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挑战创新路 踏得人生阡与陌
——记全省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李大勇同志
他,刚毅中透着正直,微笑中充满谦和,关爱中饱含深情;他,时刻以一名优秀的纪检监察干部来要求和衡量自己,用心书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他,务实肯干有思路,为人正直敢碰硬,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一名响当当的纪检监察干部。他,就是2015年全省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我校纪委副处级纪检员李大勇同志。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更是组织上对于他从零起点开始的五年纪检监察工作一个完全的肯定。
不息磨砺 从“门外汉”到“排头兵”
“全省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个人”这样的荣誉,放在一个具有多年丰富工作经验的“老纪检”身上未必是难事,然而对于李大勇同志来说这个荣誉来之不易。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李大勇经历了一个个难忘的日日夜夜,度过了人生最为刻骨铭心的岁月。纪检干部身处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对个人素质和能力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五年前从附属二院调入学校纪委工作,他对这项工作还知之甚少,为了能尽快进入角色履职尽责,他一头扎进工作里,开始了没日没夜的钻研和学习。到学校纪委不久,他便承担了“规范权力运行”这项繁重的工作任务,该项工作涉及到全校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他深深地知道,只有更加有效的规范权力运行,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控廉政风险,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要顺利完成这项工作,不但自己首先要对规范权利运行工作精通掌握,还要对全校所有涉及到用权的各个岗位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在细致分析权力运行全过程的基础上,对各单位、各部门进行指导。工作量之大、涉及部门之多,工作难度可想而知。通过数次召集多部门会议,他首先让大家了解了这项工作的意义,从而调动了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深入浅出的培训讲解,让大家掌握了工作方法和要领。他牺牲掉自己寒暑假休息时间,用了近10个月时间,协助校直机关23个处室完成了权利运行风险点的查找、清权和确权,制定了制度文本和流程图。堆积在办公室里的制度文稿足足有1米多高,他逐句逐字数遍地审看校对,最终编印完成《哈医大规范权力运行制度汇编》,该汇编收录了 197项制度和流程图,全书 15.6万字。在这本《汇编》的背后凝结的是李大勇同志和纪检工作人员辛勤工作的日日夜夜。随后,他又用了6个月的时间,组织、培训、协调4所附属医院和基础、公卫等附属单位,完成了《哈医大附属基层单位规范权力运行制度汇编范本》,共收录了438项制度,全书13.3万字。规范权力运行工作的开展,清晰了我校各项工作流程,明确了责权,提高了效率,同时也为管理干部在行权过程中提供了法律法规的保障。五年里,经李大勇起草各种文件、制度、领导讲话等书面材料近三百万字。
思想永远是行动的先行者,敢于大胆创新,学为所用是李大勇同志身上又一个闪光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他早在2011年就尝试将卫生项目管理理念引入到纪委调查研究工作中。对各附属医院307名副科级以上管理干部进行了调研,并对人事科、财务科等24个重要敏感科室领导就本部门规章制度进行了测评分析。他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形成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启动到结束将调研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分析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研究成果上报省教育厅、省纪委,荣获了省纪委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年,他将督查调研工作与思想政治研究科研工作相结合,以“优化医院安全环境,确保稳定发展”为题,申报并中标了省纪委和我校的思想政治科研项目,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开启了新局面,同时也给纪检监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李大勇把更多时间投入到法纪法规的学习中,加班加点的工作、学习节奏,他已经习以为常。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由于工作性质所决定,查办案件成了他必修的一门功课,很多时间是和其他同志一道在调查取证中度过的,得罪人不说,辛苦和劳累更是没有多少人能够知道的。常常是下班后取证回来,到办公室整理材料到深夜,“忍饥挨饿”完成工作任务也成了家常便饭。翻开他所经手的案卷,一行行字记录着其中的辛苦与汗水。他时常说,“通过查办一起案件,应该完善一个学院、一个部门的管理制度,以治标促治本,以达到处分党员干部与教育保护党员干部的目标、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目标、维护学校和谐稳定发展的目标”。2013年下半年,李大勇腿部因外伤感染,患上“丹毒”疾病,高烧不退,腿也肿的发亮,本应该住院治疗的他,却由于省检查院来我校办案,而是咬牙挺着病体坚持工作。在取证中,李大勇积极与办案人员进行协商和沟通,竭尽所能为工作人员和被调查人员提供贴心服务,让被调查人尽早配合完成调查安全回家。当办案人员顺利完成工作离开时,他的腿已经肿得像大象腿一样,在接受了近3个月整体治疗后才得以康复。
要做党和群众放心的合格纪检干部,就要做到政治坚定、严守纪律、作风优良、业务精通,战斗在反腐败斗争的最前线。李大勇同志每年参与组织对全校近200名正、副处级干部履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测评;对群众有意见的党员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参与对重大决策、大额资金使用、大宗物资采购及基建工程招投标等监督;参与对职称评聘及各类考试、面试的监督监察。组织处理举报信访信件百余件,发现疑似问题线索,组织开展初核调查百余件;对若干名处级、科级等人员开展立案调查,对有关责任人采取了警告、记过、免职处分。在这些针锋相对的工作中,李大勇不允许自己掺杂丝毫的个人感情,从他身上透射出的是敢于“亮剑”,勇于担当的可贵品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忘记了心中的“小我”,才能做到思想上的“无私”,才能做到行动上的“无畏”,才敢于同腐败现象作坚决彻底的斗争。
定义人生 工作需要就是他奋斗的方向
五年的不息磨砺,让李大勇同志从纪检监察战线上的新兵成长为一名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的排头兵,实现这样的完美跨越,自他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已经经历过太多次。1999年他从我校临床医学毕业留校工作,先后任附属二院团委书记、院长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招标办主任。每一次工作调整,对他来说都是一次挑战,然而面对挑战他勇于承担,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挑战中迅速成长,丰实羽翼。
在担任附属二院团委书记期间,他把青年团员的时代特点与时代发展脉搏紧密切合,组织了许多青年人乐于接受,弘扬正能量的活动,把青年团员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在医院团委的组织带动下全院青年团员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头投入到各项工作中,青年力量的有效发挥为医院的发展建设注入了活力。在他的努力下,二院团委第一次荣获“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本人也荣获了“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在担任附属二院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期间,他尽心于协调院内外的各项事务,顺利完成了例如50年院庆等千人以上大型活动数十次的组织、筹划工作;圆满完成了例如国家领导人吴官正、卫生部高强部长等上级领导、兄弟院校数万人次来访检查的接待工作。 通过真诚的服务和不懈的沟通,每年都能从国家外专局为医院争取80多万的经费,为医院国际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争得更多先机。 在院办工作期间他几乎没有节假日,更是把个人休息时间挤占得所剩无几。2005-2006年,在附属二院经受全社会舆论考验的特殊时期里,李大勇临危受命独自负责二院与调查组的联络沟通和日常服务,因为调查组经常安排在晚8点到凌晨2点进行调查取证、与相关人员谈话问询。为了能圆满完成好这项工作,他每天细心安排着调查组近20人的吃住行和调查作用,每天晚上不管几点都坚持护送每个被调查人安全到家,在8个月的时间里,他吃住在办公室,每天睡眠不足四个小时,默默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深刻含义。
在任附属二院招标办主任期间,李大勇受命完善原有医院设备、耗材等物资采购管理的模式和流程,组建招标采购管理办公室。为了保证了医院物资采购工作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中运行,他虚心向附属一院等兄弟医院、政府采购办等有关上级单位领导请教和学习,在较短时间里建立健全了医院物资采购制度和流程;他加强科室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工作效率管理,在只有2人的情况下,每年圆满完成医院300余项采购任务,4年里,降低了医院原有的200余种耗材、设备购入价格,为医院节约支出近亿元。
为了能更好的胜任行政管理工作,他在繁忙的工作中想尽办法挤出时间学习充电,利用6年时间,拿到了哈工大MBA、哈医大MPH双硕士学历,为他未来的人生道路,铺就坚实的知识基石。
我们回望许多成功者走过的路,他们通常是在一个既定目标之下,坚持不懈地走出一条直线,直达成功彼岸。在李大勇同志的人生抉择中,只要工作需要,事业需要,他就会毫无畏惧的迎接挑战。他把忠诚刻进血肉,用生命诠释奉献,平凡工作体现精神,纯朴作风凝结伟大。工作近二十年,他用无怨无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在自己事业的天地间,耕耘出属于自己的阡陌方圆。
编辑:梁伟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