吗?
下面就和小桂花一起
看看学长学姐们的暑期实践
学习经验
规划自己的暑期实践吧!
杨茜
△第二排中间为杨茜
姓名:杨茜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教育
实践地点:贵州省榕江县塔石怎华小学
实习时长:14天
暑假期间,我和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名伙伴在顺丰公益基金会的组织下,作为志愿者来到怎华小学开展乡村夏令营。
在活动过程中,我主要辅导孩子们趣味英语、科学实验、手工等课程,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习。
夏令营让我最感动的是活动结束后看到每位孩子都有所改变。经过我们志愿者们半个月的陪伴后,怎华的孩子们从比较孤僻、不善于表达自己,到心扉逐渐打开,沟通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这次夏令营活动给了我站上讲台的机会以及教学实践的经验,对我来说很宝贵。
韦英
△第二排右二为韦英
姓名:韦英
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实践地点:恩施州咸丰县活龙坪乡喻家界村
实践时长:12天
我们团队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活龙坪乡喻家界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12天里,有欢笑也有感慨,我们一行7人分工合作,团结一心,共同解决问题。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可以结合所学专业做独具特色的实践活动;团队实践要做好前期规划,明确分工,保留好发票和图片,每天做好记录便于最后写验收报告。
张韶奇
姓名:张韶奇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地点:恩施州利川市建南镇
实践时长:15天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给我提供了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机会,同时自身的沟通调查和分析应急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其中最深刻的记忆是我们团队用一天的时间辅导当地的小朋友写作业、陪他们玩耍。那些小朋友们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但他们特别懂事,我感觉到他们的单纯、可爱。也是这一次的经历坚定了我毕业后要去服务基层的决心。
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将暑期社会实践当成一个任务或者一种负担,一定要珍惜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机会,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还会收获受益终身的感悟。学弟学妹们在开展社会实践之前要做好充足的规划,尽可能想到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争取在实践中有创新、有突出的地方,并认真完成社会实践报告。
刘嘉豪
姓名:刘嘉豪
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实践地点: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我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进行了为期44天的丝瓜凝露工艺研究及淫羊藿实验。
这次实践丰富了我的暑假生活,也让我理解父母平日工作、顾家的艰辛。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实验实践技能,了解到了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还让我了解到我所学专业的一些前沿知识。
撰写方案及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其中也完成了我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体验租房持家、第一次体验真正的工作,同时也初步体会到工作时与同事如何相处。第一次独自系统地完成一个实验,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采购材料,自己完成实验内容,遇到问题去查文献或者一次又一次尝试。
刘杨阳
△第二排左二为刘杨阳
姓名:刘杨阳
学院:法学院
专业:法学
实践地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内
作为一名学法者,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是对我们专业知识的考验,我们可以很好地明确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也可以从实践中收获并成长。
我每年暑假都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一大二暑假分别在恩施市司法局与湖北新理念律师事务所进行过个人实践。暑期空余的时间我将精力集中于暑期团队社会实践,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我各方面的能力。
对于开展团队暑期社会实践,要注意结合自身专业,所选选题及内容要符合文件要求;团队内部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调研地点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提高防范意识;准备突发状况的处理措施;尽可能及时保存任何调研资料与网络相关资料,为后续报告撰写提供更多的思路。
唐婉莹
姓名:唐婉莹
学院:新材料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实践地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建南镇鹞坪村
实践期间,利川市建南镇鹞坪村村支书给我们上了受益匪浅的一节“青年教育课”。
我们团队前往实践的一些村落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他们虽生活不易,但依旧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回想大一暑期实践活动,我觉得是十分有意思有意义的经历,我建议大一同学不要怕辛苦,不要怕吃亏,在做好前期调研和规划、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多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丰富自己的阅历、扩展自己的眼界。
陶泽浩
姓名:陶泽浩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实践单位:线上实践
2020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团队将目光聚焦在青少年儿童近视率较高的问题上,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坐姿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引发近视等问题,并将该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民族大学校赛相结合,利用专业所学,通过设计和制作相应的系统进行监督坐姿、控制青少年近视率。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能让我们进一步发现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待解决的现象,同时,和团队成员一起搜寻资料、设计系统、线上路演等等环节中,让我深刻感受到合作的力量,现在回想起来能够感受到当时强烈的团队精神,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深深地投入其中。
我认为不论是个人实践还是团队实践,最重要的是走出校门、走出家门、发挥各自专业特长,真正意义上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从中有所学、有所得、有所悟,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
暑假是我们调整、休息的时期
更是我们充实自己实践能力的好时机
希望民大er们
把握每次机会
不要虚度时光
你的社会实践是怎样的呢?
策划/新媒体中心
来源/受访者提供
采访/李赵龙、怀志洁
编辑/冯紫薇、代媛君、谭超用、卢玥
校对/田忻、谭蕊
责任编辑/范佳妮
投稿邮箱/2710865671@qq.com
审核/lbl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