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校党委开展了
湖北经济学院第二届“十佳师德标兵”
评选活动
现在,就跟菁菁渊渊一起了解一下
这十位被评选出来的
优秀师德标兵吧
■姓名:高洁
■ 职称与职务:教授
■ 工作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
事迹简介
一、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课堂。高洁教授深耕教学一线三十余载,以“负责任”的态度要求自己,对于教材上不懂的东西,高洁尊重教学,一届届重新备课。他的课堂,用西方的经济理论解释两种完全对立的现象,用思考让他的下一个班的课堂更具吸引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纠错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学生评价高洁的课堂是“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课堂”,说他们“最享受的是课程中生动的情景,不仅新鲜有趣,还能帮助知识的理解”。
二、家国情怀的经院学者。起初高洁研究方向为市场经济理论与政府经济政策。在外贸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中,高洁发现沿海丰富外贸产业中的农民工大多数是“失地农民”,依循着这条线索,高洁将研究重心放在对三农问题和农村土地政策的研究上,并主持了多项省级科研课题,体现了学者的家国情怀。他说,在科研上,要有自己的想法,探寻中国现象的本质。
三、真学者,好老师。患上重症肌无力的高洁教授以超乎想象的意志力战胜了病魔,淡然地面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坚持做学问,坚持带领学生团队,愿意陪伴青年学生,始终保持开放乐观的人生态度,遇到挫折依旧能挥挥手,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他的同事说,高洁坚韧、顽强,尽职尽责,是学院的好老师;他的学生说,高老师认真、乐观,是学生的好导师。
■姓名:卢秀清
■ 职称与职务:副教授
■ 工作单位:金融学院
事迹简介
一、扎根杏坛,学生的良师益友。在37载教学耕耘中,卢秀清同志始终坚定解惑授业,教书育人信念,重视师德师风修为,学识、人品、师德广受称赞。她长期潜心教学,教学效果广受好评,曾多次获得优质教学奖,并获得学校首届“教学奉献奖”。她坚持以科研指导助力学生高质量成长,连续多年为学生举办科研讲座,带领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调研,近五年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硕果丰收,获得国家级、省级多项奖励,其本人多次荣获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二、默默奉献,大写的教育人生。卢秀清同志连续多年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于思想上引导学生,于细微处关怀学生,于关键时帮助学生,是学生心中最值得信赖与敬重的“最暖心老师”,曾获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授予的“政治思想先进个人”称号和校级“先进班主任”称号。
三、以身作则,播撒下爱的种子。卢秀清同志始终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严格按照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按照为人师表的规矩约束自己,在繁重工作中以无私的师德情操感染身边的同事,在逆境困难时以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激励学生勇于担当,以自己的数十年如一日的点滴善行潜移默化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曾荣获中国金融工会授予的“学雷锋标兵”称号。
■姓名:郭增花
■ 职称与职务:副教授
■ 工作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事迹简介
一、扎根课堂。从教以来,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程。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学三等奖、湖北经济学院优秀教学三等奖、校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二、2019年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获湖北经济学院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2署名)。疫情初期录制《制度优势战疫情》公开课作为校开学第一课,指导学生课外实践,指导的学生团队在校第二届“笃行杯”思政课实践教学展示活动中荣获了一等奖。指导学生成立了“影视思想品鉴协会”社团,通过红色影视作品搭建起了学生与先进文化之间的桥梁。
三、作为湖北省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建设专家、湖北省百马宣讲团成员、江夏区和学校宣讲团成员,2016年以来开展党课宣讲二十余场,多次为省委党校、学校党校授课,获得好评。出版《实践与至善》专著一部,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辑刊》《社会科学战线》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级、厅级课题各2项,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1项,入选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
■姓名:周新玲
■ 职称与职务:教授
■ 工作单位:会计学院
一、从教三十五年来,扎根三尺讲台。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以一个人民教师的高度责任感对待党的教育事业,力争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习总书记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做好人民教师这份人生答卷。
二、政治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注重课程思政,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观教育。在担任武昌区政协委员期间,积极进言献策,心系武昌区发展。教学上,兢兢业业,保质保量。注重因材施教,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年均教学工作量在350课时以上,均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每年教学质量排名均在学院前20%,被评为首届经院名师。科研上,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C刊17篇。主持及参与国家社基金、省部级课题10余项。
三、为会计专业建设添砖加瓦,砥砺前行。在担任会计系主任10年期间,带领会计系全体教师,完成了近10项省级教学质量工作项目的申报和建设,为2019年会计学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打下坚实基础。对待班主任工作,尽心尽力。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因人制宜,作为引路人助推他们全面发展。指导学生科研立项20余项,帮助学生出国留学推荐50人次以上,指导学生MPAcc案例大赛,分获得1次国赛二等奖和2次省赛三等奖。
■姓名:戴志锋
■ 职称与职务:教授
■ 工作单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事迹简介
一、坚守争做一名教书育人“好老师”的初心。始终满怀献身学校教育事业的情怀,将尽可能多的时间投入到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的要求之中,使自己在“不忘争做好老师初心、牢记教书育人使命”的从教路上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二、保持一以贯之真心关爱学生的认真。在学校从教近十五年以来,以凡学生事无小事之心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件事,做到在细微处见师德,在日常讲认真中守师德,努力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促进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养成。
三、注重课内课外多方位给予学生成长正确的引领。课堂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合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着力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团队意识和职业道德,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课堂外指导学生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四、恪守担当好团队中自身角色的责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拥有致力于追求道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上进心,十余年来,无论走到哪个工作岗位,在团队中是充当管理者角色、助教导师角色还是普通教师角色,都能既切实履行自身角色的职责,又能与其他成员共同做好整个团队工作,尽显担当。
五、不断锐意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积极投身软件工程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工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实践,不断创新与实践新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2017年以来斩获多项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和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在锐意教育教学改革、勇于创新中成绩显著。
■姓名:黄振东
■ 职称与职务:副教授
■ 工作单位:信息管理与统计学院
事迹简介
一、以初心教书育人,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积极承担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在600左右标准课时。他精心设计教案,无论是讲过多次的还是新课,都认真准备,适时将学科前沿的发展深入浅出地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头承担小课头教学任务。为了提高新课程授课效果,整个假期都在闭关。他的课堂教学质量也受到学生一致好评,先后荣获湖北经济学院2014—2015学年度优秀教学奖二等奖、湖北经济学院2018-2019学年度优秀教学奖三等奖。
二、以恒心紧抓科研,学风严谨成果丰硕。主编两部教材,作为负责人,负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2021年又作为负责人申报《线性代数》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处项目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在中国科学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被学校聘为首批“腾龙学者”。
三、以爱心培育桃李,传道授业师者仁心。作为数学建模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在校内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提高了我校的数学建模成绩。在他和教练组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数学建模大赛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2015至2020年期间,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本科组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9项,湖北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姓名:王玉锋
■ 职称与职务:副教授、系主任
■ 工作单位: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
事迹简介
一、专心教学,教学评教名列前茅。该同志主动承担了户外运动、休闲体育概论、拓展训练等六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500课时以上;教学效果良好,教学评教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学校教学优秀一、二、三等奖。
二、精心指导,学生成长进步明显。该同志切实履行导师职责,先后获评校级“优秀本科生导师”和“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并指导完成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作为扁带队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2019至2020年共获得5项全国冠军,中国登山协会特授予学校“全国扁带运动推广示范单位”,并授予 “全国扁带运动推广个人贡献奖”;先后担任了3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2次获得“先进班主任”荣誉称号,所带休闲体育Q1641班就业率为97.8%。
三、潜心教研,个人成果较为丰硕。近年来主持完成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参与2项(排2),主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参编教材2部,参与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多篇。
四、倾心付出,国家一流专业获批。作为休闲体育系主任,积极推进和全身心参与休闲体育专业建设,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正在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实施方案落地。
■姓名:靳洪
■ 职称与职务:正高级实验师/教研室主任
■ 工作单位:实验教学中心
事迹简介
一、三尺讲台守初心,言传身教育新人。从教15年,靳洪老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守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成为塑造学生的‘大先生’”的要求。在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最终到“站好讲台”的历程中,他坚定地以“工匠精神”精心打磨精品课堂,先后荣获“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1次,年度“优秀教学奖”一等奖3次,二等奖1次。
二、第二课堂谱新篇,竞赛育人显成效。他积极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业”的学科竞赛精神,依托学科竞赛,为学生搭建“第二课堂”活动平台。他倾心用情育导生,协同育人建格局,坚持倾心培养,用情育人,用心用情关爱学生,给予导生学业生活全方位的指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三、乐业勤业有态度,精业敬业创未来。近年来,靳洪老师累积指导学生60人,他们有的已考上研究生,有的已成为公司骨干,有的已成为创业先锋,有的已成为校团委学生会的中坚力量。他是一位“有态度”的专业教师,“干一行,爱一行”是他的职业操守;他是一位“不安分”的专业教师,“不惧挑战,勇于创新”是他的一份坚持。他曾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经管类实验教学案例大赛一等奖。所带的学生团队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类大赛获奖40余项,他本人也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教师”。
■姓名:刘习平
■ 职称与职务:副教授
■ 工作单位:低碳经济学院
事迹简介
一、以德育引领学生智育,是他的为师之本。刘习平老师十分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刘习平老师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三年在基层党组织考核中评为优秀。2020年,获得湖北经济学院“廉洁好家风家庭”称号。2021年经民主选举推荐为中共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教工第二支部书记。
二、用真心引领学生成长,是他的为师之道。刘习平老师长期以来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指导学生科研立项和参加各种学科比赛,为学生未来的成长铺路。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互联网+生命周期评价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授予优秀本科生导师;指导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多项;指导学生获得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二等奖,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三、用恒心刻苦专研业务,是他的职业之基。刘习平老师沿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坚持刻苦专研,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社科和湖北省软科学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B类成果)。2021年分别在英文JCR(一区)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和二类期刊《资源科学》(已录用)各发表论文一篇,目前在副教授岗位上已经有两篇A类和3项B类科研成果。
四、以创新探索教学之道,是他的职业之魂。刘习平老师积极投身学校改革创新,教学成绩显著,获得湖北经济学院优秀教学奖一等奖,被学院聘为教学督导。积极参与学院省级一流专业申报、人才培养方案论证等工作。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申报的《能源经济学》国际化课程获批立项,主讲课程《能源经济学》被学校认定为微课。
五、用行动铸就责任担当,是他的人生之谛。2020年疫情期间,全力支持他爱人的工作,让她安心战“疫”,书写了责任和担当,将学院党委慰问金留给学院贫困生作为补助,彰显了大爱情怀。
■姓名:陈瑶
■ 职称与职务:讲师、辅导员
■ 工作单位: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事迹简介
一、砥砺坚守岗位,不忘育人初心。陈瑶同志近十年辅导员岗位的砥砺坚守,是坚定且纯粹的“与学生在一起”的朴素初心,是用专业、用责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担当。
二、用陪伴呵护心灵,用爱与智慧引领学生。十年不间断的谈心谈话、下寝室、下课堂,将“与学生在一起”落在与学生的走心交心中;十年不懈怠的与学生同频同行、互助成长,让身处迷茫的青年重拾希望,让目标缺失的学生明确方向,让教育的力量得到传承。十年来,她所带的学生应征入伍、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参与美丽中国项目、获评湖北省技术能手。一名学生研究生毕业后重返母校,与其一起并肩成为一名专职辅导员,立志延续教育的力量,用爱与智慧去引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实践中,成为了学生信任喜爱的“知心姐姐”。
三、“用专业托举梦想”,十年不遗余力的搭建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在思考和实践中改进学生工作模式,打造“三化”晚讲评育人“心”平台,创建辅导员晚讲评“微课”工作室,致力于晚讲评育人新模式的有效推广。探索“三转四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模式,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挑战。在不断思考与总结中,成长为一名专家型辅导员。
四、教育是灵魂的唤醒,教育是大爱的延续。陈瑶同志用真情守护学生心灵,用专业助力学生成长,用坚守诠释了最美辅导员应有的情怀和担当。
湖北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 / 张若雨
资料来源 / 校工会
审稿 / 金苑
征集【文字 / 摄影 / 视频作品】
欢迎投稿至:news@hbue.edu.cn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