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援鄂抗“疫”精神,发挥榜样作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召开全省高校援鄂教师师德先进事迹在线报告会”要求和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7月27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收看了全省高校援鄂教师师德先进事迹在线报告会。学校师德师风工作校领导、主管师德师风工作业务处室负责人、各教学系部领导、骨干教师100人参加了在线报告会,其他教师收看了回放。
省教育党组成员、副厅长姜同河同志在会上讲话,他从新时期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我省高校如何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坚守高校教师新时代十项行为准则,发挥教师模范表率作用;牢固树立师德底线,始终保持严惩违纪违规行为的高压状态;进一步加强高校师德教育建设,不断完善师德师风表彰和惩治双重机制等四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佳木斯大学附属二院副主任医师徐晓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主任医师李家宁;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二院呼吸内二科副主任兼气管镜肺功能室主任顾泽鑫;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苏冬菊;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一院主任医师倪薪等5位援鄂教师代表,讲述了他们在疫情爆发以来驰援武汉的真实经历。他们主动请战、率先垂范,不畏艰险、精心救治,潜心育人、无私奉献的医者大爱和拼搏精神引起全校教师的热烈反响。
教师们纷纷表示,援鄂高校教师的先进事迹真实生动,是新时代高校教师践行师德的生动教材,也是医学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鲜活素材。我们将以他们为榜样,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遵守师德规范,自觉将行动落实到疫情防控期间以及今后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护理系党支部副书记 梁红
5位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援鄂教师代表深情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70天的鏖战中,他们不畏艰险、深入红区,在抗“疫”一线舍生忘死,书写了许多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的直播报告会是一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生动思政课,通过这次直播学习,我们所了解的不仅是一个个生命在用心守护着一个个生命的故事,而且是一个个生命在奋力守护国家的希望和未来—00后、10后甚至20后的故事,是一个个生命在奋力守护属于国家最珍贵东西的故事。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思政工作者和护理专业教师,我有责任、更有义务向祖国的未来一代讲好这些中国的战“疫”故事,让国家最珍贵的东西薪火相传、延绵不断。将战“疫”故事作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生动的育人素材,激发学生有理想、学本领、敢担当的意识,在国家有危难时挺身而出,担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责任。
基础医学部生理学教研室主任 王琳
作为一名医学类高校教师,我深深地被他们的事迹感动和鼓舞,虽然不能像他们一样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但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传承和弘扬援鄂抗疫精神,把这些英雄的事迹和案例,融入我的课堂教学当中,讲授给我的学生们听,号召他们向这些英雄学习,引领学生们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发挥模范榜样作用,彰显拼搏奋斗精神,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继续贡献力量。
康复医学系康复治疗技术教研室主任 马雪真
从五位教师的师德先进事迹上我看到了在疫情阻击,形式严峻,任务艰巨,看到了他们坚定的党性修养、强烈的使命担当,强有力的执行力、战斗力和引导力。也正因如此,黑龙江省援鄂医疗队真正把一线医学院校教师、党员、干部锻造成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威武之师,切实彰显了疫情阻击的“黑龙江担当”。
人文社科部英语教研室教师 景然
报告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通过聆听我深受感动、倍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了信心、振奋了士气。要以援鄂高校医生为榜样,学习他们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视病人如亲人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关键时刻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大局为重,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他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努力为夺取疫情防控最后胜利作出新的贡献。
药学检验系副主任 文程
5位老师对各自战“疫”经历的精彩分享,使我直观地感受到了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壮烈,同时也感受到了“疫情无情、人间有爱”的温情;使我看到了什么是 “行胜于言”的担当精神和“有国才有家”的爱国情怀;更使我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作为高校的一名党员干部、一名教师,虽没能亲历战“疫”一线,但我们有责任将此次抗疫中“最美逆行者”展现的爱国主义情怀、拼搏奋斗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员工、每一名学生;充分结合他们的事迹做好课程思政,传承抗疫精神。并谨记姜同河副厅长的要求,以“八严禁”为准则,力争带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教师队伍,以我们高尚的师德师风,做好学生的四个领路人,为国家培养出“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医学人才。
编辑:张莉
审核:谭景琛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