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目录
学院概况
人才培养特色
专业介绍
师资力量
学子风采
一.学院概况
计算机与自动化学院是武汉工商学院深度实施校企合作,紧密结合行业需求而打造的“新工科改革示范区”,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教学团队背景的“专业名师”与企业资深的软件“工程师”共同授课,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行项目驱动化教学,通过软件项目在线测评考核机制、“工程训练营”“创新训练营”等特色实训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办学思路:内外兼修,培AC学子,产教融合,育IT英杰。
与华中科技大学紧密合作的办学优势:
机器人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创建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由华科资深教授担任专业负责人定制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自有师资团队超半数引入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更有经验丰富的华科教授亲自授课。
△组织承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
湖北选拔赛
△第六届“和你圆梦”百万青年创新创业计划武汉工商学院站主题宣讲活动
二.人才培养特色
1
打造“新工科改革示范区”的培养特色
“系统测评+报告+答辩”的多维项目实训评价模式
学生需在指定时间段通过在线软件测评平台提交项目代码,系统自动公平客观的进行项目功能评价;
撰写提交项目报告书,教师公正的进行评价;
在全院举行公开的项目答辩,教师、工程师及学生代表对答辩学生开发的系统进行问询,公开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学期制”中开展“工程训练营+创新训练营+创客训练营”实践教学
利用暑期作为学生动手实践的“第三学期”,教师团队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开放的机器人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智能汽车试验室、网络综合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软件测试实验室,以硬件和软件并重对学生指导训练,将学生逐步完成的项目模型进行过程品评、展示、成果比赛等,在“做中学”多途径培养学生在光、机、电、算、控制、软件等方面技术综合与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2
“严柔并施”的“个性化培养”特色,实现学生的“成人成才”
“辅导员”+“学业导师”双护航
资深的思政辅导员关怀学生在校的身心成长,专业的学业导师指导专业规划与学业达成。
课内、课外“联手共促”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完善的课堂教学管理:课堂监控考勤+软件系统点名+因病因假缺课追踪制度;
严格的日常教育管理:晨练打卡系统+课后自习+晚自习+就寝打卡系统。
学分制促进个性化发展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实施系列学分制教育实践改革措施,重点打造专业核心课程,突出培养学生坚实的专业素养;加大开发选修课程资源与选课比重,拓展学生全面的素质成长。
校、院两级完善的学生奖助学金体系,助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求职创业补贴、勤工助学、绿色通道、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学院专业奖学金、学院见习奖学金等各种奖助政策,奖助学金总额每年达2500余万元。
专业知识培训与讲座
2018级学生
网页设计公开答辩
三.专业介绍
1.机器人工程
■省级教学团队
■ 华中科技大学师资队伍
■科目要求
△ 非高考改革省份:理工类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3+3”:物理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3+1+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院校专业组(湖北省)
物理组
■专业咨询电话
陈老师 187****7871
027-88143112
■专业咨询QQ群
QQ群号 749203400
专业优势
机器人工程是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新工科热门专业,也是当前需求最旺盛,待遇最好的专业之一。专业师资主要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及其优秀的毕业生,更有经验丰富的华科教授亲自授课。
机器人工程专业以培养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军用和医用等特种机器人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能力培养上强调通过“创作作品”达到“磨砺心智、培养人才”的目的,在教学上采用“做中学、学中做”模式,与华中科技大学以及精锋微控等诸多名企深度合作开展“创新训练营”、“创新工坊”等实践活动,致力于在软、硬件协同设计、运动控制、智能感知和控制等方面打造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良好交流能力,掌握机械、电气、控制工程等学科专业基础,获得良好工程训练,能够在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相关领域,从事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的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控制原理、机器人学、机器人操作系统(ROS),运动控制、传感器技术、机器视觉、机器人建模与仿真、机器学习、移动机器人技术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就业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军用等特种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及测试、使用的大中小企业,顺应智能化潮流,也可以在无人驾驶、无人机、无人艇、智能汽车等相应企业从事研发、制造、测试等工作。
机器人工程专业“新工科”模式和特色
机器人工程专业互动式特色教室课堂
学生参观移动机器人智能识别障碍物现场
机器人工程专业移动机器人智能识别障碍物
机器人工程专业师生完成智能车赛道铺设
2.机械电子工程
■省级教学团队
■ 华中科技大学师资队伍
■科目要求
△ 非高考改革省份:理工类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3+3”:物理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3+1+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院校专业组(湖北省)
物理组
■专业咨询电话
吴老师 186****1645
027-88143102
■专业咨询QQ群
QQ群号 749203400
专业优势
机械电子工程是多学科融合的新兴专业,旨在依托产学研一体的教学-科研团队,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更新融入上述相关学科经典和前沿技术,注重面向未来工程应用的挑战度。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集机械设计、电子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学科专业。本专业培养面向市场需求,拥有机电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机械装备运行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管理、机器人控制等多个应用方向,因而具有广泛的就业领域。教学过程中与华中科技大学及精锋微控等诸多名企深度合作,力争在软、硬件协同设计、新技术应用、控制等方面,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机械设计、电子工程、控制工程等专业基础知识,和机械电子的产品、系统和制造方式的方法和工具,获得良好工程实践训练,能够在机电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机械装备运行管理、机器人控制、智能制造相关领域,从事机械装备运行管理,机电产品及机器人系统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技术、数控编程、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机器人学、工业机器人建模与仿真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汽车、航空航天、自动化生产、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等领域,从事机械装备运行管理,机电产品及机器人系统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和维护等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师讲解智能车硬件电路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师生做专业讨论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老师在课堂上演示调试机械臂
小组研讨式课堂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教学团队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
■艾瑞深5星级专业(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科目要求
△ 非高考改革省份:理工类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3+3”:物理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3+1+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院校专业组(湖北省)
物理组
■专业咨询电话
陈老师 180****3335
027-88147380
■专业咨询QQ群
QQ群号 749203400
专业优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软件开发和区块链两个培养方向,是我校首批立项的校级重点培育本科专业建设项目和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本专业主要特色如下:
1.以真实软件项目贯穿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系统开发能力。
2.“实训、集训、见习、实习”四年不断线,系统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3.“系统演示+现场答辩+项目报告”式的课程考核方式,极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展示的能力。
培养目标
软件开发方向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常用的计算机开发语言、软件、工具的使用,系统掌握中小型软件项目设计、开发过程及方法的能力。
区块链方向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区块链中安全设计与分析的基础知识,培养其应用区块链原理,准确分析各行业中存在的去中心化信任、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不可伪造以及跟踪溯源等安全问题,设计和使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各行业应用问题的能力。
核心课程
软件开发方向: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Script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编译原理等。
区块链方向: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Script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密码学原理与以太坊信息模块、Solitidy智能合约编程、BigchainDB、计算机体系结构、编译原理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在《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为“绿牌”排名首位的专业。
软件开发方向:毕业后可在软件企业、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服务部门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工作,可就任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设计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等岗位。
区块链方向:毕业后可在金融机构、互联网服务行业、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服务部门从事区块链项目的研发和维护工作内容,可就任区块链等开发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岗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验室上课现场
学生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
4.软件工程
■省级教学团队
■ 教学“双师”、知名软件企业的“工程师”共同授课
■科目要求
△ 非高考改革省份:理工类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3+3”:物理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3+1+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院校专业组(湖北省)
物理组
■专业咨询电话
李老师 185****0210
027-88147380
■专业咨询QQ群
QQ群号 749203400
专业优势
软件工程专业由校内教学“双师”、知名软件企业的“工程师”共同授课,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行项目化实训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便可积累丰富的软件高层方面相关经验。本专业主要特色如下:
1.企业工程师参与授课,培养学生软件项目管理能力。
2.“5R”的教学运营模式。在教学中提供真实的开发环境、项目案例、项目经理、项目考评、项目运营模式。
3.加强个性化培养,鼓励优秀学生加入软件项目组,向工程师学习项目开发、管理的经验。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适应新世纪软件工程学科和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熟练掌握常用计算机语言、软件工具的使用,掌握复杂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能力,软件项目规划、风险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过程评估、软件配置管理等软件项目管理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核心课程
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系统基础、操作系统、需求分析及Axure使用、软件详细设计及UML应用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在《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为“绿牌”排名第三的专业,毕业后可在金融机构、互联网服务行业、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服务部门从事大、中、小型规模软件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服务和项目测试等工作内容,可就任各类信息系统的产品设计工程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岗位。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管理特色5R
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互动式机房教室课堂
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网页设计实训答辩
四.师资力量
熊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教学名师
曾历任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常务副处长、启明学院常务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主任等。获得过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
周永鹏,机器人工程专业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伺服系统,不间断电源(UPS)的智能控制及相关产品的生产自动控制,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位置伺服控制和数控技术。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颁发的荣誉证书。
何顶新,名誉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教学名师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25项,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SCI收录20余篇,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参编教材2本。
刘雄华,执行院长,教授
上海子杰软件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获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市选拔赛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 “优秀指导教练”。曾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担任技术顾问,为华为、惠普、中国银行等大型企业提供软件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的项目架构设计和管理经验。
胡成松,副院长,教授
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2018年主持的《基于项目化的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获得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校级核心课程1门,校级教学团队1个。多年来,发表SCI、EI等论文15篇,主编教材7部。
吴礼彬,机械电子工程系系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超高速转子试验研究、发动机二动力系统研究、发动机附件可靠性研究等,曾获中航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和中国航空工业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取得航空二动力系统工程师资格。
游乐,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脉冲控制系统等,作为负责人主持1项科研立项项目,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中央高校学生项目。
陈月月,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视觉的应用。曾获2019获得年湖北省“互联网+”比赛成长组 银奖,2020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及厦门促进金砖工业创新合作大赛第五名等荣誉。
邓伟明,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动力学与设计理论、多尺度结构动力学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篇,被SCI收录5篇,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
李春风,专任老师
曾就职于上海子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京东商城等企业,软件开发经验丰富。曾获“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湖北省服务贸易职业技能大赛商务软件解决方案(软件服务外包)项目三等奖、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移动应用开发项目优秀教练、2019年全省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湖北省技术能手”称号等荣誉。
陈立佳,专任教师
主讲《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Script程序设计》等课程,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移动应用开发项目裁判员。
王艳,专任教师
主讲《软件工程》等课程。曾任深圳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银泰证券部门经理、国信证券柜台市场总部运营经理,在金融与IT行业项目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拥有超过15的经验。
姜庆玲,专任教师
主讲《C#语言》《HTML》等课程。曾独立编著计算机专业相关实践教材8本,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 SCI 1篇、全国中文核心5篇、省级期刊1篇,曾获清华大学颁发的“张光斗教育科学基金”奖项。
李双双,专任教师
研究方向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工程等,发表多篇科研论文。主讲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及C#程序设计等课程。
宋文哲,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技术Java方向。主讲《Java程序设计》《Java Web开发技术》《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等课程。参与《Java Web开发技术》教材书籍编写。
五.学子风采
学院积极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竞赛活动,特别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蓝桥杯大赛。学生在蓝桥杯大赛中斩获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在“甲骨文杯”全国JAVA程序设计大赛A组中获华中赛区二等奖,在第三届湖北省网络空间安全实践能力竞赛中获二等奖。
1
部分学生获奖情况
△组织承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
湖北选拔赛
△部分获奖证书
学院成功承办由湖北省人社厅、商务厅、教育厅主办的2019年湖北“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和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关于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的比赛,学院参赛选手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学生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学科竞赛部分获奖证书
2
优秀校友
杨博闻
200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英孚教育亚太总部。
董美豪
20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朱成
20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李聪
2013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桂礼超
2012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深圳市 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李凯
2012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杭州挖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工商学院网络新媒体中心
编辑:糖不吃
封面设计:刘远竹
来源:计算机与自动化学院 招生工作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