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杨润,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曾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现在韩国祥明大学博士在读,攻读音乐技术专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声乐学会会员。承担《民族音乐学概论》和《声乐作品分析与处理》等课程教学。
一边是浓郁的戏曲腔调,一边是现代音乐感十足,继承传统戏曲的字正腔圆、一咏三叹,又有着通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听来让人回味无穷、如醉如痴,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歌曲呢?
这是“戏歌”,是一种将戏曲的唱腔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既有中国传统的戏曲元素,又有现代的歌曲元素,利用戏曲的唱腔、曲调、伴奏乐器,加上现代乐曲的编曲和唱法来表演。
作为从事音乐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多年来,杨润在传统的音乐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传统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交融的研究上,“戏歌”就是她侧重研究的一个方向。
据杨润介绍,作为歌曲中的“阳春白雪”、珍惜极品,“戏歌”大多数情深意远、缠绵悱恻。当代人以开阔的眼光和创新的手段,将戏曲唱腔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创造出了“戏歌”这种艺术形式。这是对戏曲的改良和创新,也是对现代歌曲的充实与丰富,在当前文化环境中会越来越被接受和喜爱,并且传唱。
如何让学生接受并喜爱这种艺术形式,杨润一边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感受“戏歌”的魅力,一边亲自示范,通过范唱及和学生一同学唱、模仿,让学生了解戏曲唱法的精华,丰富演唱技法与实践。
而在这之外,则还有一层更深的考虑。
“其实,学唱戏歌不仅仅是丰富课堂实践的一种方式。戏曲中流淌着华夏民族的情感和审美情趣,通过戏歌的传唱,弘扬国乐,向传统致敬,维护民族文化认同感,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杨润说。
正是通过这种教学改革,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如今,“戏歌”已成为很多学生自觉进行演唱实践的重要部分,穿越现代,在悠悠古风中提升己力、滋养心灵。
除了戏歌,少数民族音乐,特别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赫哲族音乐,也是杨润研究的重点。为采集赫哲族原生态音乐,杨润走遍龙江大地的赫哲族聚居区,深入到传承人家中、打渔滩地,向赫哲人虚心请教,伊玛堪、嫁令阔、民间小调……在赫哲族民族音乐中醉心徜徉。2019年,其担任主持人的智慧树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民间音乐艺术采撷》,获得相对良好的学习数据,并获批省级线上精品一流课程。
一曲“戏歌”,唱不尽古今悠悠,道不完情愫绵长,更是当下音乐理论教学的有益尝试。杨润,正与她的同仁和学生们一道,将戏成歌、将歌成戏,孜孜探索。
听说你还想看
佳韵·有声|大学是一场漫长的自我修养
这一棚无花果,献给农民丰收节
疫情防控进入应急状态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封顶了
-JMSU 1947-
来源 / 融媒体中心
撰稿 / 高 佳视频/ 刘烁杞
编辑 / 于金奇 责编 / 吴家馨
审阅 / 逄丽颖
监制 / 宣传部
更多内容,可登陆佳木斯大学新闻网
http://news.网址未加载/
关注微博&抖音 @佳木斯大学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解锁
图片征集QQ群:1134486351
投稿邮箱:jiadaxinmeiti@163.com
联系电话:8618884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