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院”与你同行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微电子学院

湖北大学本科招生,艺考

湖北大学本科招生

2021-6-27 18:56:04 文/张梓涵 图/黄瑶

关注

2021招生专业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微电子学院

湖北大学本科招生

▲物电学院大楼

01

办学实力与水平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拥有悠久的办院(系)历史,以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学生成长发展主体意识,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国家级、省级科技领军、产业领军的优秀人才。学院由物理系、电子科学系和微电子与光电信息系组成,是学校“工程学”ESI世界前1%学科和“纳米科学与技术”软科世界一流学科的最主要贡献单位,现拥有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湖北省特色学科、物理学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凝聚态物理、电路与系统楚天学者设岗学科,纳米材料与器件二级学科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及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点、学科教学论(物理)教育硕士点;开办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及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湖北省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单独招生)。

学院拥有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氢能源安全检测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俄先进功能磁性材料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电子功能材料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湖北省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优质科研教学平台,共建国家半导体三维集成制造业创新中心(筹)、湖北实验室、光电子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高层次创新平台。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面上、青年、国际合作项目)、湖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在内的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省自然科学奖3项)和多项教学成果奖励,出版教材和专著多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200余篇、高水平中国期刊论文20篇、热点或高被引论文7篇、被引用近万次,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上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大功率压电陶瓷变压器并被广泛应用,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在先进存储器与类脑芯片、凝聚态物理、智能感知器件与系统、新型能源材料与器件、自旋电子学与低维光电子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跻身国际先进之列,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湖北大学本科招生

▲实验室展示

02

师资情况

学院有一支以国家级教学团队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年龄、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0人,专职教师75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56人。他们大多数都具有博士学位和在国外与境外学习、工作的经历,现有国家级人才3人、省级人才39人,多位教师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劳动模范、省教学名师、省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

湖北大学本科招生

▲学院教师在《自然·通讯》《物理评论快报》等国际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高水平文章

03

专业介绍

物理学(非师范)专业

本科,理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该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与实验技能,能在大中型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向不同领域发展的潜力和素质,特别是在交叉学科的进一步深造方面具有优势。

主要课程: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数学物理方法、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技术基础。

物理学(师范)专业

本科,理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本专业立足武汉城市圈、服务湖北省、辐射华中地区,培养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浓厚的教育情怀、坚定的教育信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物理教学问题,具备物理课程教学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毕业后能够胜任中学以及各类教育专业机构的物理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计算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科,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该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特别是电子材料、器件与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能够用系统的观点分析、综合和处理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半导体物理、器件与工艺、光电子技术、薄膜物理与技术、发光与显示、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湖北省战略新兴

(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本科,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该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产业计划聚焦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宽厚的理论基础、实验技能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光电子与微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测试与封装等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半导体物理、器件与工艺、光电子技术、微波技术基础、发光与显示、光纤通信等。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科,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该专业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湖北省最早开办的微电子专业,具有较好的办学基础和办学经验。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掌握新型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分析、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本专业良好的实验技能,能在微电子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半导体物理、固体电子学、微电子器件、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EDA技术、VLSI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湖北省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本科,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该专业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湖北省最早开办的微电子专业,具有较好的办学基础和办学经验。旨在培养在微电子领域较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新型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本专业良好的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微电子及相关领域从事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以及集成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测试与封装等技术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EDA技术、半导体物理、模拟CMOS集成电路分析、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CMOS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微电子器件、VLSI设计、通信原理等。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科,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该专业聚焦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光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掌握以光电信息工程为主干的光电信号获取、光通信、光电信息处理、光存储、光显示及光电信息应用等光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备本专业良好的实验技能,能在光电子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半导体物理、固体电子学、微波技术原理、传感器原理、光电子技术、光纤通信、发光与显示、激光原理与技术等。

湖北大学本科招生

▲学院学子在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专业顶级赛事中荣获佳绩

湖北大学本科招生

▲学院开展一年一度迎新年晚会

湖北大学本科招生

▲学院足球队获学校“园丁杯”足球赛亚军

湖北大学本科招生

▲学院“文华小筑”辅导员工作室(湖北省首批学生工作示范团队)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04

毕业生就业深造情况

学院秉承“敢为、勤为、善为、有为”的物电精神,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国家培养出色的建设者。近三年本科生考研录取率均超过40%,一批学生进入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著名学府继续深造;平均就业率约94%,一批学生就职于长江存储、武汉新芯、新思科技、中电集团、华星光电等行业内知名企业。在我们的校友中,产生了以中科院院士为代表的十余名国家级、近百名省级科技创新领军、教育教学领军、干事创业领军的先进典型和杰出表率,为一届又一届物电学子增强了榜样的力量。

05

专业问答

物理学专业招生宣传问答

(一)湖北大学物理学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与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在物理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卓越教师型人才。

(二)本专业未来发展方向有哪些?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研究工作包括从事初中、高中物理教学;科研工作包括物理前沿问题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包括新特性物理应用材料如半导体等,应用仪器的研制如医学仪器、生物仪器、科研仪器等。

(三)本专业有哪些优势和特色呢?

本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省级物理学一级重点(培育)学科、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课程与教学论(物理学科)硕士点、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优质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

本专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首批“品牌专业”,并于2008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建设。

本院自2018级学生起,在全院全面推行“导师制”,实行“一人一师”的因材施教培养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四年的全程学业辅导。

(四)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计算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

卓越教师班另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物理教育研究方法等。

(五)本专业有无师范方向?

本院物理学专业有师范方向(卓越教师班),2021年计划单独招生,具体参照志愿投报要求。

(六)本专业师资力量如何?

本专业现有教师29人,包括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人才8人。拥有物理学主干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和物理学核心课程湖北省教学团队各1个。

(七)本专业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吗?

本院现有纳米材料与器件二级学科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领域。

(八)本专业升学情况及就业前景如何?

在近三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我院物理学专业考研录取率平均40%,多人考入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近三年就业率均在90%以上,多名同学就职于武汉七一华源中学、武汉一初慧泉中学和湖北省地市州重点中学以及大型企业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宣传问答

(一)湖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培养具有道德文化素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和电路与系统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技能,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身心健康,能在电子元器件设计、生产;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生产等电子信息领域的科研、生产单位和高校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及教学和管理工作,服务国家和湖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拔尖创新及卓越应用的专门人才。

(二)本专业未来发展方向有哪些?

本院学生毕业后可前往一些事业单位、私人企业、各大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经营单位和生产企业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开发、管理、电子产品与设备装配、应用、维修、调试、检测、对机电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等进行维护管理与安全运行等工作。其次,本专业学生也可选择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或者研究所继续深造。

(三)本专业有哪些优势和特色呢?

1991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正式成立,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省级特色学科、楚天学者设岗学科;拥有纳米材料与器件二级学科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电子功能材料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能源信息材料湖北省高等学校自主创新重点基地等多个优质科研教学平台。

本专业设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培养创新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院自2018级学生起,在全院全面推行“导师制”,实行“一人一师”的因材施教培养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四年的全程学业辅导。

(四)本院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集成电路设计及工艺、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器件物理、微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线性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光电子技术。

(五)本专业属电子信息大类招生,后期如何专业分流?

在新生入学军训结束后,学院将安排各专业导师为新生详细讲解各专业,让新生对各个专业研究方向有所了解。讲解结束后将安排新生统一填写专业分流志愿,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流。

(六)本专业师资力量如何?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6人,包括教授12人、副教授13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人,省级人才10人。

(七)本专业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吗?

本院现有纳米材料与器件二级学科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领域。

(八)本专业升学情况及就业前景如何?

在近三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本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平均40%,其中,80%以上学生就读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近三年本专业总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一批学生就职于长江存储、新思科技、中电集团、华星光电等行业内知名企业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宣传问答

(一)湖北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科学技术及产业的发展要求,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能力,具备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及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的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各类电路与系统、数字化信息系统、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及应用、管理与开发的卓越应用型工程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在微电子企业从事微电子器件设计与生产、集成电路研发以及相关领域的管理工作;能从事芯片制造企业中的集成电路设计、工艺加工、设备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本专业未来发展方向有哪些?

本院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国内外各知名电子科技企业从事相关研究开发工作;在专业学科方面基础扎实,了解相关前沿科技研究,能够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三)本专业有哪些优势和特色呢?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研究在固体(主要是半导体)材料上构成的集成电路芯片及系统的电子学分支,它以实现电路的系统化和集成化为目标。本专业成立于2007年,属于楚天学者设岗学科,依托于纳米材料与器件二级学科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拥有微电子工艺模拟与器件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器件测量等专业实验室、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电子功能材料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能源信息材料湖北省高等学校自主创新重点基地等多个优质科研教学平台。专业分为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两个方向,分别针对微电子材料、器件与工艺,以及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测进行人才培养。

本专业设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培养创新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院自2018级学生起,在全院全面推行“导师制”,实行“一人一师”的因材施教培养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四年的全程学业辅导。

(四)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电路理论,数字电路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器件物理,微电子工艺原理与应用,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基础,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与Verilog,微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线性系统。

(五)本专业是否单独招生?

本专业2021年计划单独招生,具体参照志愿投报要求。

(六)本专业师资力量如何?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6人,包括教授12人、副教授13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人,省级人才10人。

(七)本专业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吗?

本院现有纳米材料与器件二级学科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领域。

(八)本专业升学情况及就业前景如何?

在近三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本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平均40%,其中,80%以上学生就读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近三年本专业总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一批学生就职于新思科技、中电集团、华星光电等行业内知名企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宣传问答

(一)湖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人文素质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备光电信息技术领域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知识运用实践能力,具有跟踪该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可以在高校、科研、生产单位从事光电信息领域的材料、器件、工艺、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管理工作的卓越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本专业未来发展方向有哪些?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国内外各知名光电信息科技企业从事相关研究开发工作;在专业学科方面基础扎实,了解相关前沿科技研究,能够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三)本专业有哪些优势和特色呢?

武汉是中国光电信息产业的中心。作为一所位于武汉市的省属高校,为了满足地方对光电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2015年湖北大学创办了该专业。该专业由一批拥有海内外知名高校教育背景的年轻教师组成,他们在学术研究、技术创新方面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激光、光通信、光电显示与照明、机器视觉、虚拟现实等面向未来的技术发展大潮的推动下,该专业将会有灿烂的发展未来。

该专业是近年成立的面向光电产业培养创新人才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光-电并重,突出信息。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加强专业软件、工具应用能力与光电信息数据与系统计算机处理能力的训练,提升专业在面向未来数字经济中的竞争力。该专业目前拥有光学、激光物理实验室、光电技术实验室、IC设计/半导体器件测量等专业实验室、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优质科研教学平台。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将企业高管、工程师引入课堂;将学生带入企业,该专业在光电技术、光通信、激光等相关企业建有多个实习基地。

本院自2018级学生起,在全院全面推行“导师制”,实行“一人一师”的因材施教培养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四年的全程学业辅导。

(四)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线性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物理光学、应用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光电子技术实验等。开设有与核心课程配套的涵盖激光、物光、应光的实验课、以及光学系统、光电系统等软、硬件设计性实验、实践课。

(五)本专业如何进行专业分流?

在新生入学军训结束后,学院将安排各专业导师为新生详细讲解各专业,让新生对各个专业研究方向有所了解。讲解结束后将安排新生统一填写专业分流志愿,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流。

(六)本专业师资力量如何?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6人,包括教授12人、副教授13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人,省级人才10人。

(七)本专业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吗?

本院现有纳米材料与器件二级学科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领域。

(八)该专业升学情况及就业前景如何?

在近两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该专业考研录取率平均高达45%,多名同学就读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首届毕业生中一批学生就职于锐科激光、0PPO公司等行业内知名企业。

咨询电话:027—88661742

了解更多学院信息

请关注物电官方微信公众号

湖北大学本科招生

END

图文来源 | 湖北大学招生办公室

编辑 | 余逸梵 陈慧

湖北大学本科招生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湖北本科院校-湖北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湖北大学本科招生-湖北大学“院”与你同行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微电子学院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